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iaotian1981()
整理人: phoenixlab(2000-09-30 06:25:27), 站内信件
|
肝内脂类含量超过肝重的5%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时肝内聚集的主要是甘油三 酯。根据肝内含脂量的多少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者其含脂量占 肝重的5%~10%,中度占10%~25%,重度占25%以上。
由于病因(如酗酒,营养因素,糖尿病,中毒等)不同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通 常多无自觉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可有胃口差,不爱吃饭,恶心,呕吐,肚 子胀以及右上腹饱胀感等,少数可有黄疸、腹水及下肢水肿,多数为肝肿大,少 数可有脾肿大,也可有蜘蛛痣及门脉高压症相症象。但很少有肝硬化表现。治疗 后以上症象均可消失。妊娠急性脂肪肝多在首胎妊娠36~40周时突然发病。剧烈 恶心、呕吐,随之出现急性肝衰竭,腹痛、黄疸、高氨血症,精神萎靡、嗜睡, 很快进入昏迷。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或伴发胰腺炎、肾功能衰竭及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
由于脂肪囊肿的破裂及肥大的含脂肪的细胞压迫胆道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以 ALT增高最多见,AST、ALP及γ-GT也可升高,血清胆红素可轻度升高。血脂量增 高,以胆固醇为显著,常超过13mmol/l。
脂肪肝的诊断除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外,确切的依据是肝活体组织 检查资料。多数患者依靠临床资料可以诊断,但有些情况值得注意,如病史中对 应用皮质激素或某些药物,对恶性肿瘤合并营养不良等不应遗漏;超声提示的局 限性脂肪肝有时需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相鉴别;应用肝活检标本诊断妊娠 急性脂肪肝时,须采用脂肪染色等。
肪肝本身为可逆性病变,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及应用去脂药物。对过度营养、肥胖造成的脂 肪肝,应以调整饮食为主。限制总热量,低糖,高蛋白饮食,脂肪不必严格限制 。对酗酒造成的脂肪肝,在严格禁酒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热量、高蛋白及及高维生 素饮食,脂肪量不超过总热量的20%。常用药物有贝特类及他汀类以及中成药等 ,如非诺贝特,辛伐他汀,血脂康,绞股兰等。
由于多数致病因素可以去除,且病变是可逆的,故预后良好,发生肝硬化时则预 后较差。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8.114.1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