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ngz(张张无忌本命年)
整理人: guangquan(2001-10-06 08:39:06), 站内信件
|
这是我跟笨牛,从扫描要以忠于原片为基础,到对照片进行电脑后期制作的一段讨论。
大家能否发表一下见解?
张张无忌
我认为扫描要以忠于原片为基础,至于调整留给PS。
笨牛
但是据领导的理论,所有的调整,只要有可能的都应该在扫描时精扫前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扫描质量
张张无忌
因为这涉及再创作的问题,就像晒负片的射手工作一样,会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使用正片,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减少出相时不稳定的因素。
笨牛
对于刚才的问题,我认为:
用反转片除了因为反转片色彩等其他特性好以外,就是不像负片受枪手限制,只要是自己想要的曝光,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里的关键是自己控制结果。
用slide避免了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不代表后期做的东西就是不稳定因素,关键是要看是忠于原作的修改或者而次创作还是别的修改。
这就是我对片子修改的看法。
张张无忌
电脑后期制作一直是个直得争议的话题,很难有个结果,
我的意见是除非是特殊的创意,不然就忠于原作。
笨牛
但是问题是如何定义“忠于原作”
我认为“忠于原作”,就是不对作品做大幅的或者完全改变性质的改动,而应该是为了表达作者拍摄时所希望表达的东西,但是因为客观原因未能达到预想效果而做的小修小改
张张无忌
何为小修小改呢?如果一张平淡无奇的相片,经过电脑特技的改头换面,那么还会有哪位摄影师会在寒风中等日出,在烈日下等那飞过荷塘的蜻蜓呢?
笨牛
经过电脑特技的改头换面 = 对作品做大幅的或者完全改变性质的改动
小修小改嘛,我认为就是我扫哎呀的片子的时候做的东西。
扫描人员水平如何,我认为一个关键的点是他必须能根据每张不同的片子作扫描参数的调整,使得片子的......的......的什么呢?反正是好的东西表现出来吧,难道这也是问题?要是这样的话,不是每个人去扫片子都直接按标准参数扫就行了?问题是这样绝对扫不出好片子,不论你的片子如何的棒,机器是机器,人是人,人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机器就是要使用机器,并且教机器去适应不同的环境(片子)。
张张无忌
扫描的好就是忠于原片,毕竟艺术上的好坏是很难定的,如果按行业标准来扫能达到前者目的,就按照行业标准来扫吧。我们拿去滚筒扫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做到最大可能的还原。
笨牛
为什么拿滚筒扫,并只不是你所说的原因。
平台扫描仪本身的先天不足限制了它扫出的图片质量。
滚筒本身的结构造成了它扫出的东西肯定比平台好(起码我没见过有低档滚筒),平台是一行一行取样的,但是滚筒是从高速转动的滚筒上一个一个点取样的,工作原理有点像照相,所以它设置能设置光圈大小。滚筒垂直高速旋转,当然稳定了,那像平台。还有其他好多好多的原因造成滚筒扫描仪不论动态范围还是密度值等所有的参数都要比平台好。
用滚筒扫描仪,获得最大还原并不是唯一目的,通常专业滚筒配的专业扫描软件都能在精扫前对片子做这样那样的修改,甚至好多是ps不能做到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忠实还原作者想拍的片子,而非单单将片子还原,并且同时获得最好的图片质量。
笨牛
如果对自己作品要求一次成象,不作任何修改,那么只要找个,好的扫描公司就行。
几乎不可能
张张无忌
你前面两段所说的就是我所说的“做到最大可能的还原”因为平台做不到这点,才求助于滚筒。
至于通过修改,甚至好多是ps不能做到的修改,是还原不了作者想拍的东西的,除非修改者是作者本人,所有的修改,只要有可能的都应该在扫描时精扫前完成,这对于一般摄影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笨牛
除非修改者是作者本人,所有的修改,只要有可能的都应该在扫描时精扫前完成,这对于一般摄影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正是如此,所有真正能称为精品的画册、影集,作者对于扫描、印刷都必须全程参与。但是我觉得专业扫描的调整跟普通冲晒店枪手所作的修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