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证券投资>>技术之门>>帮你支招>>股市资料>>中国证券市场投资2001年秋季报告

主题:中国证券市场投资2001年秋季报告
发信人: riverhill(无水的山河)
整理人: gupiao(2001-11-02 21:14:25), 站内信件
基本结论 
  2001年第三季度可谓多事之秋,国有股减持方案与投资者预期相距甚远,成为大盘下跌的直接导火索;昔日“最具成长性的蓝筹股”银广夏原来是造假欺诈的典型,紧随其后的一系列问题股纷纷引爆,使市场公信力受到怀疑;而美国“9.11”事件给了脆弱的大盘最后一击┅┅本文对上述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财政金融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式基金入市等方面内容,对第四季度A股、B股和基金市场的走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各行业和各市场提出了具体操作策略。基本结论如下: 
  ●产品出口和工业生产增长增速减缓构成了今年三季度股票市场大跌的宏观背景。尽管中国证券市场目前仍然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但考虑到全球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经济衰减的趋势,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预期下降并从这一角度对股票市场看淡也是合乎逻辑的。 
  ●沪综指在1580点附近或以上展开反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反弹的空间相对有限,到达1900点已能让人满意。反弹的契机一是开放式基金入市,二是国有减持方案可能出现微调。整个第四季度沪综指都可能在1550至1900点箱体内反复震荡,且反弹的力度呈递减态势。 
  ●B股指数下跌空间非常有限,上证B指130点、深B综指220点应能形成较强支撑;但是,沪深两地B股市场并没有重新大幅走强的契机,四季度B股的总体走势将是震荡走高行情,将会走出较好的波段性反弹行情,但上证B指反弹突破180点的可能性不大。 
  ●在今年四季度,基金并不是理想的投资品种,更不是所谓的“避风港”。 
  第一部分 
  A股市场 
  一、A股市场三季度回顾 
  (一)三季度宏观经济背景 
  我国外贸出口从3月份开始出现大幅回落,由于外贸出口波动较大,由此造成工业增长速度从3月至8月降幅达4个百分点。从下图可以看出:2001年下半年的进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的速度在减少,外需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大大减缓。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三资”企业工业生产速度明显回落,8月份仅增长8.6%,与3月份12.1%的增速相比降幅较大。美国经济放慢、世界经济减速对“三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 
  另外,以国际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调整的负面影响开始向我国相关产业扩散,世界经济以及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主要电子产品出口也未能幸免。高新技术产品(如电子元气件、计算机产品等)生产大幅回落的情况表明,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 
  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持续回升的势头,4月份以来,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速均在18%以上,8月份同比增长达21.4%,增速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成为今年以来增速最高的月份。但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却持续回落,3-8月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分别为12.1%、11.5%、10.2%、10.1%、8.1%和8.1%。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在于投资的强劲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并没能完全抵消因外需影响(直接和间接影响)对工业产生的下拉作用。我国工业生产景气状况与外贸出口的关系现在越来越紧密,凡是出口增长较高的年份,工业生产速度增长也较快,否则相反。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向已经发生改变,近年来在投向上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等,与前几轮直接投向工业、并对工业产生的推动作用不同,对工业的拉动和以往相比作用有所减弱。 
  产品出口和工业生产增长增速减缓构成了今年三季度股票市场大跌的宏观背景。尽管中国证券市场目前仍然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但考虑到全球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经济衰减的趋势,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预期下降并从这一角度对股票市场看淡也是合乎逻辑的。 
  (二)三季度A股市场回顾 
  大盘从7月初到9月底连续下跌。我们认为这次下跌正是暴露矛盾、规范市场的一个过程。股市上涨的时候往往使许多问题被掩盖,而大盘下跌既是股市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让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暴露和规范的最好时机。可以预见,大盘的连续大跌对上市公司滥发新股、肆意圈钱的行为有进一步警醒的作用。如果部分上市公司这种没有信用、没有自律意识、对股东没有责任心的大规模的高价增发新股的圈钱行为没有得到制约和规范,市场就不可能健康发展,目前大盘持续下跌的趋势就很难扭转。 
  三季度整个市场呈现单边下挫的态势,在三个月中基本上不存在强有力的整体反弹,也没有一个令投资者振奋的带动人气的板块。 
  沪市7月2日以2220.42点开盘,9月28日收于1764.87点(最低点),最高点2223.21季度跌幅为-20.52%;深圳市场7月2日以4720开盘,9月28日收于3498.63点(最低点),最高达到4733.33点,季度跌幅为-25.89%。深圳市场在第三季度的跌幅大大超过上海方面,主要原因是银广夏的15个跌停板,从9月10日至28日的15个交易日中银广夏共损失市值116亿。 
