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山间铃响马帮来——民族风情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录>>云南民族风情--阿昌族

主题:云南民族风情--阿昌族
发信人: mark7312(小马哥)
整理人: moonjj(2001-10-22 13:19:51), 站内信件
  阿昌族现有人口2.77万人,云南有2.76万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遮岛、大厂两个乡。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冒”,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解放后统一定名为“阿昌”。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
   http://www.tourinfo.com.cn/minorities/nationalities/images/acang.jpg
  
  阿昌人所生产的“户撒刀”名闻中外。制宝刀的阿昌人性情却十分温和,刀不离身的小伙子,身上会时时带着一只音色优美的三叶箫,行路途中,劳作间歇,或是遇着意中人,便会吹起三叶箫,箫声枭枭,悦耳动听。未婚男子包白包头、已婚男妇包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男子穿的对襟上衣多为蓝、黑、白三色,不穿黑裤,斜挎一个“筒帕”。腊撒坝子的妇女喜欢在服饰上布满银饰,户撒的妇女则喜欢系黑色小围腰,扎绣花腰带。

阿昌族也过泼水节,内容有到山上采摘鲜花扎成花轿和花塔,围以载歌载舞,并把它作为“佛”的象征,敲锣打鼓的到河里挑来清水浴“佛”。“窝罗节”是阿昌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四举行。届时人们聚集到村中广场,载歌载舞,夜以继日。



----
小马哥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候里出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