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宗教相关>>宗教与社会>>基甸的几篇好文

主题:基甸的几篇好文
发信人: date_999(基督的仆人)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16:11:05), 站内信件
9-11一月祭:网络上下的感想

作者:基甸

最初发表:不寐论坛,2001年10月

被我们称为“9-11”的事件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网上的“9-11”帖子已经有很多,网下
的新闻报道和各种评论更是充满媒体,不绝于眼耳,9-11后的几天连平时很少看电视的我都
会盯着电视机几小时的看,直到被那些图像和报道灌得麻木。从电视,到中文网,从震惊,
到伤痛,跟很多人一样,我的心情变得复杂而沉重,好像感想很多,但是又没有心情写下来,
加上前一阵感冒,所以除了聊了一下“战争与正义”[1],到现在还没有写过多少自己的感
想。

9-11发生后,我打电话给一位朋友--网上我很佩服的“高手”,问他要不要写点什么。我相
信以他透视社会文化的功力,一定有很多可以谈的,但是他告诉我“没有心情写”。9-11刚
过的时候,我在一个论坛转帖,引起神学争论,我也说“这是祷告的时刻,不是讨论神学的
时刻”。这一阵各个网站论坛都有大量的关于9-11的文帖上网,越看得多,感想越多,想写
点什么却又感觉无处写起,现在再写,难免“马后炮”,而且也只能步人后尘写点“杂感”
和“断想”了。

[被袭与挑战]

那天我埋头在办公室上班,很晚才知道消息。当时就觉得发懵。而惨剧的精神袭击慢慢才开
始被越来越深地感知。我现在住的“新州”跟纽约就一河之隔,很多周围的人,特别是华人,
都在“City”--纽约上班。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在华尔街甚至就在双塔上上班的朋友。上帝
怜悯,晚上陆续得知他们平安(一位在双塔上班的朋友当天迟到,大难不死)。但是那种震惊
后的悲哀实在压在心头久久无法挥去。我一知道消息就到一个国内的论坛报告,马上就看到
幸灾乐祸的帖子(一位平时就特别激烈地“讨伐基督教”的年轻人在叫好),再到其它论坛,
更多的称快的帖子好像铺天盖地地袭来,一位我知道是基督徒的网友因为呼吁理智,呼唤爱
和同情竟遭到一群人围攻。。。我的心一下子充满伤痛:这些能够上网的年轻人,大部分是
大学生,研究生,他们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中国的未来”,可是这个时候基本的理性都被
“意识形态”的情绪甚至仇恨所影响。。。

是的,我强烈地感觉“被袭”。9-11明丽的早晨,美国被恐怖主义袭击。中文网被幸灾乐祸
袭击。人类被邪恶大出演袭击。“罪恶好像已经得胜”,黑暗好像已经掌权。这种被袭的感
觉跟苦难降临带来的悲伤混合,好像要把人的心肠撕裂。

9-11被袭的,绝对不只是美国。双塔倒下四小时后,林慈信牧师的第一篇评论发来,题目就
是“到底谁被袭击?”。林牧师以批判性的思维和信仰的深度,反思直指非常深层的“现代
文明”[2]。我不由又想起唐崇荣牧师的话(在9-11以前讲的):廿世纪造出最先进的大型
客机,用来载一代没有思想的人(大意)。今天最先进的客机载着恐怖主义者撞毁最伟岸的
建筑和其中最优秀的财经公司,岂不也是对狂妄“乐观”的人本主义的一个讽刺?

