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aooo(小兵)
整理人: jaja(2002-12-01 12:29:22), 站内信件
|
(8)匆匆1.2日游(下)
游记写到这里,自觉是“王小二过年--一年(篇)不如一年(篇)”;加上
最近心情不好(孤独寂寞),身体也不好(感冒发烧),但想起有始有终四个字,
便强打起精神写下去。性子急的朋友们只看看附在这篇的那张舞者的照片即可,
或去携程网看我贴的一组照片。文字嘛,不看也罢。
在巴厘的这最后一天,虽去了好几个地方,但由于惦着给家里人买点儿纪念品,
光顾讨价还价了,累得满头大汗,几近虚脱,可见精神欲与物质结合,总是要出
点儿问题的。
背景就是上篇所述那位司机,大热天,冷气挺足的白色小车。
先让司机带我到Denpasar,巴厘的首府。因为大部分时间在车子里,对这个小
城市的全貌没什么概念。有个带喷水池的广场(Puputan Square),有雕塑,
广场便是个大路口,四周再有些高楼,大概是贸易中心什么的,似足了中国的
某个县级市。我说:“带我到当地人买东西的地方去吧。”司机便七拐八拐进了
肮脏狭窄的小路,五花八门的小货摊,吆喝个不停的商贩,来来往往的除小型
汽车外,竟然还有运货的马车,驴车,我一下车就差点儿撞到一头在路边歇脚
的驴身上。
刚来得及给司机照了张相,就被两个妇女“挟持”到一个货摊上。我来这里
是想买sarong,印尼人常穿的传统长裙,据说去正式点儿的地方博物馆展览馆
特别是神庙里面都得穿长裙,短裤可不行(但我一路穿七分裤,倒没人管,
所以怀疑这是唬老外的)。我看到的sarong就是一大块儿布,各种质地、颜色和
图案,所谓“穿”,是往身上一裹,在胸前系住,就ok了。想想就算不穿,买回
来挂墙上装饰,或当桌布都不错嘛。便买。
多少钱一条?
180?
no no太贵了!我只出15。
不行?那就不买了...
160?
no! 20!
130?
no! 我买两条呢!最多20一条!
100?(都给我包好了)
门儿也没有! 25!
80?
就25,多一块都不干!
60?
不行!40,最后价!
50?
我不买了(欲走状)
... ...
成交,每条40元。
请大家注意,以上讨价还价之情状将在这炎热的一天中重复大约10次,主要集中
于我在Tanah Lot神庙外面的市场买礼物时。那才叫累!
根据旅行指南,讨价还价是去巴厘岛的必然体验,当地人乐此不疲,甚至不愿意
推行明码标价,因为他们愿意保持这种特色,让外地的旅游者总觉得买到了便宜货。
I hate it.
离开市场来到了巴厘博物馆。进去转了一圈,因为没专门的导游,对其中陈列
的古迹一点儿都不明白,也没英文的文字说明(好象压根儿就没说明,不管什么
文的)。只记住了一幅画,上有一个酷似黄道婆的老妇在纺线。胡乱照了一通相。
然后去艺术展览中心。名字虽如是,看来却是个大公园,里面展览各种小商品,
大概也会有表演,但我是正午时分到的,应该都午睡去了。买了个绣着三朵小花
的蓝色牛仔布手提袋,国内的专卖店或许也能买到吧,当时只是喜欢。
接着就离开Denpasar前往Tanah Lot, 挺远,车开了近一个钟头。好大热天,中
途下车吃午餐,尝到了著名的印尼fried rice,就是炒饭吧,这都叫老外垂涎三尺?
Tanah Lot 神庙是巴厘最重要的神庙之一。它建在一块小小的礁石顶上,只在退潮
后方可接近,传说中有条巨蟒守护着它。我无缘进入,因为只接待印度教徒;也无
力接近,因为要淌十几米宽没膝的海水方可到达神庙所在的礁石下面,照张相而已。
带给我欢乐和烦恼的是神庙周围兴旺的市场,男女老少都在推销自己五颜六色的东西。
这里的布、木制品、石雕古色古香,纯朴自然,特讨人爱。不买点儿回去说不过去吧?
因为掂着晚上7点的舞剧,我从Tanah Lot直接返回了酒店。上演舞剧的地方其实
是个自助餐吧,us$35一位,吓死人的贵!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各国风味的食物,
但对我来说,是浪费。
好在表演真好。巴厘舞蹈艺术家们的表演绚丽多姿,活泼灵动,妙趣横生。他(她)
们在表演时用眼珠儿的有力转动来辅助表达感情,显得特别有精神,有活力,尤其
使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几乎替他们担心会把眼珠儿弹出眼眶。
总算全部讲完了,至于回程经历,平淡无奇,在此不赘述了。
最后感谢大家有耐性听我虎头蛇尾、拖泥带水的唠叨,希望下次还有机会。
(完)
---- 为天下人友
为天下山水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