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ncod(我心依旧)
整理人: yerk(2001-08-26 12:48:30), 站内信件
|
我开始读武侠的时候在电影《少林寺》的带动下,国内开始掀起了一股武侠小说风,最早的开始读的小说当是在《武林》上连载的《螳螂拳史演义》,当时看得如醉如痴,前一段偶尔翻到,感觉就是垃圾。
看武侠的初期感觉最好的应当是聂云岚的《玉骄龙》及《春雪瓶》,直到现在我还在到处搜索这两本书,尤其是看完电影《卧虎藏龙》之后。虽说这两部小说是改编自《卧虎藏龙》,但我感觉还是改编的好。
当时金庸的小说并没有正式进入大陆,流传在大街小巷的是那些印制低劣的盗版书。有时拿到一本书没头没尾,和同学交换着读下去,当时看过十卷版的《天龙八部》、《鹿鼎记》,而且书摊上永远找不全。当时不知道书名都不记得了,直到几年后细读金庸时才发现好多情节都曾经读过。
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寒暑假,大街上的租书摊几乎被我扫荡干净,一借就是十几本,读得昏天昏地,古龙、梁羽生、温瑞安、萧逸以及全庸、金庸新的作品就是当时看过的。不过即然是花钱租书看,当然是不求甚解,只求热闹,并为日后在同学面前卖弄提供一个资本而已。
上了大学,才有精力好好读读。大学图书馆没这类闲书,直到有一天开放搞活,图书馆办起三产,买了一批畅销书对外出租。和同学一起租,往往两个晚上能看完五本《天龙八部》。梁羽生的读了不少,可是有深刻印象的几乎没有,当时真觉着梁羽生真能写啊:每一部小说都是厚厚的几本,往往看着后面的,忘着前面的。
在对各种小说恶补了几个月后,几个武侠迷得出结论:梁羽生的太平淡,文章又长,实在没法再看第二遍;古龙的太玄,感情描写没那么细腻,而且好多小说前半部吊足了人胃口,后面匆匆收尾,让人如梗在心,实在难受;萧逸的实在没法看;至于那些冒牌作者,不看为好,还是觉着金庸好。于是在毕业设计那几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拿着一本金庸的小说,也有了几个固定的“金迷”。聊得多了,有人试图操刀写小说,可惜只是开了个头,从来没有后文。
毕业后好长时间没看过武侠,好象觉着今后无人能超越金庸。曾经狠了狠心,花七百多元买了套《金庸全集》,也算是留个纪念,闲来无事是躺在床上随便翻翻其乐无穷。
直到有一天在网上发现了黄易,看的第一篇是《寻秦记》,才发现武侠小说竟然也可以这样写的,我真正佩服老黄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我现在认为黄易依然赶不上金庸,虽然他开辟了武侠的另一个天地。
闲来无事,给自已心中的武侠小说排个序:
《玉骄龙》《春雪瓶》为什么排在前面呢?主要原因是好几年没读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笑傲江湖》我最喜欢的金庸的一部小说
《绝代双骄》我最喜欢的一部古龙小说
《天龙八部》
《鹿鼎记》好多人都喜欢
《射雕英雄传》
---- 积极响应版主号召,热情灌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