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obears()
整理人: tj0707(2001-10-27 19:02:16), 站内信件
|
香港凤凰卫视6集专题片《复关入世十五年》,尚未播出——
PART 3 从复关到入世
(阿忆撰稿)
1994年元旦,中国废除实行了14年的外汇双重汇率制度,在银行和银行之间,建立外汇交易市场。几天后,中国又把汽车进口关税的总水平降低了1.4%。不过,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迎合复关,而是自主性改革。即使复关不需要,国内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如此。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世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汉林博士:在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外汇汇率不可以实行双轨制,有两种汇率。所以他们要中国3年之内并轨,中国代表团坚决不答应,但实际上1个月后中国就主动实行了并轨。
【第3任复关谈判首席代表谷永江:我们这些在前线的一直在抵抗,但后方将帅主动讲和,这也很好,可以减少很多斗争,加快复关进程。
【节目主持人曾子墨:1994年,中国内部改革和外部谈判已竟相重合,相互攀长。同时,1994年也是中国复关谈判的第8年,中国人自认为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却迟迟没有结果。为此,大家一致同意,如果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组为“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不能直接加入,那就停止谈判,不再继续申请。于是,为在1994年搏最后一击,第3任复关谈判首席代表谷永江挽起袖口,全力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春天,乌拉圭回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部长大会,供各方签署WTO协议文本。
为抓住各国谈判代表云集的大好机会,谷永江和刚刚被任命为外贸部部长助理的龙永图紧张地工作着,拼命会见各国贸易部长。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马拉喀什都是陌生的,各国在这里没有使领馆,部长们都住在酒店,所以谷永江最常对助手说的话是:“尽可能多约,能约到多少人咱就见多少人!”
在当时,马拉喀什由于十分偏僻,中国没能及时派去摄影记者,因此中国代表团所有活动只留下家用普通相机拍下的这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人物即是谷永江。
中国是乌拉圭回合的完全参加方,在闭幕会上同其他122个缔约方一道,签署了多边贸易谈判的最后文件。虽说签字在法律上对中国暂不生效,但却表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的决心。不过,让中国无所适从的是,按照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8条附加第1款规定,各成员方必须“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进出口其他费用的一般水平,特别是降低那些使少量进口都受阻碍的高关税”,于是发达成员方的加权平均进口税从半个世纪前的40%一下子降到了3.8%,发展中成员方也下降到11%。让中国十分尴尬的是,我们的平均税率竟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很快,北京进入了盛夏,但最热的不是天气,而是媒体对年内能否复关的炒作。
【第3任复关谈判首席代表谷永江:应该说,我们对入世有一个观念上的变化。现在是我们谈成了,大家都庆祝,但那时如果谈成了,会有人不高兴。1994年我们在日内瓦谈判,内地有一家大报,连篇累牍地谈论“卖国贼”问题,给我们心理上造成极大压力。后来我去香港,有人告诉我,在谈判失败后我发表强硬声明表示不再申请入世时,大家喝酒庆祝。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如果加入WTO,外资涌进来,我们的民族工业要垮多少!
