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lth_521(文轩)
整理人: zlth_521(2002-01-01 21:03:45), 站内信件
|
很多年了,一直想把自己的母亲一生的经历和生活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也许不一定就是为了歌颂母亲这一生平凡而又传奇的经历,其实只是缘于一种对母亲的爱戴和尊敬。
怎么来形容我的母亲呢?生长在一个旧社会的背景下,有着一颗普天下所有母亲所具有的善良,淳朴,贤淑,敦厚的秉性和良好的性格及脾气。
母亲的个头不高,但是在没有分干到户的七十年代,一直是合作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母亲一个人挺着瘦弱的身躯熬过了一个个困难的日子(当时的父亲一直在城里工作)。
我从小到大还没有发现母亲在我的面前发过火,她的脸上常年如一日的挂着平和的微笑,和善的眼神让你永远和母亲走的很近,贴的很近,母女间的亲情不用刻意的渲染和描述,一种无形的默契流淌在平静而又和谐的生活里。
母亲的手很巧,一件小小的碎布料在母亲的手心里转几下就堆砌成了一件手工艺品,我们姐妹三个从小到大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亲手做的,小的时候看到别人穿的花衣裳我们都很羡慕,眼睛里流露的向往和渴望母亲也看在心里,疼在心上,由于父亲在城里赚取的工资很微薄,所以节俭的母亲便常常的告戒我们生活不要讲攀比,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等将来有了出息之后自己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现在的目的就是学习,在教导我们的同时,母亲也把平日里积攒的碎布料拿出来对成整块的面料为我们裁剪花衣裳,当时穿的时候虽然没有那么华丽,但是心里也是美孜孜的。
母亲的言传身教一直的感染着我们姐妹几个,也使我们相继的考上了大学并分配到了一所所好的单位和部门,也一直以较好的成绩回报着社会,回报着母亲的哺育。
随着日子的一年年的变迁,日子也一天天的好起来,母亲和父亲也结束了多年的两地分居生活一起搬进了城里,但是离我所住的城市还有着一段不远也不近的距离。我由于平时的工作出差的时候多,在家的时候少,所以也难得回家几趟帮助母亲做点什么,去看看母亲老人家身体怎么样,可是母亲打电话来告诉我,不要让我为她担心,她身子骨硬朗着呢!接到母亲安慰的电话,我的眼泪却流下来了。
我欠母亲的太多,太多了。
冬天的季风刮来了,很想知道母亲的身上是否也该穿上棉衣了,家里的暖气给了吗?母亲年轻时由于劳累做下的老寒腿是否又复发了?守着静静的荧屏,心里想念母亲的滋味很难受也很怅然。
母亲,你好吗?妈妈我想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