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1年 文集目录>>hulh(红狐) ***** 推荐 *****>>[转]猪与屎(《红楼梦中有几个笨猪?》续篇)---- 作者:红狐

主题:[转]猪与屎(《红楼梦中有几个笨猪?》续篇)---- 作者:红狐
发信人: lastheroes(慷慨悲歌的燕赵)
整理人: unlimited(2001-11-11 21:15:21), 站内信件
笔者在《红楼梦中有几个笨猪?》中指出作者在《红楼梦》中隐入了两个薛蟠和刘姥姥两个笨猪,小文曾由网友转贴在网易“红楼逸梦”,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大多对薛蟠是笨猪没什么异议,例如湘莲打薛蟠时,“湘莲走上来瞧瞧,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捱打,只使了三分气力,向他脸上拍了几下,登时便开了果子铺。”这“笨家”的“泥猪”隐指着薛蟠确是个笨猪。但网友们对刘姥姥是笨猪的说法持不同意,有网友说:“刘姥姥多少有被人抓弄的成分,她根本不懂上流社会的规矩,自己又文化素质低,应该不能把她算进去,她应该代表那个时期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中的妇女形象。”也有人说:“刘姥姥这一趟贾府之行极其成功,刘姥姥能够忍辱负重,讨得一家老小的欢心,这一段也是精彩之极,说刘姥姥精明强干应不过分。”笔者认为,“笨猪”正是以大观园众人——上流社会的公子小姐们角度的评语,她笨拙而滑稽的表演引起他们的戏弄和嘲笑。

情节与隐典

  《红楼梦》第十九回的两个典故为例,其中有两个典故——“花解语”和“玉生香”。在《红楼梦》的情节中隐入典故可使情节更有韵味,隐入更多情节之外的附加信息。花解语,即解语花一典,出于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中,说的是:“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后常以解语花喻指善解人意的美人。玉生香一典,出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载,唐肃宗赐李辅国玉辟邪香,各长一尺五寸,奇巧非人间所有,其香可闻数百步。
此两典故在第十九回中显然与诗文中一般的典故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这两个典故分别喻指一段情节:
  1.“花”与袭人的姓对应,玉与黛玉之名对应。花与玉意含双关,可指袭人和黛玉。
  2.“花解语”喻指袭人苦心借赎身之论对宝玉痛下箴规的情节,“玉生香”喻指宝玉闻黛玉袖香,“冷香”、“暖香”之说及宝玉杜撰的“香玉”故事。因此,十九回的前半段是“花解语”,后半段为“玉生香”。
  典故喻情节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可以了解情节之外的附加信息。比如,“解语花”典故中的美人是贵妃,是不是喻指袭人自视为宝玉的侍妾?“玉生香”一典中香为“奇巧非人间所有”,可能对应林黛玉的来历非凡,她来自太虚境也。由此,红楼梦中还有一些作者未明示的情节隐了典故,由这种典故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一些隐事、隐情、隐意。

猪与屎

  《红楼梦》中作者未明示的情节典故中最明显的一例就是薛蟠、刘姥姥的情节与猪有关的典故——“骑猪遁”。
  “骑猪遁”一典说的是,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武懿宗为元帅出征,至赵州,闻敌骑数千到,弃甲南走邢州。敌退后,他率军回至都中。张元一在武则天前写诗讽刺懿宗,说他“去贼七百里……骑猪正南窜”。武则天不懂,说懿宗有马,何至于骑猪呢?张元一说:“骑猪,夹豕走也。”豕即猪,与屎谐音,意谓武懿宗夹着屎逃跑,惊惶之至。武则天听了大笑。后以此用为仓皇逃跑的典故。
  薛蟠、刘姥姥的两处情节正隐入了“骑猪遁”一典。第四十七回呆霸王受柳湘莲毒打,柳趁薛蟠跪下发誓之际,“嘡”的一声砸得薛蟠“满眼金星乱迸”,随后“薛蟠先还要挣挫起来,又被湘莲用脚尖点了两点,仍旧跌倒”,这情节便是柳湘莲“骑猪”猛打。甚至湘莲还要薛呆子喝他自已吐出来的脏东西,象猪吃屎一般,薛求饶,湘莲道:“这样气息,倒薰坏了我。”柳随后“惧祸走他乡”,随应了“骑猪遁”。湘莲逃去哪了呢?后来第六十六回有照应,果然逃往南去了,与“骑猪遁”一典中的“弃甲南走”相对应。
  《红楼梦》中描写了拉屎的唯一人物便是刘姥姥。第四十一回“刘姥姥因喝了些酒,他脾气不与黄酒相宜,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发渴多喝了几碗茶,不免通泻起来”,她只“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跑去“东北上去了”。回来时迷了路,往南走到了怡红院。被袭人发现,“只闻见酒屁臭气”。这正是刘姥姥“夹豕(屎)走”仓皇逃离了众人。
  这两则“骑猪遁”的情节让我们能更有趣地理解《红楼梦》的情节特色。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曹雪芹的生花妙笔。

    -----转贴自红楼天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