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cmic(mic记.老四点五)
整理人: hotdragon(2001-09-13 04:47:22), 站内信件
|
【 在 freeforall 的大作中提到:】
:所以我话大多美国人不反对,认同。而不出声可以当你不反对,请明白,那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啊,唔系这个无民主的中国啊。而在中国,唔出声不是认同、不反对,因为中国不是自由民主的国家。
费解,原来沉默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既然因人而异,又怎么能用是否“自由民主的国家”来区分个体沉默的含义呢?
其实也不是完全对你的说法费解,你想说,美国的舆论自由足以提供给那里的人以足够的空间去陈述反对意见,但在那里的沉默就代表了不反对、认同吗?
看看六七十年代——我都说了不下四次了,但我仍然要强调,因为似乎真的没有人有意识去了解这段历史——的美国反战运动,美国人的反战、反帝国是占主流的,这种思想表面上不受压抑,但由思想所转化的行动是一直受打压的。
看看那时“万名愤怒的学生冲进美国大使馆外的广场表达他们对美帝国主义和越战的痛恨”,再看看现在一系列你看到我也看到的美国暴行后美国人的反应,如果要分析大因大果,你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难道从冲击到沉默的转变是毫无根由的?正常的反战思想难道就如此轻易地在三四十年内被彻底扭转?与其说是思想的腐化,倒不如说是在打压下从激进——失望——侥幸的转变来得客观。在无法改变当权者为维护大资本者利益而实行单边政治的时候,侥幸其壮大能有效保护自身个体的思想便成为大众唯一可以选择的了。
从abcnews的BBS上浏览了半天,我觉得,其实美国人不也就是那么回事吗?所谓的民主选举,也只能让大众从两三个有钱有后台的人中选出,他们所代表的也只会是不同行业的大资本者。
就像喜欢吃芒果的后妈买了两个给只喜欢吃桃子的我选择,说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呀诸如此类的。虽然这芒果不代表我的喜好,吃多了还有可能热气,但我除了希望至少可以挑个大的以作安慰——甚至乎放弃吃的权利(这样的几率也不少吧!)——之外,我还能要求换个我喜欢的桃子吗?不行,因为我是弱势,我没有能力。
因此,在BBS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neutrality(中立)的选项。那就是沉默吧!在中国是想说不能说,于是沉默,但因为想说不能说而沉默的人是否就占了大多数呢?
----
The struggle is in the mind,
We must bury our own monsters and stop condemning people.
We are all Christ and we are all Hitl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