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ce_off()
整理人: dannylu(2001-03-30 00:37:26), 站内信件
|
第二天
到朱家角、同里看水乡风情—同里
在朱家角镇口的车场只有到青浦和上海的车,要去同里只能到镇南面的318国道 上搭过路车。往苏州、吴县、湖州或是平望方向的车一般都会经过同里。虽然我 搭的车在北库就把我放下了(7元),但从北库也有往苏州的班车,一样也可以在 同里下车(5元)。所以即使象我一样搭错了,只要大方向不要错,都不用担心去 不到目的地。
同里是一个显得较为大气的水乡古镇。与朱家角民居多直接临水而建不同,同里 的河道两边都有较为宽敞的青石板路,给人一种空间更加开阔的感觉。整齐的河 岸和埠头,平坦的路面,沿街不时可见的高墙,可以想见当年的富庶。与朱家角 给人的小家碧玉感觉比起来,同里可算得上是大家闺秀了。据资料上说,同里旧 称“富土”,后因其名太侈,所以将“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 为“同里”,沿用至今。同里建于明清的建筑很多,士绅富豪和名人故居有数百 处,地图上标出来的就有“一园、两堂”及务本堂、耕乐堂、三谢堂、承恩堂、 陈去病故居、计成故居、费巩故居、陈彩娥故居等十几处。可见“富土”二字并 非浪得虚名。
一园:退思园
同里最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这一园两堂要买联票(35元)才可以进 入。其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退思园了,据说它正和苏州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 、耦园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退思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说典型,是因为它和其他大多数江南园林一样在不大 的面积里进行了精巧的安排、使小小的园林呈现出多资多彩的变化,给人移步换 景的感觉。
古代的士大夫真是够虚伪的,建私家园林总要起一个很谦虚或是很励志的名字, 什么课植园、耕乐园、退思园、拙政园。。。其实他们的园子都造得精巧别致、 美仑美焕,所费不菲。这样安逸舒适的地方只适合享受,怎么能静心思过呢。
两堂:崇本堂、嘉荫堂
进两堂看时正好有导游在解说,跟住听了一会儿。大概是说,两者都以精致的雕 刻出名,崇本堂有全套的《西厢记》和《金陵十二钗》等木雕(说实话,要是没 有导游介绍,我真不会注意到门上的这些雕刻),后者也有《三国演义》木雕。 令我过目难忘的是连楼中的栏杆、扶手等一般少有装饰的部位都雕刻有细密精致 的花纹,而堂内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也装饰有精美的“暗八仙”(即只雕刻 八仙用的器具,如铁拐李的拐杖、何仙姑的荷花之类,而不出现八仙的人物形象 )等图案,令人爱不释手。
据说从83年以来,全国的电视、电影摄制组来同里拍摄影视片外景的有近百部之 多。我在嘉荫堂参观时就正好赶上了一个摄制组在大厅里拍摄一部古装的黄梅戏 电影。站在二楼外廊的角上想偷偷给他们来一张,没想到相机的闪光灯竟然亮了 起来,打乱了灯光效果,惹来导演的一声呵斥。赶紧说声sorry,不过心里倒莫名 其妙的有一种狗崽队的感觉。
穿心巷
镇子西南角的民宅之中,有一条穿心巷,也有叫串心巷的。从名字就可以猜到, 这是一条极窄的巷子,巷子转转折折,大部分地方只能容一个普通身形的人通过 ,两个人相对就得侧身而过。地上的青砖已比较残破,抬头仰望,两边的高墙上 灰黑色的雨痕历历在目。
在镇子的大路上,不时可见游人和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的商铺和车夫;而在穿心 巷里,你大概只能可以看到为自己生计而忙活的本地人,买菜归来的老奶奶、修 缮房屋的中年男人,在小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在这里,才可以感受到这座小镇的 生活气息,感受到它的真实,让你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座只为旅游者存在的“主题 公园”。
豪雨
从嘉荫堂出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已经是那里的最后一个游客了。天色已晚,反正 打算走到哪算哪,今晚就住同里吧,还可以看看晚上明清街上的大红灯笼。看着 路边的店铺都关了门,街上的人仿佛一下子都不见了踪迹,心里不禁有些发慌, 落脚的地方还没有找到呢。正急着,眼前就出现了同里旅店的招牌,真是车到山 前必有路,得来全不费工夫。还真是运气,旅店还有一间房剩下,一张双人床由 我独享,还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一晚20元,加上路费和门票钱也比在上海 住一晚便宜。
安排好住宿,就出去解决肚子的问题。吃饱喝足,就走到镇口的车场探探情况, 好决定明天的行程,没想到车场竟然空空如也,只好做罢。就在这时,豪雨就一 点征兆都没有地劈头盖脸砸下来。虽然有把伞在身边,但在这突如其来的急风暴 雨中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四围望去,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真 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好不容易回到旅店,裤子和旅游鞋已经全部湿透了 。
晚上的大红灯笼是看不了了,因为我的裤子、鞋子和袜子都在电风扇下接受风的 洗礼(我可没有带换洗的衣服出来),这一晚只好在电视前度过了。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6.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