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闽南风情>>【纵情山水】>>〖闽南画册〗>>〖泉州风情〗>>[转载]闽南土楼——介绍

主题:[转载]闽南土楼——介绍
发信人: kissmmi()
整理人: icesnow1216(2001-08-07 15:03:18), 站内信件
闽南土楼——介绍



    闽南土楼,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遍布于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墙体厚度自下而上逐层减少,墙基厚达2米。一层是厨房,二层是仓库,一、二层的窗户不朝外开,或只开枪眼大的细石条窗。三层四层则是客厅和卧室,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户。一座土楼建成后,楼主必先邀请有名望的秀才为土楼撰写对联,刻于大门石框上、楼内厅堂中,并取对联的首字为楼名。普通土楼只设一个正门,规模较大则增设两个侧门。楼内门顶设有水喉,可防入侵者火攻。
    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漳州土楼数量最多:共800多座。规模最大:直径超过70米的大型土楼有5座,最大的是诏安县官陂乡“在田楼”,直径达94.5米,有“超级土楼”之称,结构最奇: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尤其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土楼主要分圆楼、方楼、五凤楼三种。五凤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县一带,历史最悠久,是一种中原四合院式民居在福建特定环境下衍变的产物。“三堂两落”的五凤楼保持了明确的中轴线和规整、内向的传统布局。两侧横屋是四合院厢房的加高,后进的正房变成高大的主楼,整个建筑构思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和谐统一,显示了封建宗法制的尊严和古朴庄重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土楼与中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方楼是从五凤楼中演变出来的一种,加强了防卫性,建筑构造趋于简单,因而成了客家人广泛采用的住宅。最为奇特壮观的要数圆楼。居高俯视,它依山傍水,环环相连,如神工造就一般,令人叹为观止。与高楼相比,圆楼对风的阻力要小得多,抗震能力要强得多,可获得最好的通风和采光,任何一个房间都是圆周上的普通一点,严格的平等有利于家庭内部的分配和均衡。
    南靖土楼以圆楼著称。圆楼又称“圆寨”,以一环圆型土楼为多,规模大的都是二环以上的多环同心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最大的圆楼是永定县大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直径达73米,全楼三圈四层,共400个房间,住60余户,400余人。永定县的“如升楼”可能是圆楼中最小的,共12层12间房,住6户人家。最古老的圆楼则是华安县沙建乡的“齐天楼”,建于六百多年前,此楼大门朝南曰“生门”,嫁娶由此进,西门曰“死门”,殡葬由此出,是一奇特风俗。云霄县深土乡东平村,当地人称之为“八卦堡”,整个村子由五圈圆环构成,中心是完整的圆楼,外围四圈断断续续按八卦阵布局,环绕四周。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