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83187(只爱陈超嫦)
整理人: lanyu111(2003-10-13 19:14:56), 站内信件
|
一、淡妆浓抹广告潮
记不清什么时候,街头上巍然伫立的政治广告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隐退,企业家用来推销产品的商业广告大模大样地登堂入室,成了我们每一个家庭中的一员。她不召即来,挥之不去,像一名话音悦耳,包装华丽的小姐。
在你口渴的时候,她送来的“味道好极了”的咖啡;在你心烦的时候,她送来香浓的豆奶,令你“欢乐开怀”。你不看吧,她成天价在你眼前晃悠;你不听吧,她成天在你耳根子下吵吵。末了,少不得逗得你心旌摇动,为她“点”上几张给商店供上。
在今天的生活中,广告像无形的幽灵一般,上天入地,无处不在,睁眼就见广告字画,闭目又传来广告声响,大有“真心真意与你过一生”之势。
早晨一起床,耳边就传来高音喇叭的诱惑:“您的牙齿怕冷,怕酸……吗?请使用×××牙膏”;吃罢早餐,你骑着自行车匆忙赶路,猛然间一个靓妹将一样东西扔进你的自行车的车框里,你惊吓之余拿起打开一看:
咳!是广告!
在办公室刚刚坐定,工作人员送上一大摞报纸,你打开想看一看今天有什么重要新闻,可在第一版有时你找不到社论和重要会议及重大事件的消息,而是一幅大大的广告。
1993年元旦期间,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自称首开卖头版做广告之先河,随后《文汇报》头版整版登出的是“西冷电器”的广告,时隔数月,一直持保守的内地省份河南省,《河南日报》也卖出了一块头版。实际上,早在1990年1月7日,《中国机电报》就用一版整版刊登解放汽车广告。
兴味索然地翻了一下报纸,你提起公文包就往会场赶,可拿出入场券一看,小小方寸之地居然也印满了广告。1993年新疆人代会的入场券就成了企业家们宣传企业和产品的广告。
下班回到家,只见门前的报箱被塞得满满的,取出一看,又是广告,劳累了一天,饭后你正兴趣十足地欣赏电视剧,“啪”地插进一组广告。
节假日,你想躲避城市的喧闹,远远的乘车出门,可一上车,掏钱买回的车票上“麦当劳”、“肯德基”、“迷梦”广告在方寸之地你争我夺血战一团。
多年不遇的同学在一起聊得正起劲时,电视里突然传出殷殷的关切:“夜深了,打个电话回家,别让家人牵挂。”
此情此景,你也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世界谁都会离开你而去,真正永远跟着你的只有广告。
城市如此,乡村也不甘落后。十年前的乡村墙头、田边都是一些政治口号,如今也成了广告最佳场所,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的广告宣传,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田间地头,到处是化肥、畜约的广告。
广告业在中国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人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发展态势却足以让人吃惊。十年前,人们只习惯于花费很少的钱将信息传播出去,今年,人们已开始注重广告的整体策划、甚至不惜花费100万、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经多如牛毛。
几年前,人们还在为武汉长江大桥能不能挂广告而讨论,现在发现许多标志性和纪念性公共建筑物成为理想的广告载体,如郑州的二七纪念碑,重庆解放碑等,甚至有人建议将天安门广场建成世界最大的广告广场,可以说“神州处处有广告”。只有天安门广场将广告赶得远远的,包括遮阳伞等用品,落得一方净土。
二、广告一亮黄金万两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企业生产、销售均按国家计划。没有主动权,也没有宣传自己的意识。企业流行的两种思想,一是国家大型企业,“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二是一些有名企业,“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种狭隘意识严重阻碍了广告业的发展,同时也阻碍商品的发展,造成流通堵塞。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开始接受自我推销的广告意识,并逐渐从中尝到一点甜头。
一家生产农用拖拉机的工厂,一批拖拉机积压而使企业濒于瘫痪,四处推销没有多大效果,而北方的广大农村却迫切需要这种农用拖拉机。厂长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一则消息,简单几句话:“××厂××牌农用拖拉机有售,有意者请联系。”没想到广告一推出,收到数以百计的求购信,使厂长喜上眉梢。从此,每年都花钱做广告。
这个例子当然是80年代的事情,现在再用这种广告形式,恐怕是一无所获。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沟通愈来愈主要,一条有用的信息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企业家们逐渐把广告作为产品推销的“敲门砖”和企业的“名片”。
