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滇中山色入梦来——景点游记 ◆>>其他地区>>徒步虎跳峡(转载)

主题:徒步虎跳峡(转载)
发信人: xiaoming7015(泡泡)
整理人: moonjj(2001-08-16 12:51:27), 站内信件


                                 挺进下虎跳
    2001年1月28日,我和铁磁与上海的小赵、、向导邱林、北京的都都五人坐公交车向下虎跳进发,开始了徒步虎跳峡的旅行。
    这几天丽江的气温在5--15度,早晨的气温低,山里有风3-5级,大家都穿着薄羽绒服和棉衣。金沙江在丽江县与中甸县境内自西向东流,是丽江县与中甸县的分界线,江水被玉龙、哈巴两大雪山所挟持,形成虎跳峡;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全长17公里,有18处险滩,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居世界前列。
    下车后,我们从南面丽江大具一测的山上沿着羊肠小道,走向谷底的下虎跳滑石板。据说那是在96年丽江地震时,地质运动让虎跳悬岩掉下的足足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岩石,它让金沙江断流了三分钟,水面因此变得平静了许多,新渡口也就产生了。走到滑石板用了近40分钟的时间。又登上柴油机小渡船(能载8个人),驶向对岸(离开丽江县境,进入中甸县境)。此处的金沙江很窄,大约有40-50米宽,水流平缓,江中有一块裸露的巨石,也有人叫做虎跳石。上岸后,从谷底爬上半山腰的公路(通往中甸)垂直距离有1公里,要经过不断的之字形的盘山小道,路上的石头上有油漆刷写的英文路标,我们背着必要的行李(水、食品、衣服等,5-10公斤/人)非常费力地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上攀登。除了邱林外,个个气喘如牛,无数次地停下来休息。经过近1小时的跋涉,12:25终于上了北面中甸一侧半山腰的公路,沿公路向西面的中峡旅店方向继续行进。我们原计划用3天走完虎跳峡,鉴于节日徒步的人多,必须要落实住宿。13:30我们到达核桃园,被要求买30元/人的虎跳峡门票,由于徒步者多为老外,墙上贴着几张英文标注的手画路线图。14:40我们吃完饭,继续赶路。
    16:00终于到了中峡旅店。还好,中峡旅店(依山坡而建,上下两层,有30多个床位)还有两间客房,客房简单整洁,住宿费10元/人(春节也不涨价,与城里的旅店相比,真有童叟无欺的感觉),都都和铁磁住一间,我与小赵、邱林住一间。旅店饭厅的墙上贴满旅行路线、虎跳峡的照片、徒步者的留言和中外旅游者的来信。我们放下不用带的行李(我还是带着相机和三角架),轻装去中虎跳峡。
                               中虎跳奇观
    去中虎跳有1公里的山路,景观有峡口和满天星。在太阳落山前,阳光照射在峡谷两侧的峭壁上(逆光),景色最美。我背着相机、三角架和衣服,随众人经过近1个小时的行进,17:25大家下到了中虎跳峡口的巨石上,有的人在用相机不停地拍照,有的人在巨石上喘息休息。这里江面的水流不是很急,水花打得不算高,这时太阳落下来,西面的阳光照射进峡谷,在十几米宽的峡口水面上泛着波光,东面的峡谷下面江水因落差翻着白浪,峡谷上面光照的峭壁、蓝天白云,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惊叹。徒步虎跳峡不来中虎跳,真是天大的遗憾,然而后面去的中虎跳满天星(日落时分最佳)才是虎跳峡的景色极胜处。停留30分钟后,我们向东去中虎跳满天星。这段路基本上在滩涂上,巨石林立,一块接着一块,有的巨石超过2米高,从这样的巨石上爬上爬下,若不是身手矫健,几乎不可能。太阳在渐渐落下,必须在其落下前赶到满天星。我们几个喜欢摄影的人几乎在与太阳赛跑,″呵,看到彩虹了!″有人惊呼起来,这里峡口的江面更窄,落差更大,水流更急,湍急的江水打在石头,溅起巨大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彩虹。我们坐在瀑布前巨大的岩石上,看着急流溅起的巨大的水花,听着震耳欲聋的水流轰鸣声,感受着时时迎面扑来的、带有凉意的水汽,拍着照片,感受着虎跳峡的极胜景色。张老师曾说过:虎跳峡是不能用静态的照片来表现的,它是一种动态视觉的壮美,你需要用耳来倾听,用眼睛来做摄像机,用头脑来做胶片,用心灵来感受!啊,大自然多么美妙,真是鬼斧神工,创造了这样举世绝伦的景观!真是不到满天星,枉来虎跳峡呀。
    18:30,天慢慢暗下来,回去的路更难走。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满天星,这时才感觉到口渴难忍,而带来水都喝光了,大家争先恐后赶到山泉边,取哈巴雪山的雪水解渴(后来有的人拉肚子,我的感觉很好)。20:00回到了中峡旅店,虽然停电,店里在用发电机发电以保障照明。店里很热闹,已有一些老外和一拨杭州人(11个人,其中有2个是和我们一起租车去玉龙雪山的人)在吃饭。我感到累了,饭后就睡觉。
                                 跨越上虎跳