  两个市场的最大跌幅段是7月23日至7月31日,两市在此期间深幅下挫的原因是国有股在IPO和增发中与新股同价减持,并且有4家公司宣布发行。上海从2183.74点跌至1920.32点,跌幅-12.06%,深圳从4645.54点跌至4059.01点,跌幅-12.62%。 
  部分科技股在本季度有过反弹行情,代表公司有大唐电信、长江通信等,但力度普遍不大,没有带动科技股板块的全面反弹;北京申奥成功使北京板块如路桥建设、西单商场等一度有所表现,但大盘却在申奥成功后颓势不改。 
  (三)三季度引人注目的重要事件有: 
  1、国有股减持 
  6月中旬有关部门出台的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的办法,又使得投资者对国有股减持对市场影响的看法产生较大的分歧和反复,导致市场在7月的持续大幅下跌。特别是烽火通信等4家公司即将要发行新股的同时与新股同价正式减持国有股,市场更是应声急挫。国有股的减持是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规范化,解决诸如同股不同权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必由之路,这是毫无疑问的。投资者对此用脚投票,只是说明对减持的价格和具体方式存在疑问。 
  2、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严重违规遭查处 
  银广厦、麦科特、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等问题公司相续接受证监会的调查,成为引发市场下跌的炸弹。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部分公司任意作假、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使“市场公信力”严重丧失。消息面来看,规范市场仍是近期管理层的工作重点之一,且监管力度有向深层次发展趋势。管理层在加强对市场直接监管的同时,也注意了对内在一些问题的防范。在市场的规范过程中,有关上市公司也在继续向外界暴露自己的问题: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已于2000年11月对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虚假问题立案调查,对麦科特及在其上市过程中出具严重失实文件的中介机构涉嫌犯罪责任人员,中国证监会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9月20日,中国证监会就美尔雅(600107)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3.689亿元资金的严重侵权行为提出公开批评,并已正式立案稽查美尔雅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 
  8月28日,证监会就三九医药(0999)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重大失职行为,对三九医药及董事长赵新先等14人公开批评。 
  二、A股市场四季度预测及操作策略 
  (一)影响当前市场的重要因素剖析 
  1、我国的财政金融政策 
  1997年以来,中央为了维护经济增长,一直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近几年的证券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供应。今年以来,有关部门也多次公开表示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事实上,十五期间我国庞大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及西部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也需要我国继续实行目前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所有宏观经济政策性因素中,对股市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银行存贷款利率的走势。经过连续7次降息,目前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客观上已无多少下调空间,因此从中长期看,利率变动总的趋势应是缓慢爬升。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官员多次表示要推动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要大力发展公开市场业务,这就为利率的波动埋下了伏笔。但目前全球经济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带动下走弱,已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9.11”事件后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较大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难以估量。从西方国家集体降息的行为看,我国银行利率还将在低位维持相当长时间,仅就市场资金供给而言,这事实上是比“宏观经济形势向好”更加直接的利好。此外,人民币汇率也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一个因素。“9.11”事件后美元对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下跌,也带动了场外人民币的升值。但由于人民币官方汇率稳定,仅仅场外汇率的波动对经济和股市影响有限;而且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不利,相信央行届时会采取降息等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我们注意到,在美国对阿富汗进行有效攻击后,美元汇率已开始企稳,因此第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2、中国加入世贸 
  经过十多年艰苦的谈判,我国将于今年11月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将对不同的产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外贸结构和就业结构面临较大的调整。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得到强化,而某些资本密集型及高新技术产业将面临较大冲击。第一产业中的粮食进口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不会改变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的基本状况;第二产业中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如汽车制造和IT产业将受到较大冲击;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服务业将也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这些因素在第四季度的市场热点转换中会得到一定体现,但不会是简单的此涨彼跌,因为有些因素市场已进行了消化。例如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今年总体走势就是不断探底,目前价格已跌无可跌,走势反而相对强劲,对此投资者应有充分认识。另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将发生变化,那些“主力”、“庄家”以及普通投资者将不得不调整操作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不会简单地把入世当作利好。 
