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excmx()
整理人: entants(2001-07-09 09:40:10), 站内信件
|
从1984年我国上海开通了国内第一个商用寻呼服务开始,无线寻呼就开始了 高速发展,到1994年,平均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当初一部中文寻呼机甚至可 以卖到近4000元,高于现在的很多手机。谁曾想,从1995年,寻呼发展速度开始 减缓。1997年后,更是有明显下滑趋势,风风光光发展涌现出来的6000多家寻呼 台,转眼之间,被兼并的兼并,破产的破产,寻呼机的价格也是迅速下滑。有的 寻呼台甚至低于成本价来留住客户。残酷的竞争诱发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寻 呼不行了!
这种观点自然有他的道理。寻呼台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且大多已 陷入恶性无序的竞争状态,而有很多寻呼台在投入上、技术上、管理上、服务上 明显偏少偏低,为这种竞争的残酷抹上浓墨一笔。加之手机的发展火热,手机价 格大幅下跌,入网费用和月租费也有较大幅度下降,使得手机已不再是身份的象 征,而成为大众化的通讯工具。手机又增加了来电显示、短信息服务等功能,淡 化了寻呼与手机在通信使用上的互补性。单向收费的可能实施,对悲观人士看来 ,更是一非常不利的消息。还有可能面对的加入WTO,中国电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电信服务费用将进一步下降。对于目前寻呼台主要完成单向呼叫的寻呼业务来 说,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看一下现在寻呼台的几个数字:去年福建电信寻 呼网清网清掉长期不用的用户达65万,致使全年净增用户仅20多万户,只相当于 前年的3成;广东省今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只有20万户。难怪有不少人对寻呼没有 信心!
在寻呼业内采访发现,一些有实力的寻呼台正在从增值服务、技术手段上作 努力。上海国脉认为,目前寻呼肯定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低层业务主要向农村 ,一部分为更高的信息数据业务,于是从去年夏国内首家开通了双向寻呼业务, 和证券交易所合作,今年业务发展良好。国内生产寻呼发射机的佼佼者深圳风云 总经理曾雨认为:无线寻呼仍会在我国存在,只不过寻呼台必须走向规模化经营 ,必须降低收费,必须在技术服务上寻求更大突破。
无线寻呼毕竟是一种独立的通讯方式,且具有价格低廉、覆盖范围广、投资 少、省电等诸多优点,而不同于模拟手机被数字机取代,也不同于纵横制交换机 被数字机取代。在我国,去年中国电信、联通仍然发展用户近千万,加上社会台 ,到1998年底,约有6500万个用户,预计今年还会有近1000万个用户增加,稳居 世界第一位。这个庞大的市场自然蕴含着诱人的商机。
从国内寻呼发射机厂商生产来看,尽管因寻呼生意越来越难作,当初的二、 三百家厂商目前主要活跃着二、三十家,但以风云为首的一些厂商生意却越做越 大。风云不断加大科研开发,不断扩大生产线。风云负责人认为,从历史的角度 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移动通讯已很发达,但无线寻呼几十年来一直与其长期并 存,特别在美国,发展相当好。但美国寻呼运营商很少,主要只有十几家,各有 优势,分别向用户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包括双向寻呼、E-mail、上网查询等高 科技技术服务。再者,我国地域辽阔,想建成完全覆盖全国的GSM网或CDMA网是不 现实的。加之,地区经济差异很大,城乡人口分布也不均匀,各地的通讯建设还 不均衡,对通讯服务的要求自然也不相同,特别在西部人均收入严重偏低,对成 本低廉的无线寻呼服务需求最少有十几年的需求。从有关资料显示,大城市及沿 海城市寻呼普及率已达10~15%,但广大县、镇普及不到5%,西部农村低得更是 可怜。因而,乐观地估计,寻呼仍有很大市场可做。
从技术上讲,深圳风云认为,将来寻呼的发展肯定是全部采用高速寻呼,这 样可使单频点用户容量提高到低速POCSAG的十几倍,大大提高了频率资源的利用 率,极大地降低了频率占用费、发射基站租用费、链路费以及寻呼台的营运费, 而且随着国产高速寻呼的出现,价格也会大幅下降。目前,风云、宇龙、云海、 发思特等都已推出了自己的高速寻呼发射系统。以风云HSP2000为例,不但可独立 运行,并能与MOTOROLA、Glenayre高速系统并网同播,也能支持POCSAG平滑升级 到FLEX,可直接替换Glenayre发射机及Nucleus发射机,还具有采用FEC技术的高 速传输协议保证传输质量、网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未来还可支持双向寻呼。 这种技术的普及,为未来寻呼台全国联网,提供增值服务奠定了基础,而规模经 营的实现,同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无线寻呼继续保持低收费,肯定还会 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 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2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