【节目主持人曾子墨:在反对和拥护的交错争论中,盛夏又很快到了严冬。随着议题的不同,国内不同部门的人员走马灯似地换,总之谈判代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关贸向世贸的转型过程中,争作世贸的创始国。所以,中国工作组几次非正式会议都谈到深夜,气氛几度紧张,充满了火药味。每每剑拔弩张,杰拉德主席不得不经常提出“休息片刻”,以缓和空气。
早在1986年,为把中国复关问题处理好,关贸总协定理事会设立“中国工作组”,并选择来自中立国瑞士的杰拉德大使作主席。有意思的是,1992年“台湾工作组”成立,主席也是瑞士人。在漫长的15年谈判中,中国、美国、欧盟的谈判代表换了好几任,惟有杰拉德主席始终没有改变。
按照惯例,如果非正式会通过,正式会议只是过场,中国成为WTO创始国将成为可能。但美国似乎不达目的不罢休,就像几个月要中国必须完成汇率并轨一样,它要求就政府采购问题与中国谈判,而中国恰好刚刚宣布有10个问题不能谈,其中之一便是政府采购。于是,美国不理解中国何以如此固执,中国则把美国的要求视为刁难。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世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汉林博士:那个时候,大家会上吵得很激烈,但在吃饭的时候,巴尔舍夫斯基曾经对龙部长说,我个人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要说首都告诉我的话。
在最后一次非正式会议上,大家唇枪舌剑,当仁不让,会一直开到了子夜。双方再次忘记自己是国家代表,把整个自己融入斗争。中国代表团已清楚地知道,中国无望直接成为WTO的创始成员国,便在会议结束后连夜为第2天的正式会议写讲稿。
【第3任复关谈判首席代表谷永江:我担任首席谈判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冲刺,在1994年底完成复关谈判,但我没能完成任务。后来,我在日内瓦中国工作组会议上发表措辞强硬的谈话,表示不再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回国的时候,吴仪部长亲自来机场接我们,而且是手捧鲜花。她说,这次谈判是虽败犹荣,责任不在你们。
1995年,谷永江依然是中国复关代表团团长,但谈判主帅却更换为龙永图。因为,谷永江离开日内瓦后,再也没有回去,直至谈判胜利。
但北京也并不是没有硝烟,中美知识产权第7轮会谈正在那里进行。
即将过去的1994年,在街头向行人兜售盗版光盘,成了中国大城市的一大景观。这些光盘中绝大多数是美国音乐和电影,这使美国人愤怒无比,认为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毫无改善”,对盗版有纵容之嫌。但实际情况是,中国进行过数次大规模围剿,但大小盗版商多如牛毛,屡禁不止,并非中国政府不努力。除了盗版问题,美国还要求中国取消涉外商标代理制,修改《民事诉讼法》第250条。中国也生气了,认为这是干涉内政。
谈判剑拔弩张,美国人拿出杀手锏,第一是贸易制裁,第二就是不支持中国成为WTO的创始国。1994年最后一天,美国宣布,中国如不能满足美国,美国将实施贸易报复,对总价28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100%的高额惩罚关税。但美国人也清楚,报复一旦实施,受害者不光是中国工业,经销中国货的美国商人和希望买到这些产品的美国消费者在所难免。另外,中国市场很大,美国不愿意丢掉。中国外贸部知己知彼,当天便公布了对美国实施的反报复的强硬清单。
1995年元旦,“世界贸易组织”宣告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在134个创始成员中没有中国。从此,中国的漫漫征程不再是为了复关,而是努力加入WTO。
1月28号,中美知识产权恢复谈判后再次破裂,香港股市为之狂泄。2月4号,美国贸易代表坎特宣布,贸易制裁26号生效。坎特话音刚落,中国外贸部立即表示,中国的反报复清单将在美国实施制裁之日起自动生效。坎特终于软了下来。几小时后,坎特致函外贸部长吴仪,建议中国派代表团到华盛顿来,再次恢复磋商。吴仪表示同意,但磋商地点必须在北京!1995年2月26号深夜23点57分,新华社发出电讯,谈判宣告成功。
【节目主持人曾子墨:这一年的5月,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在日内瓦恢复。谈判间隙,龙永图爱去莱蒙湖畔爬山,一边爬,一边静思如何进行非正式磋商。有一次,龙永图看见秘书刘光溪的头发日渐稀疏,不禁口述对联一幅:“一座山,两座山,座座美景。一根发,两根发,根根文章。”这个时候,刘光溪正在撰写43万字的WTO博士论文,谈判和论文压得他没有时间理发,但当论文完成时,头发已不再在他的头上生长。
在漫长的谈判岁月中,无论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还是中国,都有了极大变化。多边谈判原来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受到限制,甚至有被逐步取消的趋势。而中国外贸飞速发展,越居世界贸易大国前10位,因此在谈判中争取得到发展中国家待遇的要求遭遇极大的困难。1996年早春,龙永图再去日内瓦,与世贸组织20多个成员代表团举行会谈,谈判涉及国内各部门的政策调整,谈判异常艰难。
就在这次会上,刘光溪博士思索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文缩写,终于在“加贸”、“加世”、“入世”、“入贸”诸多提法中选中“入世”。古人云,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从那时开始,“入世”再次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