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诗人的灵感>>诗歌论坛>>网友论诗>>秦观《满庭芳》“连”字考

主题:秦观《满庭芳》“连”字考
发信人: sily5210()
整理人: yvonneh(2001-10-06 14:15:42), 站内信件
闲时读杨慎《词品》,其中有一则对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的考证:“秦少游《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今本作‘连’,非也。韩文‘洞庭汗漫,粘天无壁。’张?诗‘草色粘天鹈鴂恨。’山谷诗‘远水粘天吞钓舟’、、、、、、。‘粘”字极工,且有出处,又见《避暑录话》可证。若作’连天‘是小儿之语也。”
 杨慎引经据典的对“粘”进行了一番考证,粗似有理,但细细思考,方觉其犯了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错误,也殊为穿凿。秦观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词风一般来说走的还是轻快明朗的大方家数,而雕字琢句是南宋的“格律派(至少是从北宋的周美成始)”的风格,而少游断不会因为前句用了一个神来之笔“抹”,后句就非煞费苦心的炼出一个“粘”字来相对。有人说“文也而通画理。”此论的是。少游有诗云“林梢一抹青如画”句也和他的词一样,此处是有意的运用了绘画的笔法。这一“抹”字一写林外山痕,一写山间云迹,而显得空灵飘逸。“粘”字如和前句相比,则太死,太刻露,这是和画理与文理都是不相通的。
 宋人以一语之工倾倒一世者不乏其人,除了少游以外,象红杏尚书、贺梅子、张三影等等,探马传世盛名又是与其作品的整体之工分不开的。世人徒赏一二警策之句,犹是皮相。而且雕字琢句原属词中末技,“词虽以险丽为工,实不及本色语之妙。”象“野旷天低”“水天相接”何曾炼字?不过“胸臆语”而已。逮至周美成开创锻炼字句的形式主义的先河以后,姜、白时代更是法席盛行,词的基调缺乏生气,内容空洞、晦暗,使写作路子越走越窄,词至此,可谓以厄。
 所以作为北宋婉约正宗的少游的《满庭芳》词的“天粘衰草”实是后人妄改,应该是“连”。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太注重字句的雕琢是一病,而后人在传抄前人作品时想当然的妄改字句更为一病?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