  3、美国“9.11”事件 
  美国股市在恐怖攻击后曾大幅下挫,但最近几周已经稳定回升,中国股市在这一过程中也受到不利影响。由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股市和全球股市的关联度正日益增大。就“9.11”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言,目前掌握的统计数据表明:这次事件对中美贸易的即时直接影响还不明显。因为现在已是10月上旬,而出口贸易属于订单贸易,一笔出口贸易从下单到货物抵达目的港,就中美之间的距离来说,耗时三四个月是很平常的事。就是说,即使现在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减少,其效应最快也要在明年年初显现出来。一般认为:即使美国经济真的出现某种程度的下滑甚至衰退,消费品出口也不会大幅下降,尽管出口增速会放缓。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出口美国的消费品大多属日用商品,需求弹性小,而且在美国具备不可替代性。据外经贸部统计,2000年中国对美出口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有机电产品、鞋类、玩具、服装服饰、皮革制品、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这些工业在美国已不复存在,所以美国除非不使用,否则一定要进口的;二是这些商品大部分属于中低档,价格弹性也小,所以出口额不会因价格因素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三是在生产同类商品的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大陆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仍然名列前茅。有关专家表示,就目前来讲,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的一个领域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涉及从北非到中亚再到东南亚广大地区,业务份额占中国全部对外经济合作项目的2/3。而这其中相当部分地区正是这次美国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地区,现在已经有很多项目停摆了。如果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绝不能小视。另外,“9.11”事件后有部分国际游资撤出美国,正寻求新的投资渠道。这对政局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中国来说有一定的机会。当然,中国毕竟还是个新兴市场,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让国际投资者心有余悸,且资本项下的外汇不能自由兑换,指望大量游资在第四季度间接进入A股市场是不现实的,倒是B股市场和香港资本市场可能在本季吸引大量处资。 
  4、开放式基金上市运作 
  因种种原因,原定于今年8月份提交审议的投资基金法年底内难以提交,因此投资基金法的出台受到影响。据报道,目前的投资基金法草案,坚持统一立法原则,涵盖了各类基金,公司型、信托型、开放式、封闭式基金均有涉及。可以预见:该法出台后对培养我国机构投资者、改变目前市场投资者结构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具体到四季度,至少会有两只开放式基金入市运作,这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一是开放式基金主要是通过银行发售的,对吸引场外资金有很大帮助,因此第四季度市场资金应较充裕;二是开放式基金的资产结构必须保证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因此,开放式基金一般不会象封闭式基金或其他机构投资者那样选择一只小盘股重仓持有,无限拉高。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策略很可能采取高抛低吸,波段操作。其持仓结构也不会象封闭式基金那么集中,更不会出现多只开放式基金或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及其他市场大主力同一时期重仓投资同一只股票。因此,开放式基金很可能选择盘子适中、中等价位、业绩和成长性以及市场形象都比较好、大资金进出都比较方便的股票作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在其示范作用下,相应的个股板块会成为市场热点。 
  5、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日前,证监会又公布了《关于执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若干意见的通知》,在大盘不断探底的情况下坚持加强监管不动摇,反映了管理层“一抓到底”的决心。保证金是投资者为了买卖证券而存放在证券公司的资金,证券公司挪用保证金,可能造成投资者难以完成交易行为,如果这个证券公司出现经营亏损甚至破产,投资者的保证金可能同时遭受损失。《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实施后,保证金的运转与证券公司自身的自营业务、承销业务等经营行为完全分离。即使证券公司经营破产,投资人的资金仍是安全的。再者,《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实施后,对于那些害群之马可以让退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这样可促使管理层对证券公司的监管逐步向市场化的方向过渡。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股市隐患,才能使市场肌体健康,也才能有利于市场长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监管尽管对市场造成短期压力,但无疑是中国股市企盼已久的长期利好,这一点在四季度的行情中将会得到体现。 
  6、国有股减持及股市扩容 
