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中篇(鄂、豫、湘、赣)>>江西>>庐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庐山/无限风光在险峰之一

主题:庐山/无限风光在险峰之一
发信人: simonshium()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0:17:55), 站内信件
    庐山,北依长江,东滨鄱阳湖临江拔地,峰险瀑奇,云遮雾锁,神秘莫测。

自从司马迁把庐山写进《史记》后,无数历代名人,乘架扁舟,辗转江湖,
来到秀甲东南的灵山脚下。千年前的苏轼畅游庐山后,在山麓的西林寺的白
壁上题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使古今仁者智士,趋之若鹭,皆以识庐山真面目为赏心之乐事。
    庐山曾是我国佛,儒,道教的中心之一。五老峰下的山谷之中,有个四山
回合,一水中流,古木参天,石刻遍地之妙处,这就是著名的儒教传学之地
---白鹿洞书院。是宋代最高学府,与当时的睢阳,石鼓,岳麓书院并称‘天
下四大书院’。宋代哲学家朱熹,陆九渊,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等曾在此讲学。
    书院前面,枕流桥下水涧中,有一块枕状岩石,上刻‘枕流’二字,乃朱
熹手迹。传朱熹在炎热时,常枕于此岩,卧于溪流中。
    庐山西北麓的晋建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其第一代主持慧远,
以佛为主,融佛,道,儒为一炉,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先河。慧远被后世视
为中国净土宗的创始祖,净土宗因其结社所创,亦称‘莲宗’或‘白莲宗’。
    游东林寺先过虎溪桥。据说慧远专志修行送客不过虎溪,若逾虎溪,护寺
虎即大吼。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静修来访,与慧远谈的投机,送行
时不觉过了虎溪桥,老虎吼叫警告,三人恍然大悟,相视大笑而别。这个虎
溪三笑的故事,反应了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为历史名人所欣赏。
    东林寺以西屹一座千佛塔,又称西林塔,因塔旁的西林寺而得名。西林寺
早于东林寺九年建成,后屡遭兵燹,现仅存唐代所建的千佛塔和苏轼的千古
绝唱《题西林壁》流芳百世。
    陆静修在庐山山南金鸡峰下创建简寂观,原名太虚观,观的左后侧有两处
瀑布高悬,观四周遍植松竹,环境极为幽静,是传道修行的好去处。南朝时,
简寂观是庐山道教最大的道观,诗仙李白在庐山逗留的半年时间里,留下24
首诗,他对庐山壮观的山水最欣赏的是五老峰和瀑布水。
    五老峰在星子县北面30华里,耸立在庐山东面尽头处,海拔1358米,濒临
鄱阳湖。五座山峰嶙峋骨立,突兀凌霄,互不联属,恰似五位老人并肩而坐,
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五老峰还有一种奇景。由于江湖水汽弥漫,山颠经常云雾蒸腾,最盛时称
为云瀑。这时游人与山峰全淹没在万倾云海之中,如同仙境。云瀑来时,
‘白气从大地升腾而上。。。上下四旁,山川城廓,损失所在,一身之外,
瞀无所见,观者不能自持,皆怖于踞石,若孤舟在大海上,惟恐为波涛淹
没者’。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as-c2-193140.hk]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