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东篇(沪、皖、苏、鲁、浙)>>江苏>>周庄>>周庄

主题:周庄
发信人: wzhxk()
整理人: jaja(2003-09-21 13:01:51), 站内信件

    位于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北宋年间,周迪功郎(官名)在
此辟田设庄,于宋元佑元年(1086年)舍田宅200 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
因有周庄之称。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镇内小河纵横交错,呈井字状,临
河形成街市,错落有致的民宅背水面街,半数以上是明清之际的建筑,
据称有近百余幢古宅,60余座砖雕门楼。窄直的河道上横卧着24座石桥,
其中元至清古桥10余座。在江南一带,水乡古镇约有数百之多,保存尚
好的仅周庄、同里、南浮、乌镇等5 处。周庄因最具神韵,遂有“周庄
集中国水乡之美”之说,誉为“江南第一水乡”。

    由镇中“贞丰泽国”(沈鹏书)牌楼朝南过青龙桥,沿河而行,便
至富安桥。此桥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为单孔拱桥,桥端四隅
依河建有形式高低各异的楼阁,构筑独特,为江南桥梁中仅有。在桥的
东南侧坐落着号称“江南第一富家”、元明之际的沈万三之后沈本仁所
述的“敬业堂”,俗称“沈厅”。沈厅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清
末改名”松茂堂”,坐东朝西,临河跨街计有七进,间有五个门楼,熔
苏、徽工匠手艺于一炉。沈厅前为水墙门(河埠),靠街的墙门楼上悬
有“沈厅”的匾额,进门再过茶厅,便是正厅“松茂堂”,为两坡硬山
式,前后均有廊,并设花格长廊。正中堂额白底黑字;为清末状元张春
手书,家具为晚清样式,风格浑厚。正厅所对“积厚流光”砖雕门楼,
雕搂精巧,为苏式砖雕之杰作。厅后为大堂楼,供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沈
万三彩塑,后二进小堂楼和厅后院上下都可相通,陈列着出土文物及民
俗器物,内有一架神龛式“千工床”,内外三层隔屏,雕工相当考究,
单以戏曲人物造型共有34幅之多,是为高手所作。

    出沈厅沿街北走便到张厅。张厅原名“怡顺堂”,是中山王徐达之
弟徐逢(孟清)后裔在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为张姓所购,改称“玉燕
堂”,坐东朝西五进,正厅及后楼为明建筑,余为清代所建。“玉燕堂”
宽敞明亮,布置一式仿明红木家具,古朴典雅。厅后庭柱所置楠木鼓墩
柱脚,是江南建筑罕见之物。正厅通向后院是条幽深的备弄,长20余米,
南墙壁上有8 个灯龛。后院有条名为箬径的小河穿宅而过,通向银子滨
(传为沈万三藏银之处);其尽头相传为沈万三水家所在。箬径上用花
岗条石砌成丈余见方的水池,用以来往船只交会和调头,水池驳岸上嵌
有如意状系舟缆石(俗称牛鼻头)。因有“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
的说法来概括张厅独特的建筑风格。

    张厅往北在河道交汇之处有圆拱桥(世德桥)和方孔桥(永安桥)
联袂而筑。双桥均建于明万历年间,俗称为钥匙桥。著名美籍华人画家
陈逸飞名作《故乡的回忆》创作素材取之于此,于是水乡风光举世闻名,
双桥也成为周庄的象征。

    澄虚道院位于镇西,当地有“先有澄虚,后有周庄”之说、道院简
朴清雅,有正门,圣帝殿,斗姆殿,楼上为文昌帝阁,亦称指归阁。院
房逐进增高,含有“岁岁升天”之意。

    道院西侧,贞丰桥(明崇祯年间建)下,有幢名为“德记酒家”的
百年老屋,民国9年(1920年),著名南社诗人柳亚子邀友4次痛饮于此,
酣酒作诗,称之“迷楼”,并赋“迷楼曲”二首,唱和者甚众,传为文
坛佳话。迷楼亦由此出名。

如此好玩的地方,你们玩过吗?

--
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73.15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