没有广告就没有产品,没有广告就没有效益,没有广告企业也会寸步难行。除了“永久”、“凤凰”、“茅台”等一批名牌之外,新办企业的闻名,“春兰”、“容声”、“四通”、“联想”、“郑州亚细亚”哪一个不是广告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广告是一声神奇的魔方,其中浸透了公关策划的种种机智和谋略。广告曾使得“健力宝”集团一次获得订单7亿多元,使“娃哈哈”儿童饮料家喻户晓,使“霞飞奥丽斯”化妆品满世界飘香。广告的竞争使“神州”这样的一个貌不惊人的乡镇企业一步步推向国家二级企业的高位。
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广告意识的加强,企业正开始由企业产品宣传转入形象宣传,广告投入也开始一掷千金。
1994年春节晚会,当晚安排10分钟广告,最低价格15秒一次20万元人民币,晚会前广告的最后一条30秒100万元,仅广告一项中央电视台当晚便可收入1000万元。
尽管广告价格贵得惊人,但厂家为上广告仍然争破头打破脑,很多企业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大报无法排上队,不得不转移目标,另觅它途。
1993年元旦刚过,深圳宝丽那日化公司就一次性投入40万元赞助首届“南京礼仪小组”评选活动。2月27日,中国星华实业集团公司投入800万美元的巨额费用,独家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史无前例的一场国际职业拳击冠军赛。随着拳击赛的哨声一响,星华也名声鹤起,一夜间由默默无名而突然名震华夏。
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集团1992年的广告费为5000万元,1993年陡增至1个亿,一掷千金的投入,终于打动了上帝的心。现在只要会说话的小孩,谁不会“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句广告词?
三、广告“星”光灿烂
自1979年第一份广告发布以来,我国的广告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颇为热门的行业之一。
1978年末,全国经营广告业务的专门公司不足10家,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不经营广告业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广告业得到恢复,1981年至1991年的11年间,全国的广告营业额从1.8亿元增加到67.88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4%。广告经营单位从2200家发展到16683家。到目前为止,国内的代理公司已达到3.1万多家,从业人员33万人之多,其中广告公司14755家(截止到94年6月底)。
将广东称为“第一广告大省”不为过分。其广告营业额的高速增长也实在令人吃惊。1991年为6.5亿元,1992年猛增刊10.06亿元。增长幅度为54.76%,1993年暴升到25亿元,增长幅度竟达148.5%。
这是令人垂涎的“肥肉”。难怪,广告大战的阵容也着实让人吃惊;目前全省专业广告公司有1500多家,广告经营机构共4000多家。仅广州市的专业广告公司就有600多家,广告经营机构达1500多家。连人高马大、财大气粗的外国人也垂涎三尺,快步奔来。眼下美国的麦肯、奥美、格莱、治威汤逊,日本的电通、旭通、大广等世界级的大广告公司纷纷抢占广州,还有东南亚和台湾、香港等地的广告公司也迫不及待地扑入广东。据统计,目前境外资本的广告公司在广州已达60多家。
正因为广告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趋之若鹜,各种新奇广告不断涌现,令人眼花缭乱。
美国近年来利用飞机喷出的浓烟在空中做广告,远远望去,彩云上映出醒目的广告语,令人不由自主地瞩目而观。这空中广告在20公里半径的范围内都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吸引着许多商人不惜重金使用。
日本西铁城钟表商为了在澳大利亚开拓市场,用直升飞机把手表从高空中扔到地面,落到指定地点,谁拾到就送给谁。这一奇招,果然引起轰动,成千上万名的观众拥到广场,看到一只只手表从天而降,着地后竟然完好无损,于是消息不胫而走,西铁城的名声也随之传开了。
南京鹤鸣皮鞋店曾在一家报纸订下三天的广告版面,第一天只登出一个大问号,下面是寥寥一行小字:“欲知详情,请见明日本报底栏。”第二天照样原样刊登,直到第三天,谜底方大白于天下:“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鞋——鹤鸣皮鞋。”
明星广告:挡不住的诱惑
1986年柏林奥运会上,80年代美国摇滚巨星麦克尔·杰克逊引吭一曲,直唱得百事可乐享誉五大洲。
中国的广告商自然不比老外蠢,他们深知,明星大腕除了一般俊男靓女所拥有的外貌外,还拥有成千上万的“追星族”、“发烧友”。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仿效的楷模。
1989年,一向以深沉练达、持重大方见长的著名影星李默然,首开先河手持一盒药品向电视观众推荐“胃病良药”三九胃泰。此后,荧屏广告中“星”光灿烂。现在你打开电视机,就会发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马季骑着“嘉陵”摩托;
“邓世昌”举着“三九胃泰”;“公关小姐”手捧“金芭蕾”;
“情报处长”赞誉“大自然”……就连一直不愿为企业做广告的中国当代影后刘晓庆,也公然在闪光灯下亮相了,“要喝就喝最好的!”刘晓庆右手举着胡柚汁易拉罐,左手捧着猴头燕窝包装盒,滔滔不绝地向人们介绍它的风味,充分发挥其伶牙利齿之能事。
巩俐为“美的”空调作广告,金口一开,一笑值百万。尽管人们评价她笑得太假了,但“美的”老板却宣称:“巩俐给他带来的效应是一百个一百万。”
