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imonsh()
整理人: saintrobust(2000-08-23 17:30:14), 站内信件
|
保护内蒙古的草原,防护沙尘暴!!!
北方的沙尘暴是怎么来的?请看转载!!!
希望给内蒙一个发展的机会!内蒙台贫困了!
只有内蒙古发展了!环境才能保护好!
野兽为何往外蒙跑?(上)(发件人:王力雄)
题记:我在内蒙古旅行过几次,每次都对那里的生态恶化状况感到震
惊。1998年我去内蒙古东部,所见到的情景让我对未来感到非常担忧。下
面的感想就是摘于我那趟旅行所记的随笔。
中国历史上经历过的崩溃时期,大部分情况是政权解体以后,社会上
立起形形色色的山头,拉起大大小小的杆子,虽然打着各种名号,但本质
上都是一些军阀土匪。那些小土匪之间就互相征战,打来打去,打到最后
打出一个大土匪,他就登基做皇帝,就成了正统。刘邦、朱元璋那样的流
氓、偷牛盗狗之辈,一当上皇帝也就神圣了,就成了历史上的头面人物。
圣旨一下,威加四方。那以后社会就重新恢复法律和秩序。他们再重新把
老百姓拢到一块儿,还是一个社会。无非是倒退了一些年,人口死亡一批。
但是没关系,再继续发展就是了。
过去之所以能这样,就是因为最终有一个生态底座托着,即使发生社
会崩溃,也使那坠落的结果不至于粉身碎骨。如果是人满为患,个个都活
不下去,土匪们还打什么?哪还有东西供他们抢?扩大地盘不也是多余和
自找负担吗?
但是在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最多也就四亿五千万,大部分时间不超
过二、三亿人。也就是只相当于今天中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而那时中国的领土不比现在小多少,有几百年还多一个一百六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外蒙古。简单地说,那种能够承托坠落的生态底座是什么?就是漫
山遍野的森林,长满野果。动物到处游荡。群鸟漫天飞翔,大河奔流,水
里鱼群翻跃。就像当年那歌谣所唱的北大荒一样:“北大荒,好地方,棒
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当然,并非过去的中国全是如此,但是这样的地方不少,就算是中国
乱了,政权崩溃了,其他的整合因素也一概没有了,整个社会粉末化,人
们最不济也可以以家或家族为单位,守住一小块地盘自给自足,或钻进深
山老林靠采集狩猎度过最乱的时期。人少地多,人的流动性差,封闭环境
多,“桃园里头好耕田”,带点种子到哪儿刨块地,就能在哪儿活下去了。
外面愿意怎么乱就怎么乱,不管它的事,乱到一定程度,都打累了,或者
是那些打来打去的人都同归于尽了,各自生存的人们就可以再往一块儿组
合,去形成新的社会。
而现在是什么状况呢?这次开车去内蒙东部,走了几个盟,途经二十
多个旗。
沿途所见,真正能保留一些原来生态面貌的,只剩内蒙和外蒙的国境
线一带。的确,在那里才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自然生态。用体会这个词是
准确的。脚踏上那儿的草地,就会感到踩在厚厚的一堆活的物质上。要是
仔细观察你踩下的那个脚印,在那么小的面积上,我感觉就能聚集着上百
种植物和昆虫。那些丰富的物种纠缠在一起,生长得又密又厚,几乎就没
有重样的。有些厥类、灌木什么的,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形成它们的根系。
什么叫生物多样化?这就是最典型的状态。那都是在几百年的自然状态中
生长起来的。看着那样的环境,你真是会切身地感受对它的破坏是什么样
的罪孽。
可是现在,能保持那种生态的仅仅是沿着国境线的窄窄一条。稍微往
内地走一点,就看到大片大片的草原被开垦成耕地种上了庄稼。草原的面
貌立刻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上面覆盖的植物变成了单一物种,或是麦
子,或是油菜,看上去显得整齐、单纯,毛茸茸一片,颜色全是一样。那
的土地非常肥沃,庄稼长得特别好。
但草原上千年时间里形成的腐殖质只有一尺多厚。开垦者先是一把火
一烧,把需要百年才能长成的植被烧得干干净净。然后把腐殖质犁开。那
种土壤肥沃得只需要撒种,别的什么都不用管,秋天肯定大丰收。然而甜
头也就是三年,三年后就是苦果。
一尺厚的腐殖质之下面就是沙子。破坏了原来的植被和根系,失去了
固定,再加上犁来翻去,表面那层土松得不得了,草原上的大风一吹,土
就吹跑了,沙子就暴露出来,那就是通常所说的沙化。
除了风,还有夏天的雨水冲刷。在所有有坡度的地方,只要是被开垦
的,都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吨的泥土在坡下堆成的稀泥滩。那都是最肥沃的
土啊!那不是仅仅“水土流失”四个字就能概括的,那流失的是珍宝,是
我们人类生存的命根啊!然而看那没有被开垦的地方,坡度不管怎么大,
雨水怎么猛,流下来的水都是清清亮亮,一点土都不带。你不能不感叹,
大自然自身的安排是那样奇妙与合理。
看到那些大片大片被开垦的草原,我想到布朗因为发表《谁养活中国》
后,一些文人学者进行反击,说我们用 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我们
不是活得很好吗!
