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ce_off()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9 01:18:49), 站内信件
|
彩云之南--滇西北十日游(10)
边走边看 迪庆篇
最后的意外
由于赶时间,我们没有吃中午饭就从明永出来了。为了不再弄一脚烂泥,我选择 了骑马。昨晚的大雨令山石更加松动,不时会有少量泥砂滑落,经过时让人神经 高度紧张。
路上发生了一点小意外。大概是上冰川累着了吧,W骑的那匹马在过一个小石堆 时脚底发软,登登登直往后退,吓得W一下子从马背上跳了下来,速度快得让我们 这些离得远点儿的都以为她是被马掀下来的。回头一看,好险,离崖边只有一两 步的距离。总算是有惊无险。
卡瓦格博
到布村时大家都些疲倦,上了车就打起了盹。忽然间,小罗把我叫醒:“看,那 就是卡瓦格博了。”听了这话,大家一下子都从昏昏沉沉的状态中醒觉过来。是 啊,昨天经过时这里还是一片云遮雾罩,现在豁然屹立着一片巍然的大雪山。太 子十三峰一字儿排开,仿若悬浮在半空之中的布达拉宫(有看过“天空之城”的 旅友就会明白那种感觉),巍峨挺拔,气势非凡;山间白云盘绕,象是雪白的哈 达,高贵圣洁;阳光照在峰顶皑皑的白雪之上,光耀夺目,令人不敢直视。其中 缅茨姆、五冠等诸峰都是一览无遗,惟有卡瓦格博尚有些许藏在云后,“雪山之 神”的架子果然要大一些。面对恍若仙境的美景,我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相机,星 浪甚至用了整整一筒正片。我们在路边等了半个多小时,希望卡瓦格博能将最后 一点面纱揭去,让我们能够给它们来个太子十三峰全家福,但也许我们缘尽于此 ,它始终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虽然没有看到日照金顶的经典场面,但我已经很 满足了,毕竟接连两天半的阴雨天气让我对见到卡瓦格博几乎已不抱什么奢望, 也许活佛给我们的吉祥结终于灵验了吧。
梅里、太子雪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称“太子十三峰”,其中674 0米的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峰。卡瓦格博藏语“白色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 ”,它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在藏族地区甚至有这样 的传说:你若今生有幸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中看到卡瓦格博 的身影。每年秋末冬初,信徒会围绕神山绕匝礼拜,少则七天,多则半月,当地 人称为“转经”。卡瓦格博现在也成为摄影爱好者心中的圣地,每年都有不少影 友专程前来,希望一睹日照金顶的胜景。回程的路上,我们就见到了两部摄影团 的中巴车。我们上车前行不多远,就看到一群手持长枪短炮的影友们从车上跑下 来,支起三脚架,要为神山留影。但他们似乎还没有我们幸运,卡瓦格博又开始 将朵朵浓云吸引到身边,慢慢躲到云后去了。到达飞来寺这个观看雪山的经典位 置时,已将近下午4点钟,卡瓦格博已完全看不着了。小罗告诉我们,如果天气好 的话,中午时分最有机会看到卡瓦格博。
日夜兼程、迪庆的草药
到达升平镇,小何在电话中告诉我们已帮我们定了当天的房,看来我们得赶夜路 了。放下藏族向导小钟,我们开始往回赶,小罗说,希望能够在天黑之前翻过白 茫雪山,因为按昨天的天气,雪山垭口肯定下了雪,晚上过比较危险。如果翻过 了白茫雪山,后面的路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回程的路上看到不少往德钦去的车。
傍晚的雪山比清晨的更美,因为落日使景物的色彩更具层次感,我还处在看到卡 瓦格博的兴奋之中,精神特好,就和小罗聊了起来。我们聊起了藏药,小罗给我 介绍了好多迪庆特有的药材,又便宜又有效:
藏菖蒲:治肚痛、胃痛。泡水喝。几十元/公斤。
贝母:治咳嗽。蒸蜂蜜或鸡蛋。挑选时以小而黑为好。
三七:治腰痛。300元/公斤。
马尾黄连:治上火、热气(广州人最需要)。几元/包。
雪山一支蒿/三分三:毒药,可治关节炎。几十元/斤。
天麻:治神经衰弱、头痛。炖鸡吃。300元/公斤。
黑白附子:生吃有毒,可治胃病。冬天炖鸡或狗,要用开水煮、中间不能熄火、 中间不能加冷水。
冬虫夏草:明目。上万元/斤。
有一点儿乱,都是我从在颠簸的车上记下来的天书中翻出来的,大家觉得有用的 话不妨自己再去查查资料。上面给出的都是以斤或是公斤为单位,其实不少几十 克就有一大袋,买一点回去孝敬父母不错。
到奔子栏已是晚上8点多,吃过晚饭,天已经全黑了。小罗真是艺高人胆大,晚 上的车速都有40公里/小时,和白天没多大差别。回到中甸,已是夜里11点钟,中 甸的街上灯火辉煌,州府果然繁华一些。从迪庆回来,觉得中甸已算是大城市了 。
路上不少出租车,车里都有人,挺奇怪的,中甸也没什么夜生活,不至于到夜里 11点多大家还在外面逛吧。后来小何告诉我们,那些都是到了中甸找不到住处的 人。据说,当天中甸一间标间最高炒到了600元/天。是喔,今天已经是五一了, 我很庆幸我们提早了两天出发,而且在中甸还有小何、小朱这样的朋友帮忙。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6.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