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中国电信>>临时>>xp网友的文章>>路在何方(1)

主题:路在何方(1)
发信人: xp()
整理人: happywang(2000-01-17 15:14:32), 站内信件
路在何方
———关于移动分离后固定电信发展的思考 

----杨龙军
----曾一度被媒体吵得沸沸扬扬、广受关注的移动通信分离虽没被称为精品剥离
,但我们依然不得不说,移动通信近年来的确是电信企业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
对固定电信职工来说,无疑有一种忍痛割爱的情结。经历这样的分离,也是经历
一场思想的洗礼,冷静之后,必须面临现实,思考失去移动这个极具增长潜力的
业务之后固定电话的路在何方。
----一、移动分离之后固定电信面临的主要形势
----1、移动分离之后固定电信面临的有利因素:
----(1)具有人才优势。固定电信经过寻呼剥离、移动分离之后,人员虽然有了
一定的减少,但仍占原电信局人数的80%以上,他们熟悉电信业务,精通电信管
理,思想稳定,是电信企业今后赖以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
----(2)具有经验优势。固定电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发展公用通信方面,积
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为下一步的经营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具有了一定量的稳定的用户群,并有不断增长的潜力。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用户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不断发展、巩固用户,才能生存下去。固定
电信的既得用户群,无疑为电信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了电信业
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用户增长的潜力也预示了电信企业发展前景的美好。
----(4)具有品牌优势。据有关消息透露,国家已决定将原“中国电信”品牌交
由固定电信继承,这实际上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同时,近几年全国邮电部门
开展的“服务年”活动,使电信服务有了很大的改善,也使电信企业的美誉度得
到了进一步提高。
----(5)具有点多面广的网络优势。目前,电信运营企业中央、地方国有进行统
一的运营,这使得电信企业按行政区划拥有多处业务受理点,为电信服务向更广
阔的农村市场辐射建立了骨干网络、占领了先机。
----(6)目前经营发展稳定,竞争压力较小。固定电话业务这些年一直保持了较
好的发展势头,还将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发展。同时,当前无论是联通还是
其它的通信公司,真正涉足本地电话业务的还十分少,也就是说,竞争还不十分
明显,这为电信局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占领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7)基础工作扎实,利于吸引广大职工全身心地投入企业中心工作。固定电
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无论是办公条件、生产条件还是职工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
的改善,能有效地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的主要工作上去。
----2、移动分离之后固定电信面临的不利因素: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电信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取
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传统观念也在这期间不断强化,与当今市场经济的要求已逐
渐不适应。体现在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效率观念不强,许多职工,
特别是基层职工,没有危机感,优越感倒很浓,很少主动地思考电信企业的前景
、主动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2)资产负债率依然较高。在移动分离的过程中,相关债务划给了移动承担
,这虽然减轻了电信局的债务,但衡量企业的债务能力不仅单看其负债的绝对值
及资产负债率,还必须看其投资回报率,也就是偿债速度与能力。很显然,移动
通信投资回收的速度大大快于固定通信,从这个角度上讲,电信局目前的债务压
力仍然很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移动分离前,全国大多数电信企业资产负债率在
60%以上,可以推算出,在移动分离之后,大多数固定电信企业的负债将在40%
以上,甚至更高,这将给电信企业带来包括市场风险、发展困难等危害。形成电
信局目前高额债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设项目多而且以指令性为主,省一级的邮
电管理局常常给市县电信局下达年度投资额,致使各级电信企业不讲效益,大量
举债,许多项目匆忙上马;同时,国家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及初装费的降低,导
致企业自有资本金的严重缺乏,加之折旧率较低,企业难以进行资本扩张,只能
举债经营,此外,与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弱化,不计效益也有
很大关系。
----(3)建设资金筹集难度进一步加大。为适应广大人民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
,电信局必须不断地进行网络的改造,使之逐渐向宽带化转变。然而这需要较大
的投资,以往的建设资金除了来源于贷款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市话初装
费、电话附加费等,今年3月1日新的电信资费标准实施后,初装费大幅度地下调
了,附加费几乎完全取消了,企业自有资金大大降低,又有高的资产负债率,新
一轮的还债高峰期的来临,增大了对资金的需求量,这无疑为电信局下一步的发
展提出了挑战。
----(4)人员多,包袱重,劳动生产率低。电信局职工人数占改革前的80%以上
,而业务收入只占改革前的50%—60%,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还
将进一步下降,相对联通、寻呼、移动等公司而言,电信局的获利能力及劳动生
产率都较差。
----(5)管理不适应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求我们一切工作必须以市场为
导向,然而,电信局这样的经过几十年经营的、在政策扶持下效益相对较好的企
业,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在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不会自生自灭,它
终将必然要由我们去克服。
----一是在面向市场方面的不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信企业,要正常地组
织生产、建设、经营,首先必须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尽管这一工作已
逐渐得到电信企业领导的重视并努力付诸实践,但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
差距,由于没有可靠的市场信息,在建设上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造
成投资了的项目没有效益,而另一些地方存在市场等能力的状况,不了解市场无
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它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工作带来被动局面。市场经济就是效
