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aiyun.lin(開元)
整理人: qiang-1973(2001-10-14 15:44:22), 站内信件
|
【明報專訊】新加坡政府前日推出五百億元救市大計﹐本港學者及商界均不認同其「開倉派米」的手法﹐但對當地高官減薪一成及水電等公用服務減費的措施﹐卻是擊節讚賞﹐並慨嘆說香港「做不到」。
梁錦松﹕薪金按市場調整
就香港高級官員是否仿效新加坡高級公務員減薪一成﹐或他本人會否帶頭減薪時﹐梁錦松在深圳出席第三屆高交會活動後說﹐特區政府的薪金機制一向以來是根據市場進行調整的﹐現階段是否要作出調整﹐必須經過多個政府部門和有關團體討論決定﹐並非可隨意作出調整的。
在一個施政報告的電台論壇節目上﹐把上周三推出的施政報告與新加坡的救市方案比較成為熱門話題。
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直言﹐新加坡剛公布的救市大計中﹐商界最欣賞新加坡高層官員減薪一成的做法﹐但他嘆謂「香港做不到」。
港公用服務懂加不懂減
出席同一場合的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金融學講座教授張仁良亦質疑﹐香港公用服務只懂加價而不懂減價﹐新加坡的水電費卻可減價﹐「不明白香港為何做不到」。他質疑﹐香港有很多中國因素的優勢﹐但是否足以吸引商家﹐來這個成本較其他地區貴五成的地方投資。
不贊成效星「開倉派米」
他又稱﹐新加坡的短期措施與特首施政報告相似﹐但當中派股票的做法﹐付出少但收到綁住人心的效用﹐若然香港效法﹐把港府變成一間大公司﹐進行開源節流自是必要﹐屆時高官減人工便是全民意向所在﹑難以抗拒。
多位出席論壇的經濟學者均認為﹐兩地經濟環境不一樣﹐所面對的困難亦有不同﹐故不能把香港和新加坡的救市方案相比﹐更不同意港府如新加坡般派錢。
中大經濟學講座教授廖柏偉指出﹐經濟逆轉令政府收入大減﹐明年很大機會有數百億元的赤字﹐這情下派錢﹐不僅無助提高信心﹐反而會令市民的信心進一步下滑。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代院長王于漸亦認為﹐一旦開了派錢的頭便會泥足深陷﹐難以作為救市長策。
促加快與珠三角合作
目前香港經濟低迷﹐但翁以登認為香港不應氣餒﹐因為比較下﹐除了中國外﹐亞洲區內沒有一地方做得比香港好﹐問題在於現時香港民怨沖天﹑信心不足。
他謂﹐連新加坡也覷中國的商機﹐佔盡優勢的香港應進取地向內地尋求協助﹐消除兩地經濟交流的阻障﹐加快與珠三角的合作﹐以挽回市民對未來的信心﹐否則機會失去了便不復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