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 电信新技术>>※交换设备※>>交换技术的发展动向(三)〖转载〗

主题:交换技术的发展动向(三)〖转载〗
发信人: lzn()
整理人: tango_gg(2001-04-17 14:22:03), 站内信件
3 几个热点和焦点问题
3.1与接入网有关的议论
----接入网的要领早在1975年就提出,RSU和RSM正 这种要领的实践产物。接入网的V5.x
接口,仅仅是对接入网封闭形态的开放。具有V5.x接口的接入网与其说是技术的产物不如
确节地说是反垄断的产物。接入风本身不具备业务提供能力,只是提供了就近接入的方式。
接入网既然不是业务的实现载体也就谈不上提供什么宽带业务。宽带接入网最终需宽带业
务平台来支撑,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永久性连接通道将有线电视带到千家万户。在目前技术
水平下,V5.x的接入网在经济上、管理上、性能上、运营上均不具备与交换平台自然延伸
的接入设备相抗衡的水平,相反,管理上的麻烦大于使用上的收益。
3.2 基于光纤的CDMA传输技术
----以SDH、PDH为基础的传输系统地位即将发生动摇。基于光纤CDMA的传输也许是ATM
的最好延伸方式,传输上的可变带宽和码分多址方式很可能会使现有的传输网络(特别是
独立于交换系统的)成为一种古董,真正的交换与传输一体化的新时代在本世纪末和下世
纪初必将到来。
3.3 DMSC分面虐移动交换网络
----以带有基础站控制器的小容量移动交换平台为单位(5000~15000用户),以现有传输网络
连接各小容量交换平台至一个移动交换汇接平台(20~40万用户),以多个或多级汇接平台的
互连构成一个广域的移动交换网络,以多个小容量交换平台的网状互连方式构成局部的大
容量平台,能满足容量和投资的平滑增长需求。此外,还有传输、交换全数字化资源的利
用等。
4 高速数字环路技术的发展
----高速数字环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N-ISDN的U接口性能相形见绌(目前其缆线中的
抗干扰能力低下已成为应用之重大障碍),DSP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用DSP替代
codec(编码、解码),在无需增加网络、信令负担的情况下实现64kb/s端到端连接;仅需更
换现有的用户音频接口板(无需改动SPC软件)和增加新设计的终端,即可实现64kb/s透明传
输。此种接口电路将使Modem厂家无事可做,话音和非话音务的满足率可提高到75%,
对网络层(含信令层)无特殊要求。


--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4.46.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