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南篇(闽、粤、桂、琼)>>广西>>桂北(桂林-柳州地区)>>话 说 桂中 第 一 峰大瑶山自然保护区

主题:话 说 桂中 第 一 峰大瑶山自然保护区
发信人: crazeboy()
整理人: sinyi(2003-07-19 13:21:42), 站内信件
话 说 桂中 第 一 峰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







      大瑶山综合自然保护区耸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偏东,主体部分位于金
秀瑶族自治县境内,故又称金秀瑶山。该保护区面积约为2080平方公里。距离历
史文化名城柳州152公里,距著名旅游城市桂林19公里。

大瑶山综合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珍稀树种银杉和国家一
级保护珍贵动物瑶山鳄蜥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水源涵养林。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大瑶山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的位置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
喻为“天然的动植物博物馆”。据考察记载,有维管束植物2335种,孑遗植物22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杉、海南粗(米匪)、伯乐树、猪血木、观光木、红
椿、闽楠;二级保护的有:白豆杉、福建柏、长芭铁杉。

野生动物有372种,其中两栖类44种,尤其是树蛙类群8种,占全国树蛙的一
半。兽类34种,鸟类242种,野生珍稀动物也不少。爬行类有53种,其中属国家一
级保护的有:瑶山鳄蜥,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鬣羚、大灵猫
、小灵猫、白鹇、大鲵。

大瑶山栖息着许多濒危的珍稀动植物。这些珍稀动植物,不仅在我国少有,
在世界上也是只能见到它们的化石标本。许多动植物专家考察大瑶山后,把它称
为“珍稀动植物观赏园”。


  大瑶山也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持较稳定和平衡的典型。这些
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方,仍保存着生物种类的原始性、古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这对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植被、森林树种、森林群落、动物种类和气象、地质、
土壤、水生保持等科学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它既能对各种天然的生态
系统提供原始的资料,又能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后果进行监测、评价和预报。

  大瑶山山体庞大,有森林面积180余万亩。由于瑶山地理位置独特,天然造就
了一个多雨的环境,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大瑶山中心高,四周低,保
护区内有25条河流呈伞型放射性流向四周8个县53个乡镇,总长度为1680余公里,
直接灌溉近90万亩农田和供应近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瑶山水源未受任何污
染,水质纯净。

  走进大瑶山,人便置身于云遮雾绕的茫茫林海之中,山上古树参天,绿荫蔽
日,青藤翠蔓,参差披拂,地上铺满落叶或被苔藓覆盖;林中鸟鸣声声,有“云
深不知处”的神秘色彩。

  大瑶山地质构造古老,属准盆地性质,出露地层主要由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盆
系紫红砂页岩组成,尤以“瑶山丹霞”地貌类型,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保
护区由东北至西南连成一片,由天堂山、金秀老山、莲花山、罗汉山、圣堂山、
五指山等名山组成。最高峰圣塘山,海拔1979米,是桂中第一高峰,1500米以上
的山峰有24座。这些山均为丹霞式峰林地貌,丹峰、碧水,绿树相映生辉,各具
特色,蔚为壮观。圣堂山不但奇峰峥嵘,而且山顶有万亩变色杜鹃林,花色有红
、黄、白、紫、粉多种颜色,真是姹紫嫣红。在金秀老山上,有50万亩亚热带原
始森林,郁郁葱葱,无边无际,堪称自然之绝观,鸟类之天堂,每年霜降前的一
个月里,有候鸟(当地称雪鸟)来到林区作短暂停留。主要是雀形目的种类,约有
11种,数量无以数计。

  由于大瑶山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构造古老,加上雨量充沛,气候优越,因而
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是我国以至世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有世界动植物“活
化石”之称的鳄蜥和银杉,就藏在这密林深处。


  瑶山鳄蜥shinisauruscrocodilurus

  又名:大睡蛇。其在动物分类上极其独特。独亚科、独属、独种。是稀有的
一种爬行动物。鳄蜥全世界仅产我国,大瑶山是它的始产地。它生存于圣堂山东
南部一带的小冲沟中。

  鳄蜥标本采自罗香乡琼伍村。1928—1929年间,中山大学任国荣教授,率领
该校生物系考察队前往大瑶山,当时在该地发现了28条陌生的爬行小动物,它似
蜥蜴,尾巴却像鳄鱼。到底属于何科、何属、何种?当时还是动物界之谜。后被德
国学者窃占,1930年首次向世界发表,立为异蜥科、鳄蜥属,定名为瑶山鳄蜥。
标本现存放柏林博物馆。

  自中山大学任教授20年代末在大瑶山发现鳄蜥后,至今世界其他地区仍没有
发现。

  80年代末,经中国科学院生物联合考察组和广西大瑶山自然资源综合队考察
论证,瑶山鳄蜥对研究动物起源及发展进化历史具有重大价值。

  鳄蜥是中国的珍稀动物,已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公约中。鳄蜥的发现,对于
爬行纲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对蜥蜴目各科分类的研究,以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均有重要作用。

  大瑶山的龙军山,特产瑶山鳄蜥,晚间可观察它们的活动情况。姿态万千,
令人目不暇接。


  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

  稀有种。常绿乔木,树干通直。

  1955年4月,由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林学院林学系、广州中山大学等组成的
考察队,在龙胜县花坪林区,首次发现一种成片生长的针叶树,当时还未肯定是
哪一种植物。钟济新教授把这些标本送到了北京,找到了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
陈焕镛和匡可任教授,他们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肯定它为松科的新属,并根据
它的叶形似杉树,叶背为银白色的特征,命名为“银杉”。又经过古植物分类学
家徐仁教授的鉴定,确认它就是在法国和苏联已发现过的化石的活标本。

  花坪林区是我国最早发现的银杉林,数量达1040株,引起了世界轰动,被称
为20世纪植物界一项重大发现,受到全世界植物学家的高度重视,公认它是世界
最珍贵的植物之一,誉为“活化石”、“林海里的珍珠”、“植物中的熊猫”。


  银杉在广西花坪区发现之后,经过30多年,直到1986年3月,大瑶山林业科学
工作者,又在该地区发现了银杉。大瑶山发现的银杉群落,面积约八平方公里,
树龄大小不一可谓“三世同堂”。其中最大一株的胸径88.6厘米,最高为31米,
树龄都在500年以上,至今仍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充满生机。是世界迄今发现最
大、最高的银杉树,人们称它“银杉王”。

  银杉是珍稀植物的“活化石”,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据古生物专家初步考
证,化石的形成,距今2—3亿年。银杉在第三纪的冰川活动中几乎灭绝,在欧洲
大陆只剩下它的化石,仅在地处低纬度的我国西南有极少残存。这次大瑶山银杉
的发现,在世界上再次引起了轰动。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246.15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