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诸子百家>>>>谈忠奸----初涉儒学(五)

主题:谈忠奸----初涉儒学(五)
发信人: jianxuewaner(道非道(花飞雪)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16:23:20), 站内信件

    忠奸的问题,不辩什么事也没有,要真较起劲来,还真不好办,这里有个标准的问题,就是以什么为标准。
    在我们看来,对封建君王不管怎么忠法,也过不得我们的眼,好像是愚忠,而一些奸我们也找得出理由为其辩解。
    我想我们评论谁忠与奸,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代表了多少人的利益,和他是否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虽然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们没有提到这个,孔孟也没有提出,但历代评价一个人怎样,多少是因循了这个标准。只是我们不觉得罢了。吴三桂是大汉奸,为什么,因为他只代表了满族人和他那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他引进的是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包公,海瑞对王公贵族多有触逆,而他们得以万世流芳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广大的人民。
    清平之世的叛逆多半没有好名声,因为他们是在扰乱和平的秩序,而衰亡之世的乱臣则可垂而不朽,因为他的不忠可以为人民带来幸福,当然那种只为自己的也多没好名声,所以周可代商,而王莽不可篡汉;唐可以代随,而后梁朱温也终是贰臣。
    总言之,是忠是奸,全看为人还是为已,顺时还是逆时,如是而已。
    这是我的看法,孔孟只说忠,没说怎么个忠法,那些想借忠奸来批孔孟的应该不要在这方面下手。


----
我左小虫,右飞蛾,腰间有蝴蝶。
蚁挡让蚁,虫挡让虫。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