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weetarain(鸭子安)
整理人: sweetarain(2001-11-03 11:42:23), 站内信件
|
喜欢电影,却永远不会执着地迷恋什么。他们说,喜欢电影的人都活在幻想中。真的这样么,我不知道。喜欢在洗过澡之后,梳着湿湿的头发,光着脚,坐在地板上,来看我从各个地方收集来的电影海报,它们不值钱,可它们是我的宝贝。
《心动》的海报上,一张张重迭的天空,那是他想她时候的天空,那个时候的梁咏琪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就如同她唱的《爱的代价》,绝对没有张艾嘉的沧桑,可是却更能让我有共鸣。海报最上方说:“7305个想念的日子”。我都几乎忘记了我喜欢过的第一个男生是什么样子。能被一个人喜欢二十年,也是幸福的了。
《半生缘》的海报见过三个版本,风格统一,色调黯然,只是主人公不同。张爱玲总是把她的主人公安排成命运多舛,如此刻薄的笔法我学不来。我总想宽容让她们都幸福,可惜这世界上人们总是爱读一些伤感的故事。我最喜欢的那个版本不是世钧版,也不是曼桢版,而是梅艳芳的曼璐版。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没有什么回得去回不去的,上帝喜欢开玩笑,如此而已。笑着拒绝了别人之后,却流着眼泪一个人回去。不恨他为什么不是我喜欢的他,只恨自己的自私。
《甜蜜蜜》最初见过的就是那种大头像,柔柔的,上面有写“缘份十年,原来就是你。”麻木,没有任何感觉。后来在上海逛街时看到那款黑白版的,把它和《大敌当前》的另一款海报一起买下来,装海报的信封漂亮极了。后来仔细地看那张海报。却突然清清楚楚地想起。当初在哪里流过什么样的眼泪。如果我爱上一个人,我会爱他的每一个细节,我会买给他我喜欢的维尼熊。可是我不会告诉他。
来苏州以后看到很多店都有《情书》卖,顿时想起这个暑假在北京找它的艰难。当时北京正在狠抓盗版,又不愿随便买一个包装拙劣的回去,于是也就一直搁下了。自己手里那张也是差强人意,唯一满意的就是那片皑皑的白雪,仿如童话,绝对没有任何的肮脏。《电影双周》送过一张《东京日和》的海报,感觉一样的唯美而伤感。日本人真的很极端。《书城》上介绍过的《四月物语》也是一直想找的片子,只是到现在连海报也没有见过。更是不要提电影了。
去年临放寒假的时候拿着像机在校园里到处拍,在礼堂门口的海报栏旁那张笑的非常好。朱丽亚罗伯茨──如此美女──在旁边笑的也很好。想起好几年在一个地方看到不同的海报的岁月,一切全只是枉然。朋友看过这张照片笑说,你怎么敢站在这样的美女旁边照相,这是拍照的大忌啊。我知道他是在笑我的不够漂亮。经过了种种风波之后又再想到那个人,仍然觉得错并不在我。
在美亚的一家店里有《夜奔》的海报,突然就想起开明电影院二楼玻璃窗里的那张《征婚启事》。刘若英的表情总是那么木然。其实严歌苓的原著里,少女小渔并不讨人喜欢,至少我不是那么喜欢。可是改头换面进入电影,地点,背景,甚至主题都悄悄地改过了,又加上刘若英,我的那张CD封面上,她穿着红色的礼服,捧着花,又是怯怯地看着前方。
到底什么才算是长大。我咬住嘴唇不肯承认自己的幼稚,印刷精美的海报一张张从手边流过。我深吸一口气,期待着快乐的发生。
----
永远不再,有那一种瞬间凝视
永远不再,有那许多夜晚徘徊
在这个城市的高处流淌着
在一层楼的再上一层楼
有一人为它深深叹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