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onfucian.wang(垂泪文殊)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3 16:23:20), 站内信件
|
世异时移,社会大多数人所能认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早已远远异于儒家。不谈社会道德方向的不进且退,社会主义社会所规定的价值观,在阶级分析法的影响下,和传统的儒家也有着极大的分歧。(虽然常说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其实,社会主义的新观念,确是先进的。但我们所常批判的儒家,往往是指封建社会的儒家(董仲舒的黄老法家入儒,大一统及后世的程朱理学)而非“醇儒”(韩愈所指之夫子之儒)。
夫子之儒,当然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可是这样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家政治的稳定,以利益万民天下。解放后,抓住夫子的阶级不放,其实凭心而论,在当时,圣人又能怎么办呢?难道去发动无产阶级?(还没有呢!)
有人说,“ 讲仁则近迂,讲义则近愚,讲礼又有疏之嫌”
在下之见:
迂者,不顺时变,顽固也。俗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大多只是沽名为利之徒也。而所谓仁者,博大也。所谓博大,应时变而变也,所以无穷。真正的仁者,不是不知时变,而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耳。不为名利所动,当然被人看成傻瓜,好听些叫“迂”。
不过,只要是有益于天下,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仁者自然会应时变。好象真正的儒者一定会积极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又愚者,不智也,不知先后远近,只知感情用事。仁、义、礼、智、信,此五常本是一体,缺一不可。“讲义则近愚”,可能是张飞、鲁智深之流?他们只是天性刚直单纯而已。至于大义灭亲之类,一般人认为这是傻瓜的行为,其实是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从长远看,自然是对社会国家有利的。
至于礼,在下认为单纯的说,礼即是敬(除去制度礼法一说)。
曲礼曰:勿不敬。“讲礼又有疏之嫌”。。。在下没有很好的理解,其实不拘表面的仪礼,是大多数人认可的最高之礼(实际上。。。不说了^-^)既然如此,礼之用,和为贵。心中互相诚敬,自然不在意一时之疏。。。不是吗?
---- 无尽凄凉月,长照我前窗。
肝胆历冰雪,蹙眉凝寒霜。
苍生何其苦,念之断心肠。
文士空含愤,儒人自有伤。
济世心万缕,哀民泪千行。
尽衷当实践,怀志无轻狂。
诗以明志,诗以明心!
唯愿菩萨慈悲加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