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mmons()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5 10:43:37), 站内信件
|
游了周庄,且在周庄住了一夜。神往已久的周庄在成为现实以后心中的感觉
却是犹豫和矛盾。再次回味周庄的古朴、秀美和憨厚,却隐隐觉它正慢慢离我们
越来越远,不禁生出一丝遗憾。
初入周庄
到周庄已经近午,携一丝期待,在当地人的指点下,进了周庄。穿过一段
幽静的小巷,没有提防,突然扑来的是一条繁华的小街。两边是两层的古屋,
几乎所有沿街房间都摆开来做生意。小街很窄,相对的两扇门中间也就两米来
宽,两边如果有人立足看店中物品,经过的人便要侧身。卖的东西更是玲琅满
目,画、古玩、工艺品、小吃、阿婆茶、万三蹄,加上伸到街中间的招牌、灯
笼,点缀以远道而来金发碧眼的老外,小镇的街象在过年。漫无目的地逛,没
有刻意地根据导游图上的标记寻找景点。准备在这里过夜的我知道有足够的时
间慢慢地品这古老的镇子,比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大部分游人真是不知幸运
多少。
沿河岸走,小河这边是一条小道,沿岸边是以条石砌的栏杆。对面的河堤也
就是屋基,紧贴河边的是石、青砖和木头盖的房。几百年风雨的侵蚀,墙是黑
白相间的斑驳,屋顶的青瓦呈墨般的黑。老房子们参差地站着,看着熙熙攘攘
来往的游人们。忽地,耳中传来吴地的评弹声,悠悠的三弦和抑扬起伏的说唱
在嘈杂的人声中若隐若现。寻声望去,却是对面靠河的一家茶馆。过石桥,随
着评弹的声音找到这家很有点文化气的茶馆。进门,上楼,才发现这里便是在
周庄小有名气的“三毛茶楼”。
茶楼的主人原是当地文化站的成员,也经常写些文章。与游周庄后台湾女作
家三毛有书信之缘。后写了不少文章介绍周庄和三毛对周庄的情(三毛称周庄是
她梦中的故乡)。茶楼是三毛逝去之后开的,两层小楼中的四壁示以三毛的照
片、信笺、文字等等。在茶楼中叫一壶香茶,两碟小菜,悠扬的评弹声中看窗
外河中荡来的小船。三毛的浪漫和真弥漫在小小的茶楼中。古老的小镇有这样
一片现代文化的情结,几百年的历史的沉积在世纪末又添了浓浓的一笔。茶楼
的主人张寄寒先生五六十岁,个子不高,微瘦,带一付黑框眼镜,楼上楼下亲
切地招呼客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文人。老先生能在着喧嚣中借三毛和周庄
的情缘,将小茶楼经营得生意兴隆且文气十足。现代社会的意识在周庄的演绎
中,这也许是最精彩的一段。
周庄的出名始于古老的双桥入了现代人的画。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静静
的小河和小河上的桥成了众多习画人的写生对象。路边众多小店中,卖画的也
许是最多的,不大的小镇中有几十家。进屋看画,是周庄秀气的河、静静的小
桥和古老的屋。画都是自家画的,画师便是店主。每一幅都不尽相同。与画师
聊天,知道他们多是江浙一带人,来了,住下,开爿小店,以画养画。周庄呵,
是什么让你有如此魅力,人们亲近你、留恋你,最终舍了自己的家,留在你身
边守着。我怎么才能明白?
白天的周庄是游客的周庄和生意的周庄。全国都雷同的旅游纪念品把周庄
变成上海人度周末的旅游快餐。这不是我所想的周庄。我守着你,枕你的河,
梦你的桥,你让我见你真的容貌,好吗?
