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terlight911( )
整理人: lanyu111(2003-10-13 20:54:21), 站内信件
|
卫生巾广告
请注意心理卫生
莎莎被提为业务经理,为此她专门请了对她帮助最大的三四个重要客户吃饭。一来表示感谢,二来为了以后更好的合作。这天中午来的都是男士,在他们看来,莎莎是一位美丽而干练的标准白领,洋溢着女性的魅力但又十分尊贵,不容轻亵。这正是莎莎对自己的工作形象的定位。她一直都把握得很好。
点菜时,包间里的电视机正在播一条消息。点好菜,新闻也刚好放完,男士们正打算和莎莎说些祝福的话,这时一则卫生巾广告开始了。一个女人开始向人诉说她“那几天”的“麻烦事”,说她一直到有了某某牌子的卫生巾以后,身体才“舒服多了……”等等。在场惟一的女士莎莎一时大窘,男士们正盯着莎莎,场面一时尴尬极了,佳肴美食也没将那股怪味完全驱散。莎莎走南闯北,逢佛杀佛,不知应付过多少险景,今天却被一则广告弄得颜面丢尽。她发恨今生不用这种产品。
其实很多女人都对卫生巾广告有着反感和不满,只是莎莎所遇到的场景更典型一些。女人有着很强的隐私感,卫生巾广告破坏了这份隐私感,使女人下意识中受伤。这种广告往往还非常写实,急功近利,直奔主题,大都用一个女人来现身说法,兜售宣传,一点创意和含蓄都没有——更显得一点企业文化都没有。有一种牌子的卫生巾,也许是为了标明产品的安全和舒适性能吧,竟然不顾当时全国正在讨论“安乐死”是否可行的热潮,取了一个叫人一听就避之的名字。一个人好端端的,干嘛要去沾上这个名目?
卫生巾的名号取得违背常理令女人无奈又习惯。一次某杂志约我给他们的一个幽默专栏写稿,专栏名字叫“月悦乐”(因为是月刊),我说这个名字活像某个品牌的卫生巾,真令人不爽。栏目主持人不高兴了,说你怎么有这种误解?亏你自己还是个女人呢,连我都知道,女人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体多少有些反应,是很不方便的,又哪里还扯得上“乐”呢?和我们的开心栏目挨不上嘛!
我承认他说得对,但问题是我的理解已被无所不在的卫生巾广告同化,这位男性不会留心卫生巾广告,所以他还保留着自己原始而正确的感觉。他不知道,正是它们以什么“舒”而“美”啊,“安”而“乐”啊,给了女人诸多心理暗示,我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真实感觉而傻乎乎地跟着“悦”而“乐”去了。其实就是因为广告的不实之词,荷兰有一位妇女已对卫生巾类广告提出过起诉。这件事情在中国恐怕是不会发行的,中国女人就如我一样,忍气吞声地受伤害,最后自己的下意识还被广告同化。这位荷兰女士却不甘如此。
她的诉状是这样说的:卫生巾类广告上的女人们个个快活潇洒,骑马游泳,打球跳舞无所不能;而事实上经期间的妇女生理心理都十分不适,无精打采,不好交际,她自己的情况就能说明事情真相。但是由于广告的误导,这位妇女的丈夫竟怀疑妻子的表现是伪装,不相信妻子正处于很不舒服,需要体贴且不被打扰的状态。这个妇女觉得十分气愤,想来想去就把广告商的“不实之词”告上了法庭。而她的起诉引起了更多女性的共鸣和支持。一些妇女则表示惊讶,因为她们一直以为自己不像卫生巾广告女郎那样容光焕发,是因为自己有病或者不够健康。有人出来以身说法,这才知道自己也是广告的受害者,于是迅速加入了反此类广告的起诉行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