是的,9-11被袭的,超越了物质层面的大楼。当很多人谴责恐怖主义分子“反人类”,越过
了“道德底线”的时候,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样讲所隐含的一种“普遍主义”式的,跟
道德相对主义的“(后)现代精神”并不相容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标准。“如果没有上帝”,
一切都是“观点与角度”而已,"One man's terrorist is another man'shero"(“你说
他是恐怖分子,人还把他当英雄呢”),后现代喜欢讲的那些阶级民族压迫,社会文化视角,
等等,以及人本主义信仰带来的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在这个时候显出一种绝妙的反讽。
就连平时爱用这些“主义”跟网上基督徒进行“信仰之争”的“反基督教人士”,在这个时
候也开始讲“道德底线”了。

9-11,自由的理念也被袭击。我们当中一些人也许会因为对美国的自大等等的不满而对政治
家口里的“民主自由”有很深的反感。然而对生活在美国的人,自由的被袭却是一种具体深
切的感受。无论是坐飞机旅行,还是在摩天大楼里上班,恐怖袭击使人惧怕,更迫使社会不
得不采取更严的防范措施。而这必然是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
社会最珍贵的,也是美国这个国家最令人向往的“美国精神”之一,正是这种个人的自由和
社会的宽容。人类美好的理想被人性中的黑暗东西所毁灭,诚然是一个深刻的悲剧,而自由
的被袭是否会让我们像思路兄那样重新反思“自由”的理想[3]?

对信仰一个全善全爱而又全知全能的上帝的人,9-11也许对我们的信仰构成严重的挑战。然
而,正如林牧师在谈“苦难的时候,上帝在哪里”时所言[4],当我们不愿意接受上帝全然的
主权而“质疑”上帝的时候,受到挑战的并不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耶稣
基督的上帝”,而是被我们自己并不符合圣经启示的“上帝观”所扭曲了的“阿拉丁神灯”
式的偶像。

人性黑暗面大暴露的9-11所真正挑战的,不是对上帝的信仰,而是“没有上帝”的信仰,是
那些我们也许在我们心中已经成为“偶像”的“理想”。9-11再一次显现现代人的“精神困
境”。“没有信仰”的痛苦和困乏已经让人抓狂,人性黑暗面让理想有幻灭的感觉就更令人
伤痛。9-11是否给“精神困境”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次新的信仰层次上的冲击?“后9-11时
期”的思索是否为我们的“精神出路”带来契机?

[爱国与仇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关怀”,从这样的“信仰视角”去看9-11发生的悲剧惨情。
实际上,中文网络上大量的关于9-11的“时事评论”在我看来都令人绝望地被“泛政治化”
搞得肤浅。“亲美vs.反美”,“爱国vs.卖国”,“左派vs.右派”,甚至“伊斯兰vs.基督
教”,不白就黑,非此即彼,永远在二元对立,“政治一元”和“圣战思维”里面打转,连
基督徒都不能“免俗”。

9-11以后,肤浅的“爱国主义”在“二元”双方都高涨。我刚刚在中文网看了幸灾乐祸,又
在这边的电台听到报仇雪恨。特别是平时最liberal,“反基”骂基督教的一些台,从脱口
秀主持人到callin的听众,都是情绪激烈,呼声高涨,头几天甚至有喊“核轰(nuke)阿拉
伯,杀光穆斯林”的。美国议会的祷告和布什讲话引用诗篇23篇被这些人玩世不恭地嘲讽。
一边听得心里面堵得慌,一边想起中文网上方舟子等的“拨掉极毒邪教毒瘤”和圣保罗上平
时就大发热忱要“讨伐基督教”的年轻人,真是悲从中来。方舟子等的人本主义“现代宗教
裁判所”号称是为了“捍卫科学”,而“讨伐基督教”的大学生研究生们更是把美国直接等
同于“基督教”了。

美国当然不等于“基督教”。即使说“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也有问题[4]。从政体上说,
美国的政教分离跟塔利班那样的政教合一完全相反;从文化上说,基督教信仰在历史上确实
对美国的文化曾经有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在“后基督教”甚至“后现代”的今天,美国的文
化正越来越“非基督化”;从信仰上说,美国人尽管可能把“上帝保佑美丽坚”写满自己的
车子,却可能根本不“认识”基督徒信仰的上帝,在个人生活和公众事物中可能不仅跟“上
帝”不搭界,而且圣经启示的“那一位”要么被排斥在信仰生活以外,要么甚至被当做“毒
瘤”而禁止,学校里面不能祷告,教师里面不能质疑进化论。。。而美国的教会也被世俗化
侵染日久,更无力对文化有足够的批判和影响。在这样的文化和社会里面,“道德相对主义”
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惨剧的发生让美国人“不自然”地开始“道德一元主义”起来,
然而没有信仰的依托,这样的“道德一元主义”没有超越的根基,在“后现代”语境里面难
免显得底气不足甚至虚伪,加之以“复仇”的情绪,很容易地就蜕变成“核轰杀光”与“外
国人滚蛋”的“爱国”,极具反讽地与太平洋对面的幸灾乐祸和“仇恨文化”的“爱国”呈
现出一种“对称性”,言说着这个时代和人性的悲哀。

