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美食广场>>【中華美食】>>饮食经典>>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戒单

主题:随园食单——戒单
发信人: philoz()
整理人: philoz(2000-08-25 15:42:45), 站内信件

    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作《戒单八》

  
    戒外加油
  俗厨制菜,动熬猪油一锅,临上菜时,勺取而分浇之,以为肥腻。甚至燕窝
至清之物,
亦复受此法污。而俗人不知,长吞大嚼,以为得油水入腹。故知前生是饿鬼投来

  
    戒同锅熟
  同锅熟之弊,已载前“变换须知”一条中。
  
    戒耳餐
  何谓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
日餐也。不
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某不佳,不如蔬笋。余尝谓鸡、猪、鱼、鸭,豪杰之
土也,各有
本味,自成一家。海参、燕窝,庸陋之人也,全无性情,寄人篱下。尝见某太守
宴客,大碗
如缸,白煮燕窝四两,丝毫无味,人争夸之。余笑回:“我辈来吃燕窝,非来贩
燕窝也。”可
贩不可吃,虽多奚为?若徒夸体面,不如碗中竟放明珠百料,则价值万金矣。其
如吃不得何?
  
    戒目食
  何谓自食?目食者,贪多之谓也。今人慕“食前方丈”之名,多盘叠碗,是
以目食,非
口食也。不知名手写字,多则必有败笔;名人作诗,顿则必有累句。极名厨之心
力,一日之
中,所作好菜不过四五味耳,尚难拿准,况拉杂横陈乎?就使帮助多人,亦各有
意见,全无
纪律,愈多愈坏。余尝过一商家,上菜三撤席,点心十六道,共算食品将至四十
余种。主人
自觉欣欣得意,而我散席还家,仍煮粥充饥。可想见其席之丰而不洁矣。南朝孔
琳之曰:“今
人好用多品,适口之外,皆为悦目之资。”余以为肴撰横陈,熏蒸腥秽,目亦无
可悦也。
  
    戒穿凿
  物有本性,不可穿省为之。自成小巧,即如燕窝佳矣,何必捶以为团?海参
可矣,何必
熬之为酱?西瓜被切,略迟不鲜,竟有制以为糕者。苹果太熟,上口不脆,竟有
蒸之以为脯
者。他如《尊生八笺》之秋藤饼,李笠翁之玉兰糕,都是矫揉造作,以花柳为杯
俄,全失大
方。譬如庸德庸行,做到家便是圣人,何必索隐行怪乎?
  
    戒停顿
  物味取鲜,全在起锅时极锋而试;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统罗,
亦晦闷而!
日气可增矣。尝见性急主人,每摆菜必一齐搬出。于是厨人将一席之茶,都放蒸
笼中,候主
人催取,通行齐上。此中尚得有佳味哉?在善烹任者,一盘一碗,费尽心思;在
吃者,卤莽
暴戾,囫囵吞下,真所谓得哀家梨,仍复蒸食者矣。余到粤东,食杨兰坡明府鳝
羹而美,访
其故,曰:“不过现杀现烹、现熟视吃,不停顿而已。”他物皆可类推。
  
     戒暴步
  暴者不恤人功,珍者不借物力。鸡、鱼、鹅、鸭,自首至尾,仅有味存,不
必少取多弃
也。尝见烹甲鱼者,专取其裙而不知味在肉中;蒸鳅鱼者,专取其肚而不知鲜在
背上。至贱
莫如胶蛋,其佳处虽在黄不在白,然全去其白而专取其黄,则食者亦觉索然矣。
且予为此言,
并非俗人借福之谓,假使暴殓而有益于饮食,犹之可也。暴殓而反累于饮食,又
何苦为之?
至于烈炭以炙活鹅之掌,刺刀以取生鸡之肝,皆君子所不为也。何也?物为人用
,使之死可
也,使之求死木得不可也。
  
    戒纵酒
  事之是非,推醒人能知之;味之美恶,亦惟醒人能知之。伊尹曰:“味之精
微,口不能
言也。”口且不能言,岂有呼呶酗酒之人,能知味者乎?往往见拇战之徒,谈佳
菜如埃木屑,
心不存焉。所谓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而治味之道扫地矣。万不得已,先于正席
尝菜之味,
后于撤席逞酒之能,庶乎其两可也。
  
    戒火锅
  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
文宜武,宜
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通之,其味尚可问哉?近人用烧酒代炭,以为得
计,而不知
物经多滚,总能变味。或问:莱冷奈何?曰:以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
,而尚能留
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劣可知矣。
  
    戒强让
  治具宴客,礼也。然一肴既上,理直凭客举着,精肥整碎,各有所好,听从
客便,方是
道理,何必强让之?常见主人以著夹取,堆置客前,污盘没碗,令人生厌。须知
客非无手无
目之人,又非儿童、新妇,恼羞忍俄,何必以村姐小家子之见解待之?其慢客也
至矣!近日
俱家,尤多此种恶习,以箸取菜,硬入人口,有类强奸,殊为可恶。长安有甚好
请客,而菜
不佳者,一客问曰:“我与君算相好乎?”主人曰:“相好!”客踢而清曰:“
果然相好,我有
所求,必允许而后起。”主人惊问:“何求?”曰:“此后君家宴客,求免见招
。”合坐为之大
笑。
  
    戒走油
  凡鱼、肉、鸡、鸭,虽极肥之物,总要使其油在肉中,不落汤中,其味方存
而不散。若
肉中之油,半落汤中,则汤中之味,反在肉外矣。推原其病有三:一误于火太猛
,滚急水干,
重番加水;一误于火势急停,既断复续;一病在于太要相度,屡起锅盖,则油必
走。
  
  戒落套
  唐诗最佳,而五言八韵之试帖,名家不选,何也?以其落套故也。诗尚如此
,食亦宜然。
今官场之菜,名号有“十六碟”、“人意”、“四点心”之称,有“满汉席”之
称,有“八小吃”
之称,有“十大菜”之称,种种俗名,皆恶厨陋习。只可用之于新亲上门,上司
入境,以此
敷衍;配上椅披桌裙,插屏香案,三揖百拜方称。若家居欢宴,文酒开筵,安可
用此恶套哉?
必须盘碗参差,整散杂进,方有名贵之气象。余家寿筵婚席,动至五六桌者,传
唤外厨,亦
不免落套。然训练之卒,范我驰驱者,其味亦终竟不同。
  
  戒混浊
  混浊者,并非浓厚之谓。同一场也,望去非黑非白,如缸中搅浑之水。同一
卤也,食之
不清不腻,如染缸倒出之浆。此种色味令人难耐。救之之法,总在洗净本身,善
加作料,伺
察水火,体验酸威,不使食者舌上有隔皮隔膜之嫌。质子山论文云:“索索无真
气,昏昏有
俗心。”是即混浊之谓也。
  
    戒苟且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厨者,皆小人下材,一日不加赏罚,则一日
必生怠玩。
火齐米到而姑且下咽,则明日之菜必更加生。真味已失而含忍不言,则下次之羹
必加草率。
且又不止空赏空罚而  已也。其佳者,必指示其所以能佳之由;其劣者,必寻求
其所以致劣
之故。咸谈必适其中,不可丝毫加减;久暂必得其当,不可任意登盘。厨者偷安
。吃者随便,
皆饮食之大弊。审问慎思明辨,为学之方  也;随时指点,教学相长,作师之道
也。于是味
何独不然?

--
  勇者无惧,仁者无敌!
为了掩饰我心的软弱,我只能当仁者......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43.218.4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