  三季度A股市场的大跌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但我们认为国有股减持是其中最直接的原因。由于有关部门出台的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的办法与投资者预期差距太大,导致市场持续震荡下跌。市场本身并不反对国有股减持,这一点我们从5月底上海本地股因为该题材而大受追捧的情景中看得清楚。问题的关键在于减持价格,以贵州茅台为例:该公司99年年底设立,国有资产折入股本的价格每股仅1.3元左右,而国有股东持股仅1年半之后就以31.39元的价格卖出,1年半左右净赚23倍。如此抽血,市场是很难维持的,市场唯一的选择就是让股票价格向国有股的合理价格靠拢。由于中国股市本来就有较多泡沫,市场下跌并不能使国有股减持方案轻易改变,因而大盘探底的总趋势就难以改变。但如果市场下跌使国有资产潜在的损失金额超过了通过减持获得的盈利,则有可能促使减持方案得到修正。如果这种修正可以有效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市场会作出反应,可能会引发一波较有力度的反弹。 
  (二)市场走势预测和操作策略 
  1、第三季度调整的性质 
  为了说明的方便,本部分内容以沪综指为例。既然沪综指已有效跌破2000年9月26日低点1878.05点和2001年2月22日低点1893.78点的连线,表明第三季度市场的调整至少是针对5.19”行情的。从1999年5月19日开始的行情的50%回调位是1641.35点,在10月11日曾被击穿。因此如果这波下跌真是仅仅对“5.19”行情作出调整,在1550-1580点附近将会见底。这是第一种可能,也是相对乐观的预期。 
  第二种预期就比较悲观:即这波调整只是对从94年7月29日开始的跨世纪大牛市调整的序幕。沪综指从94年7月29日的325.89点涨到2001年6月15日的2245.43点,沪综指上涨了6倍,其61.8%、50%和38.2%回调位分别是1510点、1290点和1069点。由于这轮大牛市运行了7年,其调整也将持续3年左右,因此上述点位不会快速到达,其间将会出现若干次反弹。这种预期出现的基本面依据是:我国存贷款利率可能呈现长期攀升的格局;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问题可能要在数年内彻底解决。如果这两项因素没能出现,则第二种预期难以成立。 
  从94年7月开始的大牛市 
  2、第四季度走势预测 
  无论A股市场的长期走势是按第一种预期还是第二种预期展开,第四季度的走势“花样”不会太多。沪综指在1580点附近或以上展开反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反弹的空间相对有限,到达1900点已能让人满意。反弹的契机一是开放式基金入市,二是国有减持方案可能出现微调。整个第四季度沪综指都可能在1550至1900点箱体内反复震荡,且反弹的力度呈递减态势。 
  3、总体投资策略 
  第四季度总的操作策略就是根据箱形震荡的规律,把握好进出的节奏,因为第四季度再也难以见到象第三季度的这种大的波动了。从10月中旬开始,似可逢低建仓。选择品种时应留意率先反弹的个股,看它们属于哪一板块,第四季度市场没有能力走出普涨行情,但部分个股在反弹行情中可能有较好的表现。 
  4、行业投资策略 
  通信行业:通信股的中期业绩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因此光通信股的超跌意味着该类股票被市场低估,其投资价值已经凸现出来。总体上看,光通信类上市公司已经具备投资价值。具体而言,烽火通信、中兴通讯可以中长期持有,长江通信可中线持有;在目前价位投资于特发信息风险很小。(详见报告《2001年中期通信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分析》) 
  旅游行业:由于较为充分的对外开放,我国旅游酒店行业已经是国际大公司的天下,国内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而旅游资源类公司如黄山旅游、桂林旅游由于对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垄断性优势,其竞争力不言而喻;同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大型旅行社类公司如青旅控股也值得投资者长期看好。(详见报告《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旅游板块中报分析》) 
  机械行业:日用电器行业仍有增长潜力,行业内大部分公司正处于发展成熟期,盈利能力强,部分公司价值被明显低估,尤其是上菱电器、青岛海尔等主导产品转型的公司是价值型投资的理想品种。(详见报告《2001年中期日用电器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分析》) 
  房地产行业:从上半年各项指标看,我国房地产业已步入新的增长周期。随着这一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不断提升,房地产板块极有可能成为下半年和明年的一个市场热点。投资者后市可关注深万科、深振业、中华企业等绩优地产股。(详见报告《2001年中期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分析》) 
  农业:入世前夕,国外农产品兵临城下,国内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来应对。值得关注的农业上市公司有:濒临亏损的小盘股中水渔业,科技股隆平高科、丰乐种业,西部农业股新疆天业、亚盛集团和新农开发;此外,对目前因法人治理结构矛盾处于困难境地的亚华种业、受政策鼓励从事淡水养殖的武昌鱼和洞庭水殖、绩平稳健的天香集团和秦丰农业等也可加以重点关注。(详见《2001年中期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与策略分析》) 
  钢铁板块:目前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有助于钢铁板块走强;另外,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重点会是绩优、资金进出方便的中低价蓝筹股,而钢铁板块的大部分个股具备了这些条件,特别是宝钢、新兴铸管、新钢钒和武钢值得关注。(详见《2001年中期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策略分析》) 
  医药行业:化学制药行业的上市公司虽然整体仍稳步发展,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逐渐显现出来。经过综合评估,我们认为双鹤药业、华北制药、恒瑞医药、丽珠集团、新华制药和天药股份是其中的佼佼者,值得长期关注。(详见《化学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比较分析》) 



----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不求伴永生---
萍水相逢
就这样被你征服,就尽情的在你心中沉浮----
广州股版    北京股版     上海股版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