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edialink()
整理人: happywang(2000-01-16 15:51:19), 站内信件
|
10月24日,省物价局对外披露移动电话入网费下调消息;10月2 5日,省移动 通信公司就推出了新的降价措施:全球通入网费当天起调整至900元/户。时隔一 天,广东联通也宣布三项新的优惠措施:入网费从680元降到500元,免掉120元的 智能卡费;推出“一机两网",130手机在广州、深圳可打IP电话;“网内互打” ,话费为每分钟0.30元。
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和优惠攻势,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消费者。然而,笔者近 日走马广州各大移动通信市场后发现,市民们买机上网并不如预期中的踊跃,很 多人仍持观望态度。一些被访者说,广东移动与广东联通“开仗”了,好戏还在 后头,价格可能还会降,现在入网说不准又亏了。
消费者有此疑虑也难怪。广东手机入网费从最高的3400元跌至现在1000元以 下,虽说降幅已七成有多,但目前还是全国最高,这里就留给了人们一定的想像 空间;加上当前经济疲软,老百姓的支出预期和收入预期不平衡,对买机入网这 样的大宗消费,出手前“斤斤计较”也是可以理解的。
入网费到底有没有下调空间呢?广东移动和广东联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 时都说,现在的价格已是今年最低价,年内不会再有调整。今年不会,明年怎样 ?后年又如何?广东移动方面表示:一切要视乎国家有关方面政策而定。公司本 身并不希望入网费降得太多、太快,以免引发恶性竞争;加上广东移动的母公司 中国电信是香港上市公司,入网费降幅过大,会引发股东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忧虑 ,从而对股价造成压力。联通方面则说,今后是否再降价,要看本次降价后的市 场反应及对手如何“出招”后再定夺。双方的回答虽然较为含糊,但似乎都没把 再降价的“闸门”关死。
其实,电信资费下调是当今世界电信市场经营的一种趋势。近年来,随着电 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西方许多国家纷纷对本国各类电信服 务价格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下调,并以低价格为武器不断向外扩张,占领他国市场 。在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下调包括移动电话入网费在 内的电信资费,有助于创造一个竞争环境,让中国电信行业的企业学会在激烈的 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资费下调有助于 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今年3至6月份,固定电话初装 费和移动电话入网费的下调,使全国新增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1050万户。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从长远趋势看,移动电话入网费将是稳中趋降,最后归零 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然如此,消费者要入网,是否要待其费用降至最低才行动?记者不禁想起 今年6月份在广州某电信业务大厅里看到的情形。当时,手机入网费已从优惠价1 200元回复到1500元,可在大厅里,仍有不少人办入网手续。优惠期过了,为什么 还来入网?他们回答,工作需要,也不计较那两三百元了。这一事例给了我们一 个启发:在电信资费稳中趋降的大背景下,一个理性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手机, 关键是看他在生活和工作上是否真的需要。正如股票市场中的“底部”永远不是 散户能“抄”到的一样,手机入网费的最低价也不是一般消费者所能等到的。比 如:今天手机入网费为零,你入网了;可第二天,电信公司除不收入网费外,还 可能送出“通话时间”来吸引用户。这样一来,你又亏了。上述的例子决不是虚 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他们的今天, 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可见,绝对的最低价在市场上是不存在的。一些消费者盲 目地等到入网费降到最低才行动,并非现实和聪明之举。
-- ---
| |
/ 米 \
| 滴 | 俺灌的不是水,是农药
| 灵 | ~~~~~~~~~~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3.131.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