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luefires(薇姐我爱你)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4 16:38:37), 站内信件
|
李长者,法名李通玄,晚唐某皇帝世子。其在华严经合论中说:
“ 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是否跟目前一些物理学家的多宇宙重合论相似?这一猜想是从同一粒子可在同一时刻存在于多个位置这一发现推想出的)
另有某大师(忘其姓名)说,宇宙空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多年来,我一直思考想知道“时间”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的时间概念究竟
是什么。经多年苦思冥想,终于得到一点认识。述说如下,请各位善知识指教。
我认为,时间概念是这样产生的。首先是人类注意到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其次是日出日落的天象变化。有了变化的感觉,表示和衡量变化的概念和单位就随之产生了。
先人把日出日落的一个周期变化叫做一天。后来再把一天细分为时分秒。
变化是什么呢?或者说什么在变化呢?归根结底,是大到天体小到亚原子粒子相互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可归结为这种变化。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所谓“时间”。时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单一最小粒子(不再可分的)自身来说,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它没有变化没有时间。另外,可能存在时间量子。时间是计量相对位置变化的“一般等价变化”。
如果以上看法是对的,我们可以假想以下情形:当你处于一个停止变化的空间时,你不会发现时间的停滞。这个时间的“停止”只有另一个可观察到你这个空间的空间才可观察到,如果另一空间对你的观察不会干扰破坏你的“停止”状态的话。
也可以这样描述:时间停止对这个空间本身是无意义的,不存在的,也是自身无法观察到的。
现在人类是按照铯原子的振动周期(?)来制定时间标准单位的。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不“平坦”不“均匀”的。也许,不久,我们会发现宇宙不同的空间区域时间也是不同步的。这意味着,铯原子在不同的空间它的振动周期可能是不同的。其他的变化快慢当然也是不同的。地球上已过了一个地球年,而其他空间(包括高等生命居住的世界)则可能过了10000个地球年或只过了一个地球天。
有一点要特别指出,按照这一猜想,不同世界的人们并不觉得他们世界的时间过得快或慢,快慢只是对观察者而言的。
---- 我的主页是天枫文苑:bluefires1.home.chinaren.com,是记载了本人多年的文学摘录精华,敬请光临!
推荐:值得一辈子去爱的女人
谈佛论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