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西北篇(陕、甘、宁、青、新)>>陕西>>三原行>>三原行(二)——之:“‘小夜曲’”、“

主题:三原行(二)——之:“‘小夜曲’”、“
发信人: danielsea()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4 14:48:57), 站内信件
“小夜曲”

  此节是应小武同学要求特意加写的。名为小夜曲,全意是:“发生在夜间的
小插曲”。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毛病,关键是大家要互相谅解。小武同学就有
一个睡觉打呼噜的毛病。所以他总是担心会影响我们。好在我这人从小就练就了
开着电视睡觉的功夫,小鹏也一再表示不介意。可是在我们同室还住着一位伯伯
,所以在我们就寝前,小武非常礼貌的告知了自己的担心。那位伯伯也显得非常
通人情,表示自己无所谓。所有的问题好象就这么轻松的解决了。
  晚上。
  一天的疲惫使我们大家很快都入睡了,只有我还兴奋的睡不着。不久,一阵
规律的鼾声响起。我正暗自庆幸音量不是很大的时候,又一阵更大的鼾声传来。
真是“震耳欲聋”呀。紧接着又是一声小的,然后又是一声大的。我在被窝里暗
自纳闷:小武的呼噜怎么这么特别?后来,我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大概到了快
天亮的时候,我隐隐约约感到有人在床边走动,当时也没在意。又睡了一会,听
见有人在门外说话。接着不久就听见小武在门外喊:“六点半了,快起床!”。
我和小鹏刚跑出门,隔壁的女生也跑出来了。大家只看见小武气呼呼站在外面,
问他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小武这才委屈的向我们诉苦。
  原来,我们同室的那位伯伯也是一个呼噜高手。我昨晚听到一高一低的胡噜
声原来是他俩的“呼噜大战”。小武原怕影响人家,没想到自己却“败下阵来”
,很早就被吵醒了。先是自己在屋子里转悠,后来又出去背唐诗。这不,才6:
30就把我们大家吼起来了。
  看来事情的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这次出来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嘻嘻!



 高原行

  早上起来,天气格外好。小武虽然没睡多久,不过精神还不坏。大家贪婪的
分光了昨天买的绿豆糕,装满了水,就开始了第二天的旅行。昨天我们游览的都
是人文景观,而今天我们要进入大自然。领略一下高原的风景。   
走到车站,小鹏展开本地人的优势先去谈价,等谈妥了我们五个再上车。我们今
天要去的哪个地方叫做“洪水”(奇怪吗?)。小鹏自己也没有去过,所以他就
坐在前排,与司机了解情况。
  随着汽车渐渐的远离三原县,四周的景色也开始发生变化。没过多久,已经
可以远远的看到高原了,看起来就像大山一样。等到明显的感到在爬坡的时候,
汽车已经进入了高原地区。这里的高原比我想象的还要美。有陕北高原的梯田和
窑洞,而没有那里的荒凉和大风沙。这里到处都是绿色,地里满是作物,周围都
是树木。成铃此时显得格外兴奋,发现一只羊或一头牛都会令她高兴的大叫。我
虽然没有她那么过分,但也非常高兴。千里迢迢从城里出来,就是要回归自然。
我们都相信,这次一定不枉此行。

  我们终于到站了,下车的地方是一个被公路横穿的村子口,路旁有不少农民
。小鹏走过去和当地人打听路。而成铃则跑到一边去逗一只羊。一会小鹏叫我们
过去,原来是有两位捕蛇人愿意带我们去个好玩的地方,据说那里有鱼有蟹。问
问我们的意思。我看这两个人形象猥琐、蓬头垢面,心中就存了三分戒意,而他
们大麻袋里的许多蛇更使我发怵。不过看小鹏很坚持让他们带路,又想他们把我
们带到后也就走了,所以最后也我表示同意。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小鹏其实也存
有戒心,甚至还把气枪上了膛,假装打鸟的样子。可是后来情形的发展,简直使
我这个自命清高的城市人为自己想法而感到惭愧。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走上了一条河道,并沿河道慢慢的向上游走去
。原区的河和山涧的河可不一样。它是从泥土上流过的,所以河底都是淤泥。但
是小河却不浑浊,可以清晰的看到河底的蝌蚪和卵石。河的两岸种的都是小麦。
我们虽尽量避免践踏庄稼,可是还是踩坏了不少。而这里的农人却毫不在意,还
善意的向我们打招呼。使我们感到了当地人的朴实和好客。一路上,那位高些的
捕蛇人和我们有说有笑,不时的提醒我们当心脚下的路。他还给我们讲他们捕蛇
的经历和趣事,我们都听得很出奇。有时也问他一些问题,他都和善的用方言回
答。说到有趣的地方,大家都高兴的大笑。而另一位较瘦的捕蛇人却一言不发,
好像不善言辞似的,有时又走的离我们很远,让人琢磨不透。可是不一会儿,他
竟然捉住了一条蛇。我们当中谁也没有看到他是怎么捉到的。我这人不轻易佩服
人,可是当时我真的觉得他像个英雄一样,刚才对他们的戒心也一扫而光了。后
来大家都熟识了,互相通了姓名。我们才知道哪个高些的捕蛇人姓李,捕到蛇那
个的姓张。都是泾阳人,靠到处捕蛇为业。我们叫他们“叔叔”,而他们却坚持
让我们叫他们做大哥。