不错,这些年粮食不但不缺,而且过剩。不过那么多粮食是怎么来的?
以眼前那丰饶草原变成沙漠为代价打出来的粮食,现在不也都是正堆在粮
仓里,向世界证明“我们的粮食吃不了”吗?而这样的“粮食吃不了”,
意味的却是将来将有更多的“粮食不够吃”。
当然不是政府有意这样做,政府反复禁令不许开垦草原,但为什么就
是有人不停地开垦?既然93年和96年政府两次把粮食收购价提高了105%,
地租便宜而且撒下种就只管丰收的草原自然就成了逐利者眼中的肥肉。尤
其对有能力进行规模经营的大户而言,开垦草原成本低而利润高。他们有
雄厚的资金,一开荒就是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
他们有的是办法。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花钱,给个人一些好处,
再给下面那些管事的机构。既然都是以利为先,只要有足够的利,就能一
路绿灯。乡里区里那些基层机构财政收入没有来源,奖金福利都得自己搞,
如果来一个人说开多少土地每年交几万块钱,对他们就是一个大数。他们
知道,那都是荒山僻野,上边的人看不到。就是偶然看到了,圆活圆活也
就过去了。就是这样。
千年形成的草原,只开垦三年就被毁掉,随后就既没有农田,也没有
草原,而只剩沙漠。那沙漠还不是原地不动,它要蔓延,它注定要以沙进
人退的结局惩罚人。
我这趟内蒙之行所见到的很有象征性。从那些正在被开垦的草原往内
地方向走,走不了多远就可以看到几年后那些正在开垦过的土地将要变成
的模样。问当地人,那些地方当年也都是大草原,是牧区,都是那种一个
脚印里就有上百种生物的生态。
然而现在,放眼望去,只有光秃秃的山坡,露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到
处是沙丘,几脚踩下去不一定踩得着一根草。再往内地走,到了人类活动
比较频繁的地区。原来也一样是游牧蒙古人的地盘,现在全被农耕者占据,
牧人早被挤得一个不剩,都迁移到边境地区去了。那里有一些水利,有一
些农田,还有一些人工林带,大概是“三北”防护林——那个被捧上天的
绿化工程。然而那真地能改变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吗?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夸
它有多大作用,可是当你真地以对比的眼光审视它的时候,那不过是一些
孤孤零零的树,刷子一般地在那儿立着。树种是单一的,树下光秃秃。周
围耕地种的是一些适合人类食用的单一作物,除此之外就是沙子。那怎么
能和一脚可以踩到上百种生物的生态相提并论呢?
我不想再谈中国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必要,中国的生态状况怎么样,
每个人从自己生活的局部都可以感受得很清楚。东蒙应该算是中国仅存不
多的生态好的地方,它的状况如此,别的地方可想而知。而且我刚刚描述
的那种生态变化不同状态,是按照系列展现在一趟几百公里的行程内,跑
一天就可以全部看到,一览无余,就像一个天然的生态展览馆。它可以说
明整个中国过去的生态是什么样,怎么步步破坏了它,而它的惩罚又是什
么。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6.16.198]
|
|