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ngmei1977(柳缘)
整理人: clarafire(2001-10-08 22:14:53), 站内信件
|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我跟马阿姨的矛盾也愈发激烈。初三的时候,终于搬了出来。那时候妈妈住医院。她在塘双路附近有一间小小的房子。我每天放学后去外婆家吃饭,吃完饭就一个人回小屋。高鼻子家住在巡津街,每天我总要绕道去他家楼底站上好一会儿,看着他房间的灯光出好一会子神。我知道他那时候多半在塘子巷口打游戏,未必在家,但其实我就怕他在家,就怕会遇上他。
妈妈的那间屋子是最古老的木结构房,进去要经过幽深的小巷,又在二楼最里间,楼梯灯是坏的,每天抬自行车上楼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而巷子里黑魆魆的人影,也有时叫人害怕。不过,也逐渐的习惯了。至少,小屋里温暖的灯光足以让我忘掉路上的恐惧感。
我每个月只回北站一次拿生活费。我在北站家里那间房,变成了蓉的房间。听说她干脆是从她爸爸家逃出来的。原来我床头挂着的吴奇隆的照片,换上了她自己的大幅艺术照。照片上的她浓妆艳抹,穿低胸礼服,皮肤莹白如玉。好看却让人无法喜欢。衣柜里摆满了各式漂亮,却不符合十五六岁女孩的衣服。而原本的书桌上,也堆着化妆品、首饰等等东西。我不知道她那时哪里来的这些钱买那些东西,只觉得很羡慕,常常也会偷偷将她的手镯项链什么的戴上在镜子前左照右照,然后又赶紧取下来放回原处。由于每次去都能发现新鲜的东西以满足我的好奇心,于是回家看她的“宝藏”竟也成了一项乐趣。
从北站家里搬出去以后,马阿姨到又变得客气了,偶尔一次回家,还会跟我聊聊天,聊的无非是蓉。除了蓉之外,一个叫张鹏的名字也常从她嘴里出现。仿佛是蓉的同班同学。据她所说,是个“油头滑脑的小子”,但这个“油头滑脑的小子”跪在她面前说:“阿姨,请您放心,我这辈子一定会好好照顾蓉的。”听到这样的情节,我实在觉得无法想象,这竟是我的同龄人!
相对来说,我的生活一直很平凡,仅有的浪漫情节是:全省物理竞赛那天,高鼻子生病了,去医院割阑尾炎。因了他的缺席,做题时我也失魂落魄。导致一道明明该拿分的大题丢了分而没能进入决赛。考完后,我鼓起勇气一个人跑到医院看他,跟他在铁路医院住院部的阳台上单独聊了一个多小时的天。那天滇池电影院那里一直有人在唱卡拉ok。霓虹灯一闪一闪。我从来没觉得歌有这么好听过,也没觉得夜景有这么美丽过。
(待续)
---- 不望永远在一起,只愿--记得我,记得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