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梦寻鹏城>>··美文珍藏··>>散文系列>>* - 杂文集锦 - * >>魏延之死!

主题:魏延之死!
发信人: peaky_xing(皮皮)
整理人: becky_lang(2002-08-24 00:02:38), 站内信件
诸葛亮死了,魏延反了;魏延反了,却死于诸葛亮之手。 

  千古奇才诸葛亮之“绝后计”,魏延成了牺牲品。 

  蜀汉名将魏延:字文长、义阳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昔日在襄阳反蔡瑁、投刘备不成,逃走长沙。几经磨难,杀韩玄、助关羽、救黄忠、终得投入玄德麾下,心可谓诚、意可称切,“实乃有功无过之人”,然而孔明初见其面,便以其杀了暴戾之主韩玄之故,以为其不忠、不义,欲杀之。虽经玄德等告免,然对魏延而言,可谓留下了心理阴影。 

  再说刘备夺取汉中,势力最盛之时,其文有孔明、法正,武有五虎上将,却举无名之辈魏延为战略极为最要的汉中的太守。于是感动了一个魏延、震动了一班诸将。只听魏延当庭誓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一偏将十万来犯,请为大王吞之”。 

  玄德慧眼识才,文长说到做到。稳守汉中十余年,与曹魏正面相持,独挡一面而边塞无事,足见其才智高超。 

  而诸葛亮却视之为鸡胁,用之而心存猜忌,犯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大忌。 

  后当诸葛亮不顾劝阻、执意北伐之时,文长早有良策:乃兵出子午谷,精骑突进,直取潼关,以闪电般的突袭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确符兵贵神速之理,蜀汉力微之实,计虽险,却可一试。但孔明却置之不理,宁可大军稳进,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打消耗。结果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最后渭水对持,气急病死。诸葛亮又将其所著兵书悉数传与姜维,而不与自认为唯能独挡司马仲达的魏文长。 

  机会对于一个五十开外的人,已然不多了。在成就霸业的引诱和大材不用的愤慨下,魏延反了,却不料成了千古叛逆的典型,成了有反骨的人。 

  诸葛亮对魏延的固执与对马谡的偏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又是为什么呢? 

  作为完美主义者,孔明对背主求荣之辈深恶痛绝。在他的信仰里,文长杀韩玄是典型的大逆之举。第一印象如此之差,对自已的"印象"与"判断"又绝对自信的孔明能结魏延好果子吃吗?而马谡的一计“攻心为上”令诸葛孔明顿感知音,立马奉为上宾,而刘备“此人不可大用”的叮嘱自然忘得干干净净了。 

  诸葛亮无疑是天才,但若自已也认为自已是天才,并且认为自已的判断也是天才的判断,那天才的破坏力更胜于蠢才。 

  天才以自认为天才的判断来使用人,而不以国家的利益需要来使用人。天才以自认为天才的标准来衡量人,而不以实践的检验来衡量人。个人的好恶凌驾于国家的需要之上,蜀汉焉能不在天才的阴影下日渐弱小,最终灭亡。 

  如今的诸葛亮依旧对如今的魏延干同样的事:先贴上另类的标签,评点一番赶尽杀绝之后,再叹一句:“可惜了,不走正路”。如此,安知不是在消灭自己。用一种声音、一种思想、一种标准来选拨、使用人才,这个国家还能产生人才吗? 

  诸葛亮没有给魏延机会以证明自已,我们呢?
(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