    1月29日,我们朝着中途客栈方向行进(这条路叫哈巴小路,在哈巴雪山一侧而得名,也叫高路)。中峡旅店到中途客栈有8公里。途中的英文路标显明,例如:距Halfway还有XXX米,Halfway有好吃的食物、清洁的床等等。这条路的转折点,也是个风口,风有4-5级,我们赶紧穿上棉衣。这里向东可以看到远处朝阳下的雪山,向西和向下可以看到沿虎跳峡谷底蜿蜒流淌的金沙江,景色太美了。再往前行,看到太阳从东南面玉龙山脉的山峰上露出来,万丈光芒照耀着峡谷,北面的哈巴雪山清晰可见。我沿路不断观光,不断地拍照。徒步虎跳峡,不走哈巴小路就看不到途中美景,然而要看到这些美景,就要付出艰苦的跋涉和汗水。11:00我们到达中途客栈,老板不在家,老板的家人免费提供茶水,这有30多个床位,10元/人;这里的食品价格很公道,听装可乐3元,红牛7元,酸奶4元;这有一个露天晾台,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观山景(北面是哈巴雪山)。根据行进的进度,我们修改了原计划,决定2天完成徒步虎跳峡,赶回丽江。去桥头(虎跳峡镇)有两种走法:第一种走法是中途客栈(Halfway)向西不远下到公路上,沿公路走到桥头,途中可以看一下上虎跳(旅游团队经常去的地方,绝大多数人说到过虎跳峡,就是指这儿);第二种走法是中途客栈(Halfway)向西走山路、过28道拐、诺余村,一直走到桥头(上虎跳远不及中虎跳,看了中虎跳就不用再看上虎跳。山路比公路费力难走,老外说徒步虎跳峡,是指这第二种走法)。
    为赶时间,我们没有留下吃午饭,背起行装接着走18公里的山路。自中途客栈(Halfway)向西叉路口多了,路标开始混乱(可能是一些客栈为引导徒步者去自己那儿,而设了不同的指引路标),这一段路途中没有什么可以圈点的风景,玉龙雪山的南面山势陡峭、朝阳,雪基本上都化了,景色远不如北面。太阳高照,气温升高,走路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口渴得厉害。途中遇到最多的是迎面过来的老外,其中许多背着全副装备。老外徒步虎跳峡,要挑最费力、最难的路线走,要用最快的速度走,似乎是在做体能测试,做体力、意志的锻炼;而有的国人在旅游中,怎么省力、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在诺余村,我看到一胖子雇了骡马队沿公路走虎跳峡,大概是慕名而来又不愿吃苦费力吧。我们笑他太腐败了(驴子的行话,指花钱奢侈),他一脸的不高兴。16:30,我们到了诺余村,在一小店喝水休息,这里的可乐3元/听,梨子(一个有半斤多)4个/2元,农家很友善。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上路了。路上遇到一些从桥头过来的徒步者,他们说:还有一个半小时就可到桥头了。在诺余村到桥头的路段,路标很少、不清楚、或没有,但这段路白天可以找村民问路。即使这样,我们遇到的三个老外还是走错了路,浪费了许多时间。我们加快了步子,终于在18:10到达桥头(虎跳峡镇)。
                                 吃火锅庆凯旋
    为能当晚尽早回丽江,我们决定包车走。遇到一辆北京2020,司机要200元,放弃;遇到一辆邮政局的微型面包车(邮政车),经讨价还价,150元搞定。20:30我们终于回到了丽江城里,车子直接开到一家四川火锅店,由我们的财政部长铁磁(我们采用AA制的付费方法,大家将一定的钱交给铁磁,由她统一付账,钱不够了,大家再摊。)付了司机钱。大家鱼贯而入,围火锅坐定,由于中午饭没正经吃,大家都饿了。席间,大家少言语,闷头往碗里、嘴里夹菜,百叶、黄喉、牛肉、丸子、午餐肉、金针菇、土豆等等12份菜被风卷残云地消灭了,人们才有了话语,真是痛快,从未有过的痛快!
    这顿麻辣火锅已与徒步虎跳峡分不开了,大家虽然是来自五湖四海,以后想到这次徒步虎跳峡的经历,就会想到这次不同凡响的麻辣火锅;当回味这次不同凡响的麻辣火锅时,就会想到这次徒步虎跳峡经历中,大家互助友爱、同舟共济的精神。在艰苦努力中,才能体会到胜利的喜悦;经过患难和互助,才能体会到友情的可贵;让我们永远记住吧,2001年1月28-29日的这次虎跳峡徒步之旅,我们来自北京、上海、丽江的5位驴友曾一起奋斗过,一起分享过胜利的欢乐。
    这次虎跳峡徒步之旅基本走的是最难的路线,历时2天,4人平均每人花费(除向导的门票、住宿费外,交通、餐费等由4人平均摊销)共计231元,其中车费+渡船费87元,门票30元,饭费54元,住宿费10元,向导费50元。
                        徒步虎跳峡的路线选择:
    第一条路线是逆金沙江而上,丽江—大具—乘船过江—核桃园(山白脸Woody)—中峡旅店(Tina's)—中虎跳满天星—中途客栈(Halfway)—诺余村—桥头—丽江;
    第二条路线是逆金沙江而上,丽江—大具—乘船过江—核桃园(山白脸Woody)—中峡旅店(Tina's)—中虎跳满天星—中途客栈(Halfway)—下公路—上虎跳—桥头—丽江;第三条路线是顺金沙江而下,丽江—桥头—诺余村—中途客栈(Halfway)—中峡旅店(Tina's)—核桃园(山白脸Woody)—乘船过江—大具—丽江;
    第三条路线是老外写的游记中指示的,老外一般都走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由西向东,28道拐处的上坡多,体力耗费大。第一条路线几乎按第三条路线的反方向走,28道拐处的下坡多,体力耗费相对小,能饱览虎跳峡沿途风光,适合摄影爱好者。
    第二条路线是亲临了上中下虎跳,但走公路,太容易,不符合徒步的要求。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