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南篇(闽、粤、桂、琼)>>广东>>粤西(阳江-茂名-湛江)-肇庆-云浮>>肇庆导游>>话说肇庆>>话说肇庆(四)

主题:话说肇庆(四)
发信人: maylance()
整理人: dannylu(2001-01-24 01:05:47), 站内信件
4.多元共存宗教文化和原始崇拜     肇庆历史上长期为西江地区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各路移民驻足之地,不但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中原
文化与土著南越文化在这里交流整合,而且域外文化也在这里立足和传
播,在名城历史文化各个层面上留下自己的烙印。其中鲜明地表现自己
文化氛围和景观的有各种宗教文化和原始崇拜。可以说历史上肇庆是一
座充满宗教色彩城市,在这方面可与佛山相媲美。在这里浒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至今仍有不少遗风遗迹,为名城历史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唐六祖惠能高足智常禅师在鼎湖山兴建白去寺,宋建梅
庵、明建庆云寺。明清之际肇庆城内外寺宇多达百余间,庆云寺盛时僧
众千人以上,至今仍为岭南重要禅林,所藏镇寺之宝舍利子,为极其珍
贵文物,在广东仅庆云寺和东莞资福寺有收藏。肇庆佛教音乐,其唱腔
与雷州半岛佛乐相似,属“内江腔”,风格古朴,情调庄严,感情起伏,
气氛神秘,与属“外江腔”的广州、曲江佛乐风格明显不同,为肇庆佛
教文化的一在特色。
    道教在肇庆当地百姓和信徒中有较大影响,明清时城内外有元真观、
应元宫、三仙观、纯阳仙观、三圣宫等,各种斋醮活动兴盛一时。肇庆
现有回民300多人过去城内有三座清真寺,今只剩城东和城西两座清真寺。
清真寺建筑,有一套完善建筑词汇体系和符号,与城市结构体系有机结合
在一起,为古城景观增色不少。
    明万历十一年(1533年)利玛窦从澳门进入肇庆传教,并建立仙花寺
(俗称番塔)即天主堂,被认为是天主教重新传入我国之始,肇庆也成为
天主教传入我国最早地区。
    基督教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由英国教士马礼逊传入广州,清咸
丰十一年(1861年)由广州传入肇庆。肇庆除拥有完整教义和仪式的上述
宗教以外,民间原始崇拜也有很大势力。它们虽不属宗教一种,但可列入
宗教文化范畴。其中最有群众基础的是龙母崇拜。西江沿线各地都有龙母
庙或天妃庙。德庆悦城龙母庙最为宏大出名。肇庆至今尚有始建于南宋白
沙龙母庙和建于清化护龙祖庙,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母文化内涵非
常丰富,充分说明蓝色文化在肇庆地位和影响,与上述山水文化又有不可
分割的联系。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208.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