夜宿周庄
夜宿周庄是宿愿,是计划中的周庄之游所必不可少的。近黄昏,在双桥旁
边选一家小客栈,挑了靠街二楼的房间,从窗格中看出,街上游客来往,不时
在路边出售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小摊档旁边住足挑选、侃价,热热闹闹的。小街
临河,河中载了游客的船左摇一下右摇一下徐徐向前。橹在划船的大嫂手中不
紧不慢一声声地吟。
半斤河虾,一只大闸蟹,一盆鲜嫩的青菜。这便是老板娘为我准备的晚餐。
虾和蟹都是老板专门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虾加少许盐两片姜,简单一烫;蟹以
细线一驳,煮在水中;青菜只加少许油清炒。秋日天黑得早,黄昏无月,独坐
小河边,映着旁边店中灯光,面前三盆小菜,一杯清茶。舍了筷子,两只手或
抓蟹或剥虾,吃得畅快淋漓。
入水乡,少不了坐船。昔日的打鱼、代步的小船成了游人欣赏体验水乡的工
具。同船四人,另有两个中年法国夫妇和一导游。小镇已经静下来了,船娘摇起
橹,橹划水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两边静静的屋慢慢向后退去,两幅江
南水乡的长卷在两边展开。船尾法国夫妇相偎依,喃喃低语。船头的我拿了口琴
吹我自己的歌,琴声随着船左右摇着,悠悠,我也和琴声一起化在茫茫的夜中。
法国夫妇赶时间,只坐了一会船便急急离船回程。我也弃船上岸,再踏上碎石铺
的路。
农家的人歇息得早,晚上八点才过,大部分的店铺就都关了门,引人注目的
小玩意儿不见了,换了狭长的门板。经历了白日喧嚣的古镇终于静了下来。不宽
的街道上已空无一人,两边的古屋一间接着一间,夹着悠长的小径。路灯和从窗
中伸出的红灯笼默默地照着。只偶尔有三两游人漫步而过,享受古镇的宁静和安
闲。看街道两边的门缝中透出或黄或白昏昏的光,听近处远处若有若无的电视机
中的对白、糯糯的吴侬软语和间或夹杂其间的小孩叫嚷声,踏在石板路上脚步也
放得轻缓,惟恐惊了这将睡的小镇。
偶尔也有一二窄门半开半掩,房中画师在案边挥毫。可推门入内,静静的,
看看四壁挂着画,是的周庄的春夏秋冬,是周庄的一颦一笑。和画师闲聊几句,
多了解一些周庄,也多了解留在这里的人。回身出门,小街依然清幽,开着的门
中泄出的光依然寂静,画师依然继续手中未完的作品。九百年的周庄,有多少故
事让我们的画师去慢慢地品,慢慢地说。
回到小旅店,老板还在等其他未归的客人。捧一杯茶,倚河栏边,再端详这
将睡的周庄。船都泊了,沿河系着,斜斜地横着。河边的茶馆中偶尔传出游人的
嬉笑,在夜中回荡,夜真静得很呵!眼中的周庄刹那间变成一幅水墨画,端端地
放在眼前。河静静地淌着,这边是沿河的一条小街,石板路蜿蜿前伸,知道另一
端便是双桥。对岸江南老屋斜斜的屋脊错错由近及远,淡淡的影子落在河边小道
上。把心展开来,轻轻铺在这黑与白描绘的水墨中,是周庄的夜,宁静、安详。
周庄第一次在我面前展露出江南第一水乡真正的面容。
起一个早出门,以为够早了,却发现有很多写生的学生早已选好了地方架好
了画板。周庄因画而扬名,晨雾中的周庄是最入画的。江南的美在其柔,细雨、
薄雾下的小桥流水是典型的烟雨江南。我便置身其中。清晨的周庄一切都在雾中
舒展,早起的农人已经忙了起来,沿河而住的人出门在河边洗洗刷刷;河中划来
的船在此时是切切实实劳作、代步的工具;路上行人空手的挑担的,彼此相遇,
爽朗地打声招呼。这是周庄水乡真正的生活,生活的感觉无法替代的。身边的河
和桥,画中的屋,脚下青砖铺的路,在眼中淡淡地显出又淡淡地化去。梦般的美
景和周庄人淳朴的生活是周庄真正的韵味所在,才真正感受到为什么几年前的周
庄人为什么会奇怪外人会如此地惊叹周庄的美。周庄人在我眼里是诗,独自徜徉
河边小道的我想必也入了别人的画。
远离周庄
八点多,薄雾散去,首批的游人陆续进入,宁静的小镇又将换一形容姿态笑
迎慕名而来的游客。而我,也将收拾行囊离开即将喧嚣的周庄。周庄于我,是一
种心情和体验,江南水乡农家、渔人的悠闲感觉只在少外人的夜和晨中存在。白
日的周庄,我离得远远的。
[行路]
此次周庄之行,由上海出发。九点从八万人体育馆,坐旅游专线一个半小时
即到周庄,费用75元来回,带所有门票。上海到周庄的旅游专线在7:00/ 9:00/
12:50/ 14:00/16:00有多班,周庄回程有9:00/ 12:50/ 14:00/ 16:00几班。
其他从苏州、无锡、杭州到周庄也很近。
途中遇一长者,清晨六点从南京赶到周庄,到周庄近午,两点赶回。走马观
花,真是不如不来。
建议中午或下午去周庄,4点以后周庄人渐少,夜宿周庄内,小旅社费用在
几十块一人。住宿也有好的宾馆,费用在200-400不等,不过少了情趣。清晨可
乘9:00的车回上海。感受了宁静的周庄,保留些好印象,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下午早到周庄也可逛逛,走走景点,顺便买些纪念品。不过喧闹的周庄少很
多美感。可先买一二介绍周庄的小册子,到三毛茶楼喝茶看书,多知道些周庄
的历史。周庄的河虾很新鲜,一定不要错过,可以让客栈的老板代加工。晚上
七时许沈厅旁边一茶馆有当地人的评书,感兴趣不妨夹在当地老人间一起听听。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