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电脑技术>>● 计算机安全>>◇黑客文化◇>>Hacker文化简史(2)

主题:Hacker文化简史(2)
发信人: webug()
整理人: williamlong(1999-01-19 15:09:18), 站内信件
Real Programmer的时代步入尾声,取而代之的是逐渐盛行的Interactive
computing,大学成立电算相关科系及电脑网络。Hacker时代的滥觞始於1961
年   MIT出现第一台电脑DEC PDP-1。MIT的Tech Model Railroad Club(简
称TMRC)的Power and Signals Group买了这台机器後,把它当成最时髦的科
技玩具,各种程式工具与电脑术语开始出现,整个环境与文化一直发展下去至今
日。
这在Steven Levy的书`Hackers' 前段有详细的记载(Anchor/Doubleday 公
司,1984年出版,ISBN 0-385-19195-2)。※译:Interactive computing并非指
Windows、GUI、WYSIWYG等介面,
当时有terminal、有shell可以下指令就算是Interactive computing了。
最先使用Hacker这个字应该是MIT。1980年代早期学术界人工智慧的权威:MIT
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其核心人物皆来自TMRC。从1969年
起,正好是ARPANET建置的第一年,这群人在电脑科学界便不断有重大突破与贡献
。ARPANET是第一个横跨美国的高速网络。由美国国防部所出资兴建,一个实验性

质的数位通讯网络,逐渐成长成联系各大学、国防部承包商及研究机构的大网络
。各地研究人员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与弹性交流资讯,超高效率的合作模式导致
科技的突飞猛进。
ARPANET另一项好处是,资讯高速公路使得全世界的hackers能聚在一起,不再像
以前孤立在各地形成一股股的短命文化,网络把他们汇流成一股强大力量。
开始有人感受到Hacker文化的存在,动手整理术语放上网络,在网上发表讽刺文

学与讨论Hacker所应有的道德规范。(Jargon File的第一版出现在1973年,
就是一个好例子),Hacker文化在有接上ARPANET的各大学间快速发展,特别是(但
不全是)在资讯相关科系。
一开始,整个Hacker文化的发展以MIT的AI Lab为中心,但Stanford University

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简称SAIL)与稍後的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简称CMU)正快速崛起中。三个都是大型的资讯科学研究中心及人工智
慧的权威,聚集著世界各地的精英,不论在技术上或精神层次上,对Hacker文
化都有极高的贡献。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02.96.113.16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