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N名篇博览>>外国文学>>村上春树作品选>>《爵士群像》 和田诚 · 村上春树>>《爵士群像》之   [Chet Baker]

主题:《爵士群像》之   [Chet Baker]
发信人: burn4brazil(猫猫可爱九打九)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1-11-11 21:20:13), 站内信件
Chet Baker
   Chet Baker的音乐里,有一种决不含糊的青春气息。虽然在爵士乐坛留名的音乐家人数众多,但能够将所谓[青春]这气味,让人们如此鲜烈地感受到的,除了他之外,还有谁?
Baker所创作出来的音乐里,含有只有他的音色和乐句(Phrase)才能够传达的胸中疼痛和心象风景。他能够把那极自然地当作空气般吸进去,当作呼气般吐出来。那里头几乎没有人为技巧的做作。也许可以说------不必做作,他自己本身就是[某种特别的东西]也不一定。
 但他能够维持[特别的东西]的期间,却决不算长。那光辉就像盛夏美丽的黄昏晚霞一样,不知不觉之间便被暗夜吞噬了。而滥用麻药所带来难以避免的低落,就如已经到期的贷款一般逼追而来。
 Baker很像詹姆斯狄恩,不但脸长得像,连那存在的超凡资质和毁灭性也很像。他们贪食时代的片鳞,将得到的营养朝向世界慷慨地,几乎毫不保留地尽情散播挥洒净尽。但他和狄恩不同,他在那个时代活了下来。也许这么说太过分,但那也是Chet Baker的悲剧。 
 七O年代Chet Baker的复出和再度获得评价,我个人固然感到高兴。不过我还是觉得Baker散发出那个时代做正面冲突的爆炸性尖锐火花,尤其是五O年代中期,在西海岸强烈而充满活力的演奏,依然永远留在我脑子里。
 Chet Baker初期著名的演奏,可以从Gerry Mulligan的创始四重奏中听到,但他自己的四重奏演奏也很精彩。这PACIFIC唱片的十英寸盘,以转盘式录音来说是最早期的东西,那硬邦邦的,甚至可以说不灵巧程度的清新音色和旋律的切句法中,有某种打动人心的地方。钢琴手Russ Freeman那干脆而强劲的独特弹指触感,为Baker的管乐声织出[纯真]鲜活的背景。
 在单管四重奏(one horn quartetto)中,他的演奏表面听来似乎干爽明朗,但里侧却含有沉潜的孤独感般的况味。无装饰颤音的管乐声笔直地刺进空气中,并且非常不可思议地淡然干脆地消失而去。在歌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成为歌之前,便已被包围我们的墙壁所吸走了。
 并不是技巧上多洗练。也不是艺术造诣多精纯。他的演奏惊人的开放。[这样的演奏法,总会在什么地方跌跤,或不小心骨折吧?]甚至会给我们这样不安的感觉。那声音无比的清洁、感伤。里面也许没有深度。但没有深度反而触动我们的心,那很像我们在什么地方经验过的什么,非常像。

CHET BAKER QUARTET(Pacific Jazz PJLP-3)
本书所刊登的唱片及其编号全部根据作者(村上)所拥有的LP。

Chet Baker (1929~1988)
    生于奥克拉荷马州。’52年参加萨克斯风演奏者Gerry Mulligan的无钢琴四重奏。第二年独立,组成自己的乐团。以冷酷而抒情的小喇叭、中性的唱腔,成为西海岸爵士乐坛的明星。因毒品之害经过长期低落,于’73年复出。’88年参加记录片《Let’s get Lost》的演出,未及等到放映便已客死荷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