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N名篇博览>>外国文学>>村上春树作品选>>《爵士群像》 和田诚 · 村上春树>>《爵士群像》之   [Dizzy Gillespie]

主题:《爵士群像》之   [Dizzy Gillespie]
发信人: burn4brazil(猫乸Lisa!)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1-11-11 21:32:07), 站内信件
Dizzy Gillespie
   40年代风靡一时的Bebop/Bop爵士乐最鲜明的代表性音乐家,说来还是Dizzy Gillespie。头戴蓝色贝雷帽、眼架豪华黑框眼镜、下巴留着山羊胡子、身穿宽松的阻特装(zoot suit)、小喇叭老是作怪地朝上吹,还有那在舞台上标新立异的言语举动,已经不只是他个人的商标,也成为当时音乐风景中印象最深刻的记号之一。
   不过话虽如此,事隔五十年的岁月试着俯瞰下来,自然儿Charlie Parker所留下的杰出开创性演奏,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凌驾Gillespie多彩多姿才气焕发(有时并以充满知性取胜)的演奏,这是任谁看来都显而易见的。如果说Charlie Parker是光辉璀璨的神话的话,那么Dizzy Gillespie则是优秀杰出的传说―――或许可以这样表现吧。
   其实如果听过Parker和Gillespie同台演出的音乐就知道,他们两人彼此非常敏锐地互相启发,互相补足。当Parker在那芳醇的旋律和印象的泉源中快要窒息、融化时,Gillespie便适时吹进新鲜空气,稳住框架。当雾霭笼罩下来时,便又以尖锐的刀锋将其切开。确实Gillespie可以说扮演的是比较吃亏的角色。在Parker、Monk、包威爾等,各有怪癖的【人畜有害】的英雄好手们率性表演的当时,另一方面比较正常而具有平衡感的他,不管愿不愿意也只好接下发言人的角色了。
   虽然如此,Gillespie的音乐所散发的野性,一种暴动性的狂乱,又是谁也无法模仿的特色,那是从灵魂深处喷出、涌出的难以压抑的东西。不是人为可以作出来的。Gillespie的音乐真正的魅力,我想就在于这样的原始性,加上冷酷的现实性,相互排斥又自然融和的奇妙结构之中吧。如果说Parker的音乐里缺少了什么东西的话,或许就是这种道理也说不通的自我矛盾和混乱。
   说到Parker死后,与其小编组乐团的即兴演奏中Gillespie的演奏,我觉得更欣赏他所主宰的中编组乐团到大乐团规模的演奏。那样规模编制的爵士,在那个时期已经不是主流了,这对Gillespie来说虽然又是一个不幸,不过演奏本身的水准却极高,在那具有重大量感的战斗性乐音的集合中,我们可以听出魔术般灵魂的深沉鼓励。其中有热闹的节庆、有镇魂、有扣人心弦的爛熟。可惜的是,那里头Parker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这张Newport现场演奏实况录音盘,拥有Lee Morgan、Benny Golson等充满活力的年轻乐手,从中可以充分品味身为统筹总监,并身兼独奏者的Gillespie的战斗性和深厚功力―――解体与总合。

AT NEWPORT (Verve MGV-8242)

Dizzy Gillespie(1917~1993)
生于南卡罗来纳州。经历过Cab Calloway等的乐团,于’44年参加Billy Eckstine乐团,次年从组成自己的大乐团前后开始,也和Charlie Parker一起成为Bebop爵士乐的中心角色。后来并担任文化使节,对提升爵士乐的地位贡献良多,毕生都以伟大的小喇叭手活跃乐坛。开朗的个性,和鼓着两颊演奏的姿势深受大家热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