“圣战思维”当然也是恐怖主义者的工具。宾拉登确实就是明言号召全世界穆斯林起来“讨
伐,拔掉”“基督徒和犹太教徒”的。不过这个“圣战”是不对称的,至少美国及其盟国的
“官方”敌人不是穆斯林。一个阿富汗乡下的穆斯林,很容易被教育说“基督教”就是色情
充斥,课堂里教进化论不准讲上帝的创造的美国。所以在“阶级仇,民族恨”以外,又加上
愿意牺牲自己生命去“讨伐”不信的异教徒(infeldels),在他们的肉体消灭中“事奉上帝”
的真正的宗教狂热。“宗教”救不了人类,宗教狂热却可以被政治斗争利用,这是又一个明
证。

基督徒可不可以,应不应该爱国?可以,应该。[4]基督徒的信仰能不能,应不应该超越狭
隘的“爱国主义”?一定能够,也一定应该。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一个八国联
军的后代,当着上千的中国人,为自己的先辈的恶行像中国人诚恳地道歉,这个道歉的人就
是一个基督徒(前《时代周刊》驻中国代表艾克曼David Aikman)。

当肤浅“爱国主义”在太平洋两边都似乎头抬得很高的时候,我们也听到一些理智的声音和
拒绝仇恨崇尚博爱的呼求。美国政界有“我们的敌人不是穆斯林”的提醒,民间则有“要正
义,不要复仇”的“和平主义”呼声。中文网上也慢慢看到一些思想界文化界的学者和文化
人发出理智和平和的呼吁。然而仇恨和偏执的反面是博爱和宽容,如果说仇恨和偏执是我们
共同的敌人,而且有一种邪恶而超自然的力量,博爱和宽容也一定需要有超越人性黑暗的根
基。这诚然是呼唤一种“绝对道德”和信仰的根基,而在“没有上帝”的语境之中,不幸很
容易地就成为空洞的说教和美丽的肥皂泡般的理想。“后9-11”的美国,人们开始感觉“是
否对来自中东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另眼相看”成为两难的问题:为了安全需要“警惕”,而
另眼相看变成歧视则会落到恐怖主义者的偏执不宽容的思维模式里面。美国在阿富汗“动手”
之后,包括“宗教人士”在内的“和平主义”主要在校园内有一些言说的行动,然而一方面
他们被“核轰杀光”的“爱国者”视为幼稚可笑和有“卖国”嫌疑,另一方面也有人“冷静”
指出“和平主义”的现实困境。而我们在中文网上,又看到对肤浅“爱国”的批判常常自身
也变成另一个方向上的偏激甚至“以恶抗恶”,让我们发出“人啊人”的感叹。美好的理想
在被人性黑暗所污染的现实中陷入困境,而人在那种黑暗之中一次又一次地不能自拔让人绝
望,“后9-11”的人类困境令人不得不深思“乐观的人本主义”的虚妄,也默默地见证了
“罪性”的真实。


[危机与悔改]

