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N名篇博览>>外国文学>>村上春树作品选>>《爵士群像》 和田诚 · 村上春树>>《爵士群像》之   [Art Blakey]

主题:《爵士群像》之   [Art Blakey]
发信人: burn4brazil(猫猫可爱九打九)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1-11-11 21:23:49), 站内信件
Art Blakey
 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所谓Modern Jazz,是在1963年Art Blakey & Jazz Messagers乐团的音乐会上。地点在神户,我还是个初中生,连爵士乐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都还搞不清楚。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很感兴趣,票到手了便去听。大概因为当时有名的外国音乐家来日本演奏真的还很稀奇,造成热门话题,因此想去听听看吧。应该是在一月的寒冷日子。
 成员以Freddie Hubbard、Wayne Shorter、Curtis Fuller等年轻乐手站在前排,新组成的典型三管六重奏------现在想起来真是划时代的杰出阵容,不过当时还完全不懂这种事情。节奏部成员是Art Blakey、Cedar Walton、Reggie Workman。只出来唱一下的歌手是Johnny Hartman。
 当天所听到的音乐,自己是不是能理解呢?毕竟还是太难了。因为我当时从收音机或唱片上所听的,主要是摇滚乐,此外顶多再加上Nat King Cole之类的,音乐的程度显然还不够。当天晚上的舞台上演奏了<It’s only A Paper Moon>和<Three Blind Mice>。我虽然当时知道这两首曲子,但他们所演奏的音乐却和原曲的旋律远远偏离。为什么非要把旋律那样彻底地破坏、扭曲不可呢?我无法了解那理由、基础或必然性。换句话说所谓[即兴]的概念,在我知识的抽屉里还不存在。
 不过,那里头已经有什么刺透了我的心。我可以本能地感觉到[现在眼前所听见看见的东西,虽然自己还不太能理解,但却隐藏着对我来说是新的可能性的某种东西]。那或许因为音乐本身毕竟是充实的、拥有积极向前的姿势、而且又热情的关系吧。
 我想当时我最被强烈吸引的,是那调子(tone)。六位热情有劲的音乐家所营造出来的调子,是多么的强劲有份量、具挑拨性、又神秘,而且……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把那音乐以色彩来感觉。当然在舞台上的音乐家全体都是黑人,因此或许也有视觉上的原因吧。但却不止这样。我从他们的tone本身所感觉到的正是黑色。而且不是黑漆漆的黑,是混了一点巧克力色的深黑……。我怀着身不由己地被染成那黑色的心情,茫然地回家去。
 音乐会之后,我找到Blakey稍微古老一些时期的唱片,反复地听了好几次又好几次。是Fontana出的收录有<危险关系><Les Liassons Dangereuses>那首曲子的唱片。每次听到这音乐时,对我来说的一个时代的一种状况就会清清楚楚地历历甦醒浮现出来。背景不用说,当然是黑色。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Epic LA---16022)

Art Blakey
生于匹兹堡。’40年代活跃于Billy Eckstine乐团,后来和Charlie Parker等共同演出,磨练了技巧.’54年2月拥有Horace Silver等乐手,而以自己名义的五重奏,在纽约[Birdland]现场演奏厅演出,翌年组成Jazz Messengers乐团,虽然成员几经更替,但依然继续活动到他死为止.身为一名兼具豪放与细致的鼓手和乐团领导者,他为音乐世界造就了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乐手.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