明星广告之诱惑力可见一斑。
礼品广告:情有独钟
在潮水般涌来的广告中,礼品广告以特异的面孔,充斥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江苏一家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制做的礼品广告从坤包、纸兜、领带、汗衫到口杯、打火机、羽绒被,品种五花八门,款式样样俱全,或印上厂名厂址,或打上产品的商标,或烙上祝福一类的赠言,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召开商品展销会,总之哪儿热闹,哪儿就有市场,就往哪儿送礼品广告。
在洛阳,一家公司研制的抗衰老新药问世多年,但问津者寥寥无几。于是决策者们就将此药以礼品的方式赠送给各界人士。从此该产品名声大振,市场销售日渐看好,他们也从中领悟出礼品广告的奥妙。
公益广告:此处无声胜有声
近年来,公益广告正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来。
公益广告,顾名思义,是非商业性的赢利广告,它不是以为某公司、某企业推销产品为目的,而是借助于常用的广告形式,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向社会宣传各种社会公德和做人真谛,借助于对受众的劝导或提醒,来改善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作为社会的良心,公益广告似乎比其他新闻媒体更富有影响力,它悄悄地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以信心、鼓励和反思。
每天晚上,当你坐在电视机前,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节目或者提醒你注意节约用水,或者劝告你早日戒烟;春节临近了,《广而告之》又提醒你放爆竹时要注意安全,解说酗酒的危害……。在每年的教师节,太阳神口服液公司都推出一系列向教师表示“谢恩”的公益广告。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幅是《老师的伞下永远是晴天》,画面上,电闪雷鸣的险恶天气,象征人生曲曲弯弯的坎坷小路,老师的那把小雨伞,连同伞下那“谢谢您,老师”的话语,组成一幅浑然一体的谢师图,令众人想起自己的老师、自己的童年岁月……
申办2000年奥运会,关系到我国人民切身利益,许多企业发布了公益性广告,为申奥摇旗呐喊,如丽珠得乐、上海申花集团、上海大众等大型企业、公司。当申奥失利的消息传来时,国内的企业、公司又马上作出反应,北辰集团推出了“努力的汗水绝不白流,中国的未来就靠你我”,印象广告公司再次抓住时机,在地铁车门制作了“申奥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广告,该句话从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转化而来,使其具有凝重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发人深省,促人奋发。据说,在申奥失利的那段日子里,许多人写信或打电话给印象广告公司,对他们表示感谢和赞许。
合肥远东经济传播公司在合肥市场拍卖酒类的电视广告创意,这在国内也算一个首创。中国的广告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告人素质较差,结果许多粗制滥造的广告充斥于电视广告之中,鉴于此,合肥远东传播公司召集有关专家和具有多年创意经验的专家,创作出高水平的酒类广告创意脚本,并在《新安晚报》、《安徽工人报》等新闻媒体公开拍卖,这次拍卖的广告片共3部,竞卖底价分别为:12万元A部、14万元A部和18万元A部。
虽然如此,我国的广告业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广告人作为一种新的行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1993年,中国广告业实力排序由国家工商局、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出。
广告营业额排序前10家的企业是:
(1)珠海东方广告有限公司;
(2)长城国际影视广告有限公司;
(3)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
(4)上海广告公司;
(5)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
(6)广东省广告公司;
(7)电扬广告有限公司;
(8)金马广告有限公司(海南);
(9)北京广告公司;
(10)北京国安广告公司。
中国广告公司综合实力排序前10家的企业是:
(1)上海广告公司;
(2)广东省广告公司;
(3)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
(4)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
(5)中化国际广告展览有限公司;
(6)时运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7)珠海经济特区东方广告有限公司;
(8)长城国际影视广告有限公司;
(9)杭州市广告公司;
(10)金马广告有限公司(海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