河道渐渐的变宽了,对面出现了一座高高的土山。我提议给座山命名,成铃说就
叫外院山,大家一致通过。过了外院山,终于到了捕蛇人说的那个地方。这里的
河道宽阔,水位也比较深,岸的一边种有一片果树。不远处有一群小孩在那里用
土制的鱼杆钓鱼。我们走过去一看,他们已经钓到了不少鱼,还有满满一整罐的
螃蟹。看到这些,成铃第一个忍不住,卷起裤腿就淌下河摸了起来。李大哥还说
这个女孩真厉害,一点儿都不怕水。我们告诉他成铃是南方人,从小在海边长大
的。就在这时,成铃一声欢呼,手里握着一只螃蟹向我们招呼。我们真没想到她
这么快就能有第一个猎物。我们为这有意义的一刻留念后,大家也很快加入了战
斗。不多时第二个猎物又到手了,是小武捉到了一只青蛙。其他人也都努力奋战
,小鹏提着气枪在岸上转悠,还不时的放几枪。不知道他的战果如何,反正我们
几个却不走运,眼睁睁的看着成铃逮到一只又一只的螃蟹,我们只有干瞪眼的份
儿。好不容易贝贝也逮到了一只,可是由于太兴奋,又掉回了河里,好在很快又
捉了回来。而我和晓霞却一无所获。我旁边的小朋友看我蹦过来跳过去的却两手
空空,就把他们刚逮到的一只大螃蟹给了我。我正想假装是自己逮到的,却被贝
贝拆穿了西洋镜,好没面子。(真是!)

  看我们玩的高兴,两位捕蛇大哥把他们的蛇往地上一扔,也都照顾起我们来
。可是除了成铃外其他人仍一无所获。这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南方人在这方面的优
势。后来先是晓霞丧气的退出了战斗,我本想去钓鱼,谁知鱼线缠了个一塌糊涂
。小鹏和捕蛇人他们则侃了起来。只有成铃和贝贝,边走边捉,一直到了很远的
地方才回来。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一共捉住了十三只螃蟹。除了贝贝捉的那只
和小孩儿给了一只外,其余全是成铃一人捉的,真是让人佩服。后来我们的小朋
友们又送给了我们很多小鱼,李大哥还不知从哪里摘了一把青果,再加上我们昨
天买的食品,看来我们午餐的原料已经齐备了。

  于是午餐的准备工作有序的开始了。晓霞在张大哥的指引下去打山泉水(应
该叫“原泉水”才对),贝贝和成铃也跟去洗菜。我和小武则开始用刀子在地上
挖灶。可是挖了半天都不尽人意。这时李大哥指着一旁的田埂说:“不用挖了,
就在这里架锅。”于是我们在河里找了三块合适的石头,很快就在田埂上搭好了
灶。等把锅架上去,稳稳当当的非常合适。接下来就是找柴和。我转了一圈,抱
了一大把,正在灶前把大柴掰成小段。这时候,只见李大哥抬了一段特粗的干树
枝回来。我还心中纳闷儿:“我们又没有斧头,这么粗的柴可怎这么烧啊?” 
  火很快就点着了,李大哥先是用细柴把火引旺,然后放了几根较粗的柴进去
,等烧的差不多的时候,他把那粗树枝搬过来,先把前头伸进火里,等前头烧完
,再往里一推,接着烧下一段。我恐怕我又得使用“佩服”这个词了,看来没有
他们的帮助,我们今天的野炊恐怕不会如此的顺利。
  由于灶的方向顺风,我感到这火一点儿不比家里的天燃气来得慢。那边成铃
的鱼还没剖好,这里一大锅水已经开了。接下来做饭就是女孩们的强项了。我走
到一边,发现张大哥正蹲在那里写什么东西。这时李大哥说,今天的情景非常难
得,他们和我们也算是有缘,张大哥可能是在写日记呢。我好奇的走过去一看,
张大哥竟然作了两首诗。老实说,我真想不到像他们这样的“粗人”还能作出那
么好的诗。可惜我不能将他潇洒成熟的字体记录于此。不过两诗现在小鹏处收藏
,其文如下:

   沉痛烦闷无味中,        三才三佳大学生,
   天外情聚路陌情。        捕蛇野夫两庸诚。   
     此景导通悟人生,        相聚一瞬乐无穷,
   天涯处处乐无穷。        何处能觅此情景。

  我们六个竟被称为“三才三佳”,真是令人惭愧。我不知道今天如果没有他
们的帮助,我们还会不会玩儿的这么愉快。
    

  很快饭就做好了,是一锅面条大餐。我们共同饮酒祝贺这一难得的相聚。小
鹏做的酒杯可谓一绝,把矿泉水瓶盖一盖,从中间截成两段就成了两个杯子,再
倒上鲜红的葡萄酒,在阳光的照射下真是漂亮极了。 喝完酒我们就开始吃面,
还有从三原带来的特产熏鸡。用的是晓霞削的木筷子。老实说,我还从没吃过那
么好吃的面条。要知道,那里面还有鱼和螃蟹呢。  饭后有人提议。让我们和
真蛇合张影。这时李大哥他们才突然想起那些蛇已经在太阳地里撂了半晌。赶快
拎起袋子往水里浸,可是最后还是有一条最肥的蛇被晒死了。我们觉得他们为了
照顾我们才损失了一条蛇,都很过意不去。而张大哥却说,蛇是有灵的神虫,为
了这次难得的相聚,他们如不杀条蛇给我们尝尝是说不过去的。而这条蛇正好成
全了他们。于是我又亲眼目睹了一回剥蛇皮的场面,而蛇胆自然只有成铃敢吃。
现在那条蛇皮仍在女生宿舍里面。而蛇肉我们带回西安后,由成铃掌勺,分别做
了三种不同的蛇肴,大家一起享受了。(香啊!)
  我们的游玩渐渐接近了尾声,我们真想作点儿什么来报答两位大哥的帮助。
这时张大哥说他们这里照相不方便,希望我们能为他的小女儿照张像,我们当然
爽快的答应了。随后我们就收拾起东西,接了两瓶又凉又甜的山泉水,离开了这
条带给我们快乐的小河。
 
  在路上我才听小鹏说,张大哥和他的妻子离异了,女儿寄养在这附近的农家
。他怕今后捕蛇生涯飘忽不定,很难再见到女儿,所以才希望我们能为他拍张像
留念。我听后也非常感动。手握了握身旁的相机,心想一定要好好的给他们照几
张。
  我们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他的女儿。小孩子见到他爸爸感到很生,始终
也没有在我们面前叫一声爸爸。 成铃拿出自己的化妆品为小姑娘化了妆,我认
真的为他们父女俩拍了照。 待小姑娘被领回去后,我们也表示该回西安了。我
们和捕蛇大哥握手作别,大家都恋恋不舍。他们说欢迎我们以后有机会去泾阳玩
儿。我们也表示后会有期,照片洗好后一定会尽快寄给他们。
  我们在他们的指点下很快就找到了公路。三原的两天之行就这样结束了。

(不好意思,这节写的有点像流水帐,不过我写到这时已经很累了,大家包含吧
。)

             再见,三原

  我原说我对三原之行是抱着好奇和怀疑的态度的。现在两天之行结束了,我
再也不丝毫怀疑此行的价值。 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与同学一起出
远门。真正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无忧无虑。总以为只要学有
所成就能顺利的生活。可是一旦踏进社会才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深感到自
己生活经历的不足。这难道就是生长在城市里的悲哀么?
此次三原之行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古老的街道还是清澈的小河,都令人难
以忘怀。而认识那两位捕蛇人,更使我的心弦深深的触动。他们生活的是那么潇
洒。捕蛇的技术使他们不用为生计发愁,同游天涯间,广交天下友。想我们城市
人一向自诩最会追求潇洒、刺激。可是和他们比起来,却少了一种能轻易跳出尘
世外的洒脱。城市人无论多么成功,但却总离不开城市。
仅仅是短短的两天,却使我受益扉浅。最起码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认识到了友
谊的重要性。从现在起,我不仅要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向社会学习,学习
做人的道理。
再见了三原。再见了古老的城隍庙,再见了沧桑的靖国公馆,再见了清清的小河
和那甜甜的泉水。再见了,令人敬佩的捕蛇人!


    春暖花开气候爽
      何处踏青好地方
     六人结伴三原行
     各负行装协相往
     城隍庙里叹辉煌
       新龙桥口两迷茫
     靖国馆中乐消长
      同游共乐在异乡

    捕蛇兄弟好榜样
     三才三佳愧难当
     手执钓竿肩负枪
     不比英雄手两双
      清清河畔协相游
      冥冥天公使缘降
       青山高原会有期
      真挚友谊共久长   
 (全文完)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0.18.10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