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zn()
整理人: tango_gg(2001-04-03 17:38:29), 站内信件
|
无线市话方兴未艾
陈向军
无线市话是充分利用现有固定网的系统和网络资源,采用国际先进
的无线接入技术,将市话以无线方式覆盖市区内若干区域,在覆盖区
内,用户可以用专门的手持电话机在移动中随意接拨打、接听国内和
国际电话。通话实行单向收费,话费标准和固定电话相似。其号码可
重新申请,也可与原来的固定电话号码相同,用户如果选择和家中电
话一样的号码,这样家中无人时,也可以接听电话。
这种手持电话机通常称为“小灵通”,小灵通和普通手机外形非常
相似,但是体积小,重量只有70到100克;电池耐用,持续通话时间可
达8小时,待机时间长达800小时;音质比手机清晰。小灵通有数据接
口,接在传真机上可以发传真,接在电脑上可以上网。无线市话既解
决了固定电话不能移动的问题,又避免了移动电话需要跨区移动的复
杂管理。
无线市话的最大特点是低价位、高话务量、有限范围的移动、服务
质量与固定电话相近。从我国GSM网的建设统计看,在首期建设时,每
个GSM用户的系统成本大约在210美元,扩容时期每用户系统成本大约
在180美元;从我国无线市话网的建设统计看,在首期建设时,每个无
线市话的系统成本大约在180美元,扩容时期每用户系统成本大约在150
美元。分析建设系统成本可知,建设无线市话的系统成本远低于移动电
话的系统成本,更低于固定电话的投资,而且,还可以减少大量的维护
费用。因此,建设无线市话是非常有意义的。
另外,GSM网无法做到低价位、大话务量,因为如果移动电话用户的
话费能降到市话话费水平,必然带来大量的移动电话用户更加频繁的使
用,将会大大提高每用户的话务量,而GSM网的话务量设计是每用户
0.02~0.03Erl,与通常按市话用户的话务量设计的无线市话网每用户
0.08Erl差之太远,无法承受太大的话务量,所以移动电话无法用低价
格与无线市话进行竞争。移动电话和无线市话是满足不同需求的、不同
的通信工具。
我国固定电话一直存在热装冷用的局面,统计表明,市话零次用户高
达2%。存在市话零次用户主要原因之一是固定电话的不灵活性,这一观
点我们可以从全国3000多万的移动电话用户使用情况得出,移动电话用
户中的零次用户的比例远低于市话零次用户的比例。 自去年以来,中国
电信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随着邮电分营和无线寻呼、移动通信
的相继剥离,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固定网为核心的中国电
信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移动电话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之间存在
着要求低消费高服务质量的巨大的用户群,推出无线市话不仅可以解决
固定电话趋于饱和、市场疲软和热装冷用的矛盾,更能刺激电话业务量
的增长,提高网络的接通率,达到提高全网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减少
由初装费降低引起的业务量的损失;可以增强固定网的竞争实力,阻止
用户群的流失,也可以以此来参与电信业务的竞争;对老城区管线改造
困难,用户装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
如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予了电信业前所未有的机遇。过去的成
功者不见得是未来的成功者,在新的市场机遇面前,谁把握了通信网络
的脉搏,谁就掌握了通信的未来。无线市话实现电话消费层面的多元化,
变“企业有什么,客户用什么”为“用户需要什么,企业就有什么”,
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在电信重组和竞争机制刚引入的时候,建设无线
市话是中国电信和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相互渗透的最好时机,也可推
动通信向个人化和语音无线化方向发展。如果抓住机遇,无线市话这一
新概念性事物将成为一匹快马,强力拉动固定网的业务增长。
据了解,我国已有广东肇庆市、云南昆明市等几个城市相继建成了这
种无线市话网,市场前景看好。以在全国率先建成无线市话网的肇庆市
为例,自去年12月18日推出无线市话业务,现已拥有1.5万多用户。浙江
省将建设无线市话网120万线,其它如甘肃兰州市电信局首期建设无线市
话网5万线,广东中山市电信局5万线,江苏扬州市电信局2万线,湖南长
沙市电信局1万线。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正在采用“无线市话”通信系
统来建设联通的市话网。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首期建设无线市话网2万线,
联通成都分公司1.2万线,联通重庆分公司1万线。目前,日本无线市话用
户总数超过800万。据业内人士估计,到2002年,我国无线市话用户总数
将达到2000万,使固定电话网的业务总量提高20%;到2005年,我国无线
市话用户将达到5000万,使固定电话网的业务总量提高30%。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4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