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iusz( )
整理人: icesnow1216(2002-03-22 12:34:12), 站内信件
|
再借亭
蚶江镇石湖港的古码头,有一座天上圣母宫,宫前有一块断为三截的石碑,上面有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书写的“再借亭”三个大字。据传这是明朝兴泉道一带兵民为挽留曾樱而盖亭立碑的。
明朝崇祯年间,曾樱以右参政分巡兴泉道。他在任期间,这一带百姓安居乐业鸡犬不惊,海寇不敢迸犯。曾缨还广开海运,让大小船只出海贸易,兴泉道-派升平,曾樱也受到百姓的爱戴。
当时,宦官魏忠贤当权,势焰熏天,朝中许多大臣纷纷拜倒在他的门下。他听说兴泉道曾樱很有才能,就想把他位入自己的阉党中,便派遣他的心腹黄四臣入闽。黄四臣一到兴泉道,就劝曾樱投入魏阉门下,却遭到曾樱的拒绝,还被曾樱大骂一番。于是,黄四臣就对曾樱恨之人骨。
黄四臣回到京都后,四处散布谣言,说什么曾樱到处向上司贿赂欲谋升官。魏忠贤趁势向崇帧皇帝上奏。于是龙颜大怒,即令黄四臣陪同钦差到兴泉道逮捕曾樱人京听候审查。……
有一天,曾樱正召集众官员议事时,忽有快马来报:“参政大人,皇上差黄四臣来了。”曾樱一听,就知大事不好。果然,黄四臣一到,就喝道:“请接圣旨!”曾樱见了圣旨,便恭身下跪。只见钦差大人,高声宣读道:“记日,曾樱贿赂上司以谋升官,为政不廉,速速囚解来京听候处治,钦此!”读罢圣旨,便将曾缨的官帽摘下,官服剥去,上了镣铐,推上囚车,解往京都了。
到了京都,崇祯皇帝把曾樱交给刑部查办。御史叶初春曾经是曾樱的下属,知道曾樱为政廉洁,一定是有人暗中加害,就极力为他表白。可是那个刑部尚书早已被黄四臣收买,一心想置曾缨于死地。叶初春也无能为力,他十分着急。
却说闽巡抚沈狄龙,巡按张肯堂也知曾樱为政清廉,就有心协助叶初春查明此事。沈狄龙,张肯堂两人微服到民间去查访。他俩发现曾樱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决不会贿赂上司。他们还查到黄四臣曾来拉曾樱投靠魏忠贤的事。沈狄龙、张肯堂两人猜想:此事一定是出在黄四臣身上。回哀后,他俩就不顾性命的危险,潜入东厂,盗出密折。那密折果然写着黄四臣魏忠贤陷害的计谋。于是沈狄龙、张肯堂就同叶初春把真情上告崇祯皇帝,并极力为曾樱表白冤情。这才压相大白。费四臣也就被收押人狱。
崇祯皇帝传令曾樱“再借”巡视海道。
后人为了追念曾樱功绩,就盖亨立碑来纪念曾樱,这便是兴建“再借亭”的由来。
讲述者:郭镛招男78岁民间医生回族蚶江镇人。
采录者:林清富男20岁高中毕业蚶江镇人
搜集时间:1990年9月
流传地区:泉州市石狮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