9-11的影响(多半是负面的)还在逐渐凸显。恐惧,焦虑,自由的被限制,怨恨,愤怒,现
实的无情,人的心灵受到的伤害远超过物质层面的创伤。在美国,人们开始涌向教堂,有很
多的祷告,似乎有一种归回“宗教”和“传统”的运动悄然开展。另一方面,惨剧也带出人
们身上的同情,关爱,团结和英雄主义等等美好的一面,道德似乎突然回升,连一些基督徒
可能也感觉“复兴”的来到。然而,在那种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背后,也许仍然是
对自己“国力”的自持和骄傲,在温情动人的“爱心”之中,又何尝没有“乐观的人本主义”
的陶醉?苦难来临的日子,人们的心灵倍受煎熬,人本的信仰实在没有什么超越的“东西”
可以提供,人们自然更趋向于“功利主义”式地到“宗教”里面寻找慰籍,连平时“反教”
甚烈的人都可能突然对“宗教”有了特别高的宽容度。然而,苦难并不一定带来痛定思痛的
思,人们很快就开始“好了伤疤忘了痛”地“恢复正常”("back tonormal"),直到下一轮
的恐惧焦虑再次袭来。基督教会面对人们的心灵需要和教堂里面增加的人数,很少听到旧约
先知那样悔改的呼吁,反而在苦难中同样显得无力,甚至让人担忧能否持守住信仰的底线[5]。

国内的一些“自由思想”学者(他们的文章常常能在中文网上读到,其中有些自己也上网)
对“忏悔”有很深刻的反思,也有很理性的呼求。然而基督信仰语境中的“悔改”,除了
“忏悔”,还有“痛改前非”,回转归正,重新顺服在上帝的主权之下的含义。美国不是
“邪恶的帝国”,中国文化也并不等于“撒旦的工具”,伊斯兰教义也宣扬爱与和平而不是
仇恨与杀戮,现代文明我们也不需要刻意“妖魔化”。然而美国人需要悔改,中国人也需要
上帝,阿拉伯人更需要福音。现代人的希望--“绝望中的希望”,确实是在于爱与公义的福
音。这不是“功利主义”地“推销宗教”,而是十分深刻的“生死问题”:“我们怎能存活”
--如果“没有上帝”?“我们怎能存活”--如果在背离上帝的路上越走越远?[6]阿富汗的
穆斯林固然可能被宾拉登洗脑,而在美国,道德沦丧和人们以亵渎上帝为荣却是现实而非仅
仅是敌对势力的宣传和虚构。当美国仍然被世人当成“基督教”的代表的时候,对“基督”
二字又是何等的辱没?

9-11是上帝对美国(或者塔利班政权)的审判吗?我想不如说是对人类的警示。那些在双塔
上班而遇难的人,绝对不比我们众人更有罪,而上帝的警告是“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
亡”(约翰福音13:1-5)。9-11是世界末日的开始吗?我想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可以知道
主再来的“那日子”近了,上帝给我们时间,是出于他怜悯的爱,要叫我们各人悔改归正。

基督徒从信仰的角度一定要讲悔改,而悔改一定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基督徒以“蒙恩的罪人”
的身份传悔改归正的道,跟自以为义的“替天行道”是毫不相干的。9-11这样的事情既然促
使所有的人都重新思考生命的脆弱与价值和生活中事业,金钱,亲情,友谊的优先次序,对
基督徒来说更应该迫使我们重新反思我们的信仰和信仰生活,在上帝面前省察自己,“心意
更新”(罗马书12:2)。是的,9-11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亏欠和缺乏。我们在世俗的洪流中
“效法世界”,像盐失了咸味,如灯藏在斗下;我们的信仰实践没有见证出基督的荣美,反
成为人们认识上帝的障碍;我们的生活仍然是自我中心,毫无背十字架舍己的生命流露;我
们在网上永远在“真理与爱心”上偏颇一端,不能合乎中道;我们的教会生活不冷不热,完
全没有委身的心态;我们缺乏对灵魂的关爱,欠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人太多的福音债;我们放
弃了文化使命,没有能用上帝的真道和基督信仰批判影响思想文化,影响年轻的一代知识分
子。。。9-11让我们警醒,9-11反照出我们软弱的本相。但愿我们在反思之间能够来到上帝
的面前,再次悔改,重新立志,也更呼求上帝的怜悯和恩典,让我们在这末后的时代和世界
当中,做光明与和平之子,在哀痛之处播种安慰,在恐惧之处播种平安,“在仇恨之处播种
爱心,在绝望之处播种盼望”。[7]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