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rlu()
整理人: dannylu(2001-03-30 00:33:25),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eureka (劲草), 信区: Travel 标 题: 草原上的怀念(5) 发信站: 惠州明月湾BBS (Sat Oct 10 15:46:11 1998), 转信
5、草原上的怀念----辽阔的蒙古胸怀
怎样描写我所遇见的蒙古同胞,是我最感棘手的问题。最初我们来到草原,
更大的目的是为了领略那塞外苦寒、莽草连天的草原风貌,而结交他们则纯属
偶然。只是令我们吃惊的是,到我们离别时,我们胸腔里涌动的感激和留恋,
真的不知道是对美丽的草原多些,还是对草原上热情迎待我们的蒙民们多些。
虽然,我们终究只是草原上的一群过客,但我们认识了蒙族同胞那最宝贵、最
精髓的品质。
来到草原后第一次午餐的那道手抓羊肉,使我们初识了蒙民的豪侠。汤汁
四溢的大盆羊肉、白光闪亮的刀子以及简单野性的吃法,让我们大家得到了一
种新奇的体验。没有礼节的约束,也没有风度的顾忌,我们大家释放在一种酣
畅淋漓的气氛当中。左手抓肉,右手持刀,我们象在做游戏一般饶有兴致,不
亦乐乎。
蒙民们为我们备下了清茶,他们所说的清茶其实有种很强的中药味道,入
口以后没有余香,反而淡淡地泛着苦涩,仿佛其中溶解着草原上悠远而清苦的
日子。听导游介绍这清茶起着消化油腻、温肠暖肚的效用,是蒙民们日常不可
或缺的必需品。于是这待客的清茶也就被我们视为了"解药",虽然不喜欢那怪
怪的味道,我们还是强迫自己多喝了一点。从城市到乡野,我们毕竟还怀着惴
惴的谨慎。
如果午餐权作接风洗尘,那么晚餐就是蒙民欢迎我们的礼宴了。导游提醒
我们,蒙民会以蒙古人的风俗给我们敬酒。穿戴着民族的盛装,主人们鱼贯而
入。当先者两人,一个端酒斟杯、一个敬酒献礼,古旧的锡碗里满盛了醇香的
草原白酒,由恭敬的主人鞠着躬送到你面前;他们的身后,身着鲜艳民族服装
的牧民手持着哈达高声地唱着祝酒的民族歌曲。虽然,我听不懂歌词的含义,
但我相信那一定饱含了真心的祝福与无私的赞美。接过酒碗,手指沾酒轻弹,
敬天,敬地,用手拊额以敬祖先,然后一饮而尽。这时,主人才会满意地退下。
若不是早有准备的接受了导游的培训,面对如此的场面还真的会手足无措、不
知如何应对呢!如果因我们的失礼而伤了他们的感情,那就是不可原宥的罪过
了。一巡之后,同席的我们皆有了微醺的醉意。
礼宴只不过是蒙民们晚会的序幕。从八方汇聚来,济济一堂的蒙民招呼着
我们不多的几个人,让我们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歉然。如果单单回忆晚会,那是
个略微有些尴尬的夜晚。我想我的尴尬是因为我承受了太多的盛情款待,相比
于蒙民的热情豪爽,我未免太促狭拘谨了些;相比于他们能歌亦舞的才华,我
也缺乏交相附和的天分与机智。我真的希望能够带给蒙民们一些快乐,而不是
游离在他们之外。依稀我已忘怀了他们的眉目和面庞,而他们轻盈的舞姿和嘹
亮的歌喉燃烧了我的情感。灰腾希勒!真的是非常寒冷吗?那一晚我们根本不
知道寒冷的滋味。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蒙族小伙儿给我们唱的歌。极其巧合的是,那天恰是
他的生日。于是在我们的晚宴上便多了一道长寿面,大家分享着这同一碗面,
为他唱起生日歌。也许是出于回报,在晚会的刚开始,他就首先为我们献上他
的歌--《我是蒙古人》。歌词在我的记忆里早已含混一片,可是他那浑厚深沉
的声音里所流露的自豪,使我心底充满了沉沉的尊重。我想那也是他们整个民
族的自豪吧?他们自豪于他们的祖先,自豪于他们意气风发的草原生活!
我们后来又几度听到这首蒙古的民歌。一次是在我们告别草原回呼市的小
巴上,司机放着一盘不知名的磁带,无意之间就再次听见了它,而这次演唱的
是一位女歌手。登上回京的火车,在火车启动前小憩的片刻里,我们再次聆听
了从广播里传来的《我是蒙古人》。我知道,这个朴素而纯净的感情已深深植
根于每一个蒙古人的心中!
-- 我匆匆地来
决不是为了带走一片云彩
---------只为了能与你同在
※ 来源:.广州网易 BBS bbs.nease.net.[FROM: 202.103.136.1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