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vc350()
整理人: red_angle(2001-11-13 21:24:24), 站内信件
|
阿元兄认为友朋赠送之书,不应当混入“淘书”,说的是。只是向来懒惰,将就一下算了。
十月之三十日
该日收到OK先生赠送之《老插图新看法》和《微尘与暗香》两书,意外之喜!
在《老插图新看法》上,OK先生题有:
“书前书后写书事,
书眉书眼看书人。”
“书事书人”,正是OK先生此二书之核心所在,书里字字皆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爱书之情,其中解读邓云乡的心情时说的“寂寞”一词,恐怕也是其夫子自道之言了。
这“书事书人”,正同注解鸟兽虫鱼一样,要甘于寂寞才行的。所谓“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韩愈)”是也。
十一月之五日
1.《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 法·布罗代尔 三联书店
曾经对欧洲中古时候之风俗和习惯痴迷得不行,为此节衣缩食,毅然买下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贵的吓人的,美国的,汤普逊先生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下册以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一册,结果弄的自己憔悴的不行。
后一同学为我绍介《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我却已无力再度购置了,只好望其书兴叹而已。这位同学先是醉心于西洋宗教和哲学,常常和我谈起民间基督教信仰以及刘小枫什么的,我听的似懂非懂。后来他转而感兴趣于自由主义,买下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并去英国大使馆文化交流中心打印下该书的英文版,对照着一字一字研读,他的这种读书方法让我既惭愧又佩服,因为我读书向来是不求甚解的。再后来他竟然立志于精研经济学了,这让我感到吃惊,因为他中学时的数学是从来没有及格过的。此后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我是渐渐的完全不懂了。
多年后,我懒散依旧,有空也稀稀拉拉地摆弄些书,欧洲中古风俗则已经在我的读书范围之外了,只是每到三联看见三卷《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总会觉得唏嘘不已,隐隐得有一些痛心。
2.《Food in History》the new fully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Reay Tannahill Crown Pub
该书作者Tannahill女士在书的前页郑重地警告读者:
I should also,perhaps,remind readers that,this is a history book,not a cooky book,and urge them not to experiment with the foods described herein. anyone who choose to eat unusual and unfamiliar food may suffer
harmful effects.
呵呵,这位外国女士的用意是非常严肃的,文字却着实风趣有味。我想,在中国的武侠书前是否也应该注上:“本书中描写之奇人异事纯属虚构,读者诸君若有想入非非,入深山求拜剑仙者盖与本书无涉。”
就是有点象港台肥皂剧了。
3.《汉堡剧评》 莱辛
4.中国青年出版社“我的世界”丛书之《萧红:孤独的生活》
该书收《呼兰河传》和《鲁迅先生》等文,都是我喜欢的。
十一月之第九日
今日收到季米兄送的两书:
《苏东坡笔记》湖南文艺出版社
《寓圃杂记·穀山比麈》明·王锜·于慎行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
两本书都是我喜欢的,其中《苏东坡笔记》前面几页略微有些笔迹,后面则无——有些担心季米兄自己尚未读完,那么我岂非有夺人之爱的嫌疑?呵呵,不管了,先拿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