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ikeshu90(候鸟)
整理人: unlimited(2001-11-11 22:54:13), 站内信件
|
针对宝琴这个人物不能选入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我再重复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其一、她不是大观园里的女子,也就不可能被列入册中。
其二、她是个匆匆的过客,与观园里的所有人都没有什么牵涉,她其实就真的是客,不是主人,没有什么命运的始末要向人交待,所以不会列入册中。
其三、宝琴写成的那十首诗,多少年来一直困在红迷们的心中,她仿佛又不仅仅是过客,甚至是看客,是一个在大观园中真实接触了不同角色而为这些角色作了结语的看客,不是册中人,怎么会列入册中呢?
其四、从前八十回中,宝琴出来的章节来看,仿佛她的结局不坏,已经安排好了人家,没有什么坎坷的命运,而列入册中的都是悲剧女性,她自然不会在内。
其五、……
以上只是个人总结的一些观点,所表明的也只是个人的一点意见。
薛宝琴的出现是书中很有意思的一段文字,她天真,聪明,美丽,清秀,难得的一道风景,将钗黛湘等众多女子的优秀美好集于了一身。也有贾母想要了给宝玉的意思,只是说说而已,她的婚姻似乎已经有了更好的匹配,与贾宝玉又完全不相甘了。她的出现与妙玉的出现不同,她仿佛浊世中大观园内的清逸之客,匆匆而来,现了现身,作了十首可隐喻出许多人物结局的诗,又带来了塞外神奇遥远又似乎与什么人或家庭命运相关联的故事,然后,一骑绝尘而去,不留下任何线索可供追寻。
如果将这样的一个人物列入册中,似乎有些太过牵强。从头来看一下,册中女子都是什么人呢?
正册:
一、宝钗与黛玉。是宝玉的两姨亲与姑舅亲的表姐妹,无论是书中还是我们这群读书之人,都很赞同的认知到,这两个人物绝对是主角。从爱情到婚姻与第一人物贾宝玉的命运息息相关,性格家世的不同都没能改变她们同是悲剧的命运,与大观园的兴衰荣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史湘云。贾母史太君的家族中的孙女,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来看,也知道她不可能不是大观园的女儿。何况书中许多地方也写出了这个人物的意义,也就不用多说了。
三、贾氏四春。元春,不能因为在她在贾府成长的历史不为我们所见,而怀疑她的册中地位。贾家甚或四大家族的兴衰命运都与她的宠辱与她的生死分不开,她是四大家族最大的依靠,也是决定一切命运的根本。元迎探惜,原应叹息,贾府的四大千金,也是册中最悲惨的女性,高高在上的皇妃、生母已逝的孤女、庶出远嫁的才女、伴着青灯佛的尼姑……这些贵族小姐的命运尚且如此,其他的人还用再说吗?
四、凤姐与李纨。都是贾家的儿媳。虽说一个是宁国府的,一个是荣国府的,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大权在握的凤姐可是掌管着不少人的生杀大全,李纨看似不重要,但却是封建家庭丧了偶的儿媳的标榜,叹!
五、妙玉。虽与四大家族都无甚关系,落魄风尘,出了家,投在了贾家的门下,又心系着宝玉,宝玉心中,也有着卿的一席之地,黛玉也视之为清逸之人,不肯与她有丝毫的计较,可见这个人物,也不是摆设。
六、秦可卿。一个“情”字,开篇了所有与情相关的人物与事件,她出来的最短,却留下一串串“情海情天幻情深”的情节,是个引子,引出了更多的与情相系的悲剧,与女子相系的悲剧,与四大家庭相系的悲剧。
七、贾巧姐。为后人留出了更宽阔的想象力。那样的一个家庭,又有那样一个呼风唤雨的母亲,却落在了烟花柳巷,为平民收养,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虽然角色有不同,但却都是上层女子,都是同种悲剧的命运,称为贵族的衰亡。
副册与又副册:
不管后人是如何来猜测副册与又副册中的女人究竟是些什么人的,先看看曹公点出了谁。英莲,也就是后来的香菱,“应怜香零”吧,化作成泥辗作尘,唯有香如故,不过,她再怎么说,也是妾的身份了,她的身份至少说明了,与她在同一册的人的身份也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呢?因为王夫人默认的袭人没能与她同册,可见,没有这个“妾”字当头,即使是默认了的,也不能算。
袭人不算妾,虽然她受了同等的待遇,却没有作成,所以还是丫头,与晴雯的身份是一样的,与她们应该在同一册中的,身份就都还是丫头,后人猜想了很多,比如鸳鸯、紫鹃……有意思的是,这四个丫头都原是“老太太”身边的人,不过是后来分开了,那么老太太的身边原就有十个一等丫头,二等丫头,如果要论,或者这一册的女子都有同一出处出不一定了。
—— 一大篇的文字,没有卖弄的意思,只是分析来分析去,实在找不到宝琴的位置,她应该被放到哪里呢?放到贵族小姐与女子的正册中?那么她与贾家有什么关系?只与宝钗是表姐妹,却不见得与四大家族都有关,她有什么可供写就的背景或未来吗?后人推说,大观园衰了之后有宝琴旧地重游再忆初时十首诗词的,因为不得考证,但想来,她就象大观园的看客一样,她看到了兴盛也见到了衰败,她是一个看客,就仿佛我们是看客一样。
许多人认为可以在副册与又副册中找到一个位置给她,那么是妾还是丫头?显然都不是,她不在任何大观园女子的列中,作者从没有写到过她会是悲剧人物,虽然没有表明她的未来会如何的幸福,但至少,作者没有明确的表示出她的命运与四大家庭有什么干系,她不会因为大观园而怎样,更不会有大观园因为她的来到而怎么样。宝琴的来与去,都没有改写什么,也没有带来什么,至于那十首诗,在我看,也好象是开书的册中的隐喻,看不到真正的后文,只有感受那里的玄机了。
最后,还是想这样说:宝琴不能进册中,原因有很多,册中的女子不单以美貌来选择,还有她们不同的地位与身份,否则,为什么平儿这般重要,反没有她的结语呢?有很多女子也很重要很优秀,作者用了很多笔墨来写,也没有在册中一一列出,留出一大片的玄机待后人来猜,应该说,不管怎么猜,都不可能有宝琴这个人物的位置,因为她不是大观园中的女性。
(至于平儿,真的没见把她写进来,也不好乱断:)
---- 人生是一本仓促的书,翻烂了,还是仓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