益经济,面向市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企业利益。
----二是在服务工作上的不适应。市场竞争到最高的境界就是服务上的竞争。随
着技术的进步,产品在质量上、品种上、功能上等都将趋同化,差异就体现在服
务上,也就是说,未来竞争的胜败就取决于服务的好坏,尤其是在我们电信这样
一个终将高度竞争的服务型企业,必须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时刻要有主动搞好
服务的意识。
----三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要创造让优秀人
才不遗余力为企业工作的机制;同时,要合理确定企业各类人员的比例,现代工
商企业综合类人员与生产类人员数量之比的比例越来越小,也就是说,人力资源
应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运用,使企业用尽可能少的人数完成必要的工作,富裕人员
应采取下岗、转岗方式,壮大企业第三产业,使每个人都能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
值,每一个人都成为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人。这是人力资源管理重大而紧迫的课
题。必须杜绝一部分人无所事事、依靠其他职工或临时工的劳动生活;必须杜绝
可有可无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使企业处于一个高度和谐、高速运转、生
气勃勃、紧张有序、充满活力的环境之中。职工教育培训力度还不够,人员结构
不够优化,总体素质偏低;分配机制不够灵活,未充分运用好激励杠杆。
----四是在企业管理的严谨度方面还不适应。当前电信企业的职工结构复杂,亲
子关系较多,使一些制度执行中可能因人而异,企业浪费严重,反映了企业在财
务管理上还不够严格,没有把企业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最需要之处。审计工作没
能发挥其全面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事前、事中的审计,咨询职能未很好发
挥,尤其是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
----(6)外部环境对固定电信挑战多于机遇。
一是竞争必将日益激烈。有人曾宣称:固定电信具有天然的垄断性。我们认为这
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是因为固定电信经营投资大、回收相对较慢。二是因
为虽然城市电话普及率仍不是很高,但可启动的市场余额并不大,至于农村通信
,目前中国电信所经营的都有相当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投资者多不会自找苦吃。
从信息产业部的有关政策导向来看,在固定电信领域目前只是培育“适度的竞争
”,显然与移动、寻呼的“风云起,群雄几分天下”之势相比,竞争要弱得多。
但是,在客观环境的冲击下,这样的时期将不会长久。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首先,联通公司成了继中国电信之后目前中国电信业的
一家综合运营商,业务范围涉及语音、数据、移动、寻呼等多项,比其它任何一
家都更全面。为了尽快增强其竞争实力,中国电信的长城CDMA网并入联通,原中
国电信剥离出去的国信寻呼也整件制划归联通公司,可以预知,在如此的政策环
境之下,联通公司会迅速成长壮大,成为中国电信在基础电信领域的强大竞争对
手。其次,由中科院、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政府联合组建的新联通已经吹
响了向基础电信领域进军的号角,他们正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5个城市实施名为
“中国高速互联网络示范工程”的项目,网络带宽远远大于中国电信现有的网络
,而其规模仅次于中国电信。该网具有有线电视、节目点播、上网、电话、多媒
体通信等诸多服务功能,而且价格便宜,这个网络一旦建成,就使曾一度让有关
领导头痛的基础电信领域的竞争问题得到解决。再次,中国铁路通信信息集团也
即将成立,目前,铁路通信拥有长途线路12万公里,其中干线光缆4.2万铁路公
里,拥有交换机150万门,电话交换网覆盖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一旦获得国家
批准,无疑会使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此外,还有近三千家
中小增值服务商参与市场的运营。
----从国际情况来看:对外开放的雷声阵阵响起,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的发展空间
已很狭窄,海外拓展与国内发展相比不仅经营风险小,而且获利机会大。随着我
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现,《全球基础电信协议》及《信息技术协议》也将在我国
得以实施,也就是说,国外资本参与我国电信领域的竞争不可避免。实际上,我
国电信的改革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国内竞争的刺激,提升我们的电信企业,使其尽
快成为能在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低的战略产业集团。
----二是社会对电信的声讨仍不绝于耳。近两年,随着电信用户的大量增长,电
信企业暴露了在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一时间要求中国电信改善服务、讨论中国电
信管理体制改革等在各大媒体被吵得轰轰烈烈,直至今日中国电信市场四分五裂
之后仍未善罢甘休,相反出现了许多对中国电信形象有所损害的宣传报道,如清
华大学22名电子工程系的学生状告电信总局等三个部门、某省一教师状告电信局
,索赔3.15元……像这样只要理,不要钱的案就有多起,还有一些是又要理又要
钱的,如果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必然让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电信产生误会,损害
中国电信形象,无意间就为新入市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利于电信局参与市场
竞争。
----三是电信资费终成下降趋势。电信服务的高资费一直是广大用户对中国电信
的不满因素之一,今年3月1日起国家对电信资费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据《人民
邮电》报载,调资后全国电信部门两个月减少收入52亿元,然而,围绕“电信资
费是降了还是升了”这样一个话题,至今仍有许多人喋喋不休。这实际上是表明
了希望电信资费再进行下降的心里。事实上,随着电信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资
费在市场的调节下,必然下降。同时,国家还适时对资费进行指令性的下调,如
7月7日,国家计委要求降低经营普遍亏损的农村电话通话费。因此,我们必须思
考如何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否则就无法承受资费下调带来的冲击。

----四是电话热装冷用现象普遍,市场启动难度进一步加大。以广元市电信局为
例,市局城区固定电话36000多部,6月份的零次用户就有1900余部,比率超过了
5%,这个数字十分惊人,地方经济不景气、通货紧缩是主要的原因。
所以,作为一名固定电信企业的员工,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务必认清当
前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必要的准备。(上)
 

--
客观的态度  准确的评价
宽大的胸怀  勇敢的言论
----中国前路在何方---
[email protected]
http://xp.yeah.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24]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