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umudong()
整理人: happywang(2000-01-17 01:06:32), 站内信件
|
目前,IP电话这一新型的电话业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 于其以因特网作为传输手段,而不是传统的长途电话网,因此可以节省一部分长 途电话费,其PC-PC的方式只要用户支付上网费用,甚至可以不承担任何长途电 话通话费。IP电话的价格优势使其有能力与传统电话业务竞争。同时,它也具备 提供增值业务的能力,可以实现单一的网络同时处理话音、图像和数据信息。
中国电信从IP电话一出现,就对其积极跟踪、认真研究,并在广东和湖南进 行了小范围的试验,掌握了IP电话的技术动态,了解了其通话质量和设备原理, 为进一步开展IP电话业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99年4月27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批 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吉通三家公司进行IP电话业务的商业运营试验。为 了配合信息产业部的这一要求,中国电信于4月28日宣布正式开始IP电话业务试验 。由于中国电信在1998年底就已经有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4个城市进行IP电 话业务试验的规划,因此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作为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的一 期工程实施范围已经为进行IP电话业务试验做好了准备。
一、网络结构
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一期采用一个域的集中组织方式,在北京设置一套关 守,实现全网的业务管理、计费处理、费率设置、路由管理等功能,同时在北京 、上海、广州、南京、武汉、西安、成都、沈阳、杭州、天津、重庆、长沙、福 州和济南14个城市各设置两套网关,负责各城市用户的接入。
试验网采用基于CHINANET的组网方案,为了减小经IP网络的时延,试验网各 节点与CHINANET骨干网节点通过局域网接口直接连接。对于IP电话用户的国际呼 叫就近接入IP试验网的网关,通过IP网络传到国外的IP网关,经国外IP网关进入 当地的电话网。
二、网络规模
14个节点都采用了双网关的冗余设计,每个网关最大可配4个E1端口,支持中 心诸设备构成支持中心局域网系统。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CHINANET互连,局域网 内各系统包括关守、网管、计费(含业务管理、用户管理)等系统,都采用了双 冗余备份配置,局域网设置防火墙进行安全防护。
三、网内协议
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选择ITU H.323协议,为在网内完成话音通信,支持以 下主要协议:
——话音编码协议包括G.711、G.729、G.723.1;
——呼叫及控制、管理协议包括H.323、H.225.0、H.245。
四、试验方式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要求,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主要以电话卡方式向用户提 供电话-电话的IP电话业务。目前已出售的电话卡为C类卡,即电话卡上有一定的 金额,用户使用完卡内的金额后,系统将自动停止服务。IP电话卡的编码方式和 业务流程与300中国电话卡相同或基本相同,这主要是为了保证中国电信所有计账 式电话卡的一致性。同时,在我国能够上网的终端并不十分普及的情况下,切合 普通用户实际情况的只能是电话-电话方式,中国电信一亿的电话用户为IP电话 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网所采用的设备,无论网关还是关守,其通信能 力都是相当有限的,这主要是受当时技术发展的限制,硬件设备厂商所生产的设 备不能满足电信级运营商的要求。但是为了能尽快开展业务试验,了解用户需求 和市场反应,同时为信息产业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中国电信选用了相对成 熟的硬件和软件产品。从几个月的发展情况来看,用户反映比较强烈,一方面用 户需求不能完全满足,另一方面业务的发展受设备制约较大。
综合上述情况,中国电信已经加快了二期工程建设的进度,同时要对一期工 程进行扩容改造。由于IP技术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目前已经有了适应电信级运营 商的设备,网关端口数可以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关守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仍然没有任何两家设备互联互通的具体实例,这主要取决于厂商之间的协作 和统一规范标准的制订。目前绝大多数厂商遵循的H.323协议和MGCP协议并不完善 ,因此厂商在协议的实现上仍各不相同。IP电话业务距离不受设备的限制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
中国电信对IP电话业务有着自己长期的规划,既要加快网络建设,满足用户 的需求,又不能急功近利,造成浪费。目前,中国电信正在积极制订IP电话业务 的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多项新业务的试点和组织,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解 决。中国电信有能力支持IP电话业务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有能力推动通信市场的 良性、公平竞争,也愿意与其他IP电话运营商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同为中国的电 信事业作出贡献。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92.37.1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