发信人: confucian.wang(垂泪文殊)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38:38), 站内信件
|
作者 和尚坡主
第三节 佛学不是宗教
这个题目起得有些骇人听闻,不过我还是有一些论据支持它的:
第一。佛学与普通的宗教有着本质的差别。许多宗教都宣扬有一个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他往往还会有一个完整的创造世界之记录,比如说第一天造什么第二天造什么等等,他还全知全能,教徒们对这个造物主必须无条件地顶礼膜拜唯命是从,不能提出任何怀疑,而不理睬不信奉这造物主的人就是可恶的异端,需要加以感化、怜悯或者必要时可以宰杀。而佛学里所说的佛并不是创造世界的上帝,他只是掌握了我们普通人所不能想象到的知识、智慧和能力的人,佛的意思就是“觉悟者”,而且佛祖也多次提到过这佛并非是唯一的,而是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有着无数无量的佛存在。如果任何一个众生,通过特殊的修持,而证得了这种最高的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叫无上正等正觉),就可以成佛。
第二。佛学管理体系是一种教育体系,佛祖被信众认为是“祖师”,即这种特殊学问的创造者和首先传播者,而寺院里的其它人则是师父或师兄弟姊妹,大家到这个环境中来是为了学习一种特别的知识和智慧,并通过这种学习修炼而达到自救救人的目的。佛学里没有“牧师”之类的概念,学习之间者是平等的教学关系,没有谁是被别人“牧”的。
第三。佛学要求真修实证,反对未经验证的盲目信仰(即迷信)。修持就是对佛学理论的亲自验证,是佛学的实践操作部分,如同学开车一定要练车、学游泳一定要下水一样,学佛必须配以实践,绝不可空谈理论。这修炼可以说是佛学最大的特点。佛学体系也鼓励学生们对佛学理论进行讨论或辩论,甚至欢迎怀疑,即“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非常宽容大度自信,没有一些宗教要求无条件信仰的特性。
第四。佛学里存在许多客观的事实证据,比如说舍利、神通、肉身不腐等等特异现象,虽然佛学修持者多认为这些都属于次要的雕虫小技,不太加以重视,但是它们却能给红尘中的人们提供一些足以引起“疑”的客观依据。
第五。佛学没有绝大部分宗教的盲目排它性,没有“异端”的概念,《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许多引导众生的伟人,都是值得赞叹的,只是其采用的修持方法和所达到的境界有所不同而已。
以上这些,就是佛学区别于普通宗教的一些根本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佛学主要是一种特别的学问体系,是一种力图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学问,与一般让人们无条件盲目信仰、只是提供精神寄托的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 无尽凄凉月,长照我前窗。
肝胆历冰雪,蹙眉凝寒霜。
苍生何其苦,念之断心肠。
文士空含愤,儒人自有伤。
济世心万缕,哀民泪千行。
尽衷当实践,怀志无轻狂。
诗以明志,诗以明心!
唯愿菩萨慈悲加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