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d6aa()
整理人: as(1999-07-14 17:33:08), 站内信件
|
以下文章摘自中国科大BBS,作者是科大教务处的一位老师,网络上大家
都喊她“冰糖老师”。我还没有来得及征求她的同意就转发她的文章给
大家真是该死,可冰糖阿姨脾气很好,我想她一定不会怪我的。 :)
----屋顶上手旗飘舞
你见过手旗通讯吗?当一名年轻海军站在军舰高高的通讯台上,
帽带击风,手旗飞舞时,你会有什麽感觉?
正是这个潇洒浪漫的形象,把高一的我带入了市航海俱乐部的
通讯学习班。三年间,从手旗通讯开始,灯光通讯,挂旗,直学到
无线电报务。
国际上的手旗通讯,除了有一些固定短语代表专用意义外,用
英语可以传达各种命令和报文。手持两面手旗放在身体两侧各个不
同部位,就组成了26个英文字母。按说手旗通讯也应列入“无线
通讯”的范围,但事实上它只作为一种国防体育运动而已。
我们很快熟记了26个部位,以及呼叫、收到、重复、取消、
结束等等命令的动作,开始练速度了。
发报必须两人一组,一人读报文,一人用手旗发报。那年代,
都学俄文。我们不懂英文,只认得英文字母。报文中一个单词称为
“ 一组”,出现频率最高的是the,这便是我对英文的第一个印象。
收报也是两人一组,一人看着对方发报者手旗所示部位,读出
它所代表的字母,另一人就记下来,名曰收报、抄报。这样,通过
四个人,一份报文就用手旗传过去了。
年轻人学东西有一股子干劲,我们每天放学后总要练上一阵。
收发报的速度从一分钟60、80个字母很快上升,不到一学期,
有几个人就已突破200字母大关。在市航海俱乐部组织的一次全
市竞赛中,我们一组四人居然超过老学员,夺得了全市第一名!教
官随口赞了我一句:真是天才。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当天才,立
即受宠若惊飘飘然了,竟然至今不忘。
光练速度毕竟感到枯躁。于是邻校男生就想出了用旗语聊天的
主意。我们两个学校相隔仅两个街区,从我校四楼大平台能遥望到
他们的一片屋顶。更妙的是,我校是女中,而邻校学手旗的却几乎
都是男生。
这样,每天午休两小时便成了我们的黄金时间。当我们端着凳
子来到平台时,男生们早已大无畏地爬到屋顶上了。只见一对对红
黄双色“O”字旗飞舞,个个精神焕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拼音
手旗通讯带给我们屋顶聊天的无穷乐趣,就象现今bbs 轻松茶室一
样。
久而久之,各人打手旗的特色已为他人所熟悉,从对方一个呼
叫、一句话语就能判断他是谁。记得有一个男生,长得清秀白净,
和女生一说话就爱脸红,大家都喜欢和他“聊天”。有一次,我得
知他病假在家,不禁顽心大发,瞒过众人,跑到那个学校,爬上屋
顶,模仿着那个男生的动作和口气,居然骗过了我校的众位姐妹,
两三个人轮番和我“聊天”,忙得我不亦乐乎。第二天,把戏戳穿,
大家着实乐了一阵,差点把我揍扁。
(1997.1.31)
-- *CQ CQ CQ DE BD6AA BD6AA BD6AA PSE K*
网易虚拟社区之*业余无线电*版版主:BD6AA
-------E-mail: [email protected]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02.102.198.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