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ce_off()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9 01:18:49), 站内信件
|
彩云之南--滇西北十日游(8)
边走边看 迪庆篇
明永的塌方
上一篇说到小罗告诉我们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由于塌方,公路不通,车没法去 明永了。
我们正不知所措间,向导小钟开始发挥他的作用了,他给我们提了两个解决办法 :一是我们返回升平镇,明早到飞来寺碰碰运气;二是将车开到离明永8公里左右 的布村,将车寄放在那儿,然后步行到明永。还用问吗,我们当然选择第二方案 ,两百公里的路我们都过来了,不能被这8公里给挡回去。W女士虽然面露难色, 但最后还是咬咬牙作破釜沉舟状:“都到这份上了,。。。”旁边桑塔那上的一 对老夫妇也作出了相同的选择,真令人钦佩。
行近布村,恍然间发现公路旁的峡谷中赫然奔流着一条大河,又一条黄澄澄的大 河,原来这就是澜沧江。想起中午我们还在金沙江边的小镇品尝金江鱼,现在就 来到了澜沧江旁,三江并流就是说的这样的奇景吧。但怒江我们这次是不会去的 了。
隔江望过去,可以看到对面的山路堆满了碎石,间或还有几块巨石挡在路中,塌 方之说看来是所言非虚了。公路养护部门派了一辆推土机和若干人马正在清理路 面。小种说,上次塌方花了半个月道路才复通,这一次据说沿线七八公里全线塌 方,看来没一两个月是通不了车了。
我们将车停在了布村,当我们来到江对面的塌方路段的起点,发现竟然有一队马 帮等在那里。他们开出了20元/人的价格说可以送我们到明永村,但听小钟说他只 用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完这段路,我就决定考验考验自己的脚力,和他一起步行过 去。最后我们五个人兵分两路,三个人步行,两个人骑马。
我们沿着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向明永走去,当地人把这条溪水叫作卡瓦格博神水, 当然是因为它发源于卡瓦格博峰。一路上塌方的情况颇为严重,不仅路上到处是 从山上滚下的石块,有些路面本身也向谷底塌陷了下去,路面上时常可见因下层 泥土的坍塌而造成的裂纹。有的地方因堆满了碎石路面陡然升高的一米,有的地 方因山体的塌落路面窄得仅容两个人通过,还有的地方路旁的山坡塌出了一个小 山口,雨水顺着山口流出,形成了一条小瀑布,流下的水淌过路面形成了小溪。 山崖全给雨水冲松了,仍然不时有砂石从山上滑落,看得我们心惊胆战,恐怕有 大石头滚落下来,那我们就危险了。
我们三个人和小钟走在前面,一时间竟搞错了路,走过横跨卡瓦格博神水的斯农 桥,走到往斯农村的路上去了。好在后面跟上来的马帮在我们快从转角消失时隔 着神水喊住了我们。说起来,从卡瓦格博发源的冰川除了明永冰川外还有一条叫 斯农冰川(藏语叫“明永恰”和“斯恰”)。明永村就在明永冰川脚下,想来斯 农村也应该在斯农冰川脚下,只是不知道有没有马帮可以上山。有兴趣的旅友可 以考察一下斯农那边的线路。
到明永的路程应该没有八公里,六公里差不多了,我们还没有走累就差不多要进 明永村了。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翠绿,令人精神一爽。没想到竟是这最后一段路 将我们搞得狼狈不堪。一会儿是紧临深涧,仅可容单足通行的小径;一会儿是要 踩住木梯(所谓木梯,就是一根木头刻了几个槽)上下的田间小路(路两边的高 度差颇为可观);一会儿又要翻阅拦牲口的木栅栏;最糟糕的是村里的路,竟然 全是几寸深的烂泥。我的鞋继白茫雪山后,又一次受到了考验。好不容易走过这 段路,我的鞋已裹满了泥,象叫花鸡,而我呢,感觉自己象一匹马。走走也有好 处的,这是一段特别的经历(虽然我不想再来一次),而且还可以发现自己脚力 还是挺不错的(王婆卖瓜,扔你鸡蛋)。
我在餐厅(一间小木屋)旁的溪水里洗了洗鞋(幸亏是防水鞋),感觉象轻了几 斤。就象小罗在奔子栏说的,德钦吃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晚餐果然简陋,不所有 的菜组合来组合去也没几样荤菜,青菜的品种也很有限。另一桌好象是中央台的 ,大谈特谈什么稻城、怒江之类的,听得我心里痒痒的(做电视人看来挺好的) 。
我们住的明永山庄建在山坡上。吃完饭外面已是黑乎乎一片,我们的手电终于派 上用场了。山庄是木头房子,没几间房,厕所则要打着手电走几十米路才能找到 ,若是下雨还要打伞去。不过我们早有心理准备,没有期望太高。
主人的屋里有火盆,挺暖和的,还有几本杂志,什么《中国旅游》、《山茶》之 类的,其中有一期《山茶》(好象是97年第2期,不太确定)有迪庆的专刊,可以 一看。
这一夜睡得特别香。
小贴士:
明永距德钦县城40公里左右,离飞来寺30公里左右,有简易公路可达。
若遇塌方,可停车在布村。布村离明永村8公里左右,骑马前往明永村20元/人, 也可步行。
明永山庄